-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
- 1097字
- 2022-04-21 16:02:49
第五節 系統性硬化癥
【定義】
系統性硬化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在臨床上以局限性或彌漫性皮膚增厚和纖維化為特征的結締組織病,除皮膚受累外,可累及心、肺、腎、消化道等多個系統,其危害較大,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其中腎臟受損尤為重要。系統性硬化癥腎臟受累的主要類型包括:硬皮病腎危象、慢性腎疾病和炎癥性腎損害。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本病在結締組織病中僅次于紅斑狼瘡而居第二位。
(2)發病年齡:
發病年齡以20~50歲多見。
(3)性別:
患者以女性較多,女性與男性之比約為3∶1。
2.癥狀
(1)硬皮病腎危象:
典型的臨床特征為突然出現高血壓和急進性腎損害。其他可表現為頭痛、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腦病、腦卒中、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等。
(2)慢性腎疾病和炎癥性腎損害:
有輕度蛋白尿或血尿,未曾發生過腎危象,而且病情進展緩慢。腎功能異常。
3.實驗室檢查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SSc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明顯升高,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可提示早期腎小球損傷,可以在常規方法查出尿蛋白之前發現血β2微球蛋白增高從而早期發現腎損害。
4.影像學特點
X線檢查可有兩肺紋理增強,也可見網狀或結節狀致密影,以肺底為著,或有小的囊狀改變。
5.治療
應用ACEI藥物治療硬皮病腎危象已達成共識,但其作為硬皮病腎危象預防藥物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爭議。一些實驗已經開始研究預防性地使用ACEI藥物的益處。
6.預后
臨床表現不一,部分患者有多年皮膚及其他內臟受累而無腎損害的臨床現象;有些在病程中出現腎危象,即突然發生嚴重高血壓,急進性腎功能衰竭。如不及時處理,常于數周內死于心力衰竭及尿毒癥。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硬皮病腎危象腎臟體積增大,充血和出血最嚴重。慢性腎炎則呈萎縮硬化。
2.鏡下特征
(1)組織學特征
1)硬皮病腎危象的病理改變:
典型的病變是腎臟小葉間動脈和弓動脈血管改變,表現為血管內膜和中膜增生,內彈力板分裂成多層,呈“蔥皮”樣改變,纖維素性壞死、血栓形成、管腔變窄。
2)慢性腎損害:
慢性腎炎主要為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
3)系統性硬化癥在絕大多數內臟的病理特點是纖維化:
腎臟可見小葉間動脈和弓動脈受累,表現為血管內膜增厚,纖維組織增生呈“洋蔥皮”樣同心圓排列,病程較長的患者可表現為慢性腎小球腎炎。
(2)免疫病理:
可見腎小球和小動脈管壁有纖維蛋白沉積。
3.超微結構特征
急性腎炎顯示腎小球基底膜內疏松層增寬,腎間質小血管也出現類似變化。慢性期主要表現為纖維化。少見腎小球新月體形成。
【鑒別診斷】
其他具有小血管炎的腎病
形態學上難以區分,鑒別要點是臨床病史及實驗室檢查的不同。
(王晨 余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