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作者名: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本章字數: 419字更新時間: 2022-04-21 16:02:47
第五章 血管疾病相關性腎病
血管疾病相關性腎病通常按照病因進行分類,一般分為血栓性微血管病、ANCA相關系統性血管炎、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放射性腎炎、系統硬化癥腎病等。不同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不同,鏡下表現多種多樣,主要累及大小不同血管,包括大動脈炎、中動脈炎、小動脈炎等。
由于血管疾病相關性腎病病因不同,發病機制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涉及到內皮細胞損傷的機制和遺傳易感因素。
1.免疫機制 包括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等機制,產生自身免疫抗體,免疫反應中免疫細胞產生炎癥因子,直接或間接損傷。
2.感染因素 與該疾病相關的致病因素包括細菌、外毒素和內毒素抗體、免疫復合物、藥物、病毒等。人體感染后,如大腸埃希菌病原微生物進入機體產生的毒素,損傷腎小球、腎小管,小血管發生微小血栓。
3.血管損傷 高血壓等因素造成腎動脈內皮細胞損傷引發的一系列血管及血管內物質的級聯反應等。
4.動脈發育不良 一種病因不明的非炎癥發育異常的血管病,動脈內膜纖維化增厚,內膜或外膜也可以發生纖維組織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