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
- 838字
- 2022-04-21 16:02:48
第四節 放射性腎炎
【定義】
放射性腎病(radiation nephropathy)是由于腎臟暴露于大劑量的放射線后出現緩慢進展的非炎癥性的腎臟疾病。臨床上表現有蛋白尿、鏡下血尿、水腫、氮質血癥、高血壓和程度不等的貧血。放射性損傷的程度與組織接受放射線劑量及放射線的性質有關。放射性腎病多見于放射性治療腹部或生殖系統腫瘤及胸椎以下脊柱疾病,而又未能對腎臟進行任何防護的患者。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少見。
(2)發病年齡:
與原發病發病年齡一致。
(3)性別:
男女無明顯差異。
2.癥狀
放射性腎炎的臨床表現有蛋白尿、鏡下血尿、水腫、氮質血癥、高血壓和程度不等的貧血。急性放射性腎炎發生于放射治療4個月后,起病隱匿,臨床表現為水腫、高血壓、蛋白尿、鏡下血尿、貧血和氮質血癥,常見下肢水腫,可累及全身。慢性放射性腎炎常由急性放射性腎炎遷延不愈所致,也可在放射治療后數年至數十年發病,臨床表現類似慢性間質性腎炎??梢鹇阅I衰,存活率很低。溶血尿毒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上出現血小板減少和紅細胞碎片時應考慮此病,腎功能不全常呈慢性進行性加重。
3.實驗室檢查
出現蛋白尿、高血壓、水腫、貧血、慢性腎功能損害。
4.影像學特點
急性放射性腎炎腎臟可見體積增大,充血和出血最嚴重。慢性放射性腎炎則呈萎縮硬化。
5.治療
最有效的治療就是預防,包括對腎臟的防護和對放射劑量的認真掌握和限制。隔離接觸可減輕放射損害。
6.預后
預防為主,預后與已經發生腎損害的程度相關。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急性放射性腎炎腎臟體積增大。慢性放射性腎炎則呈萎縮硬化。
2.鏡下特征
(1)組織學特征:
放射線的損傷主要表現為毛細血管和小血管的內皮病變。
(2)免疫病理:
急性放射性腎炎可見腎小球和小動脈管壁有纖維蛋白沉積。
3.超微結構特征
急性放射性腎炎顯示腎小球基底膜內疏松層增寬,腎間質小血管也出現類似變化。慢性期主要表現為纖維化。
【鑒別診斷】
1.惡性腫瘤所引起免疫性腎炎
多為繼發性膜性腎病,有其自身的光鏡及免疫染色特點。
2.淀粉樣變腎損害
電鏡下特殊的電子致密物有助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