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腎小球囊性腎

【定義】

腎小球囊性腎(glomerulocystic kidney,GCK)定義為腎臟內出現>5%的腎小球囊,不是某種單一的疾病,是具有系列臨床表現的不同疾病的表型之一,包括散發性及家族性病例。而腎小球囊性腎病(glomerulocystic kidney disease,GCKD)的術語僅適用于家族性病變亞型。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罕見,至今文獻報道約300例。

(2)發病年齡:

發病年齡從20孕周至78歲。超過2/3病例為21歲之前,其中小于1歲的嬰幼兒及圍產兒占2/3以上。成人病例約占23%。

(3)性別:

男性病例多見,男女比例約2∶1。

2.癥狀

新生兒及兒童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相關癥狀,病情可穩定達數年,或短期至3年內進展至終末期腎病。成人腎功能損害較輕,可為偶然發現。

3.實驗室檢查

腎功能受損及腎功能不全的相關異常。

4.影像學特點

GCK影像學表現多樣。胎兒及新生兒的超聲檢查結果與其他囊性腎病相類似,難以區分。成人GCK患者行超聲檢查時常易漏診,MRI更有價值,表現為主要分布于腎皮質及包膜下小的囊腫。

5.治療

主要治療為對癥治療,晚期透析或腎移植。

6.預后

嬰兒及兒童GCK預后差,多數成人病例也會進展為終末期腎病。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腎臟外觀可縮小,或增大;切面見包膜下囊腫,也可見彌漫性腎囊腫。

2.鏡下特征

(1)組織學特征:

腎皮質出現腎小球囊,即腎小球Bowman囊擴張超過正常大小的2~3倍以上,通常呈圓形、卵圓形或多角形,部分囊內可見血管簇,囊內見蛋白滲出及脫落細胞碎屑,囊內壁襯覆單層立方狀或柱狀上皮,偶爾可呈假復層排列。腎間質可出現纖維化,少量單核細胞浸潤,也可在囊壁內見厚壁血管及平滑肌聚集灶。

(2)免疫組化:

PAX2在腎小球囊壁內襯上皮陽性表達;EMA免疫組化染色顯示出腎小球囊周的遠端小管和集合管陽性,而腎小球囊壁內襯上皮EMA陰性。

3.基因遺傳學特征

家族性GCKD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與UMOD基因、編碼HNF1β蛋白的TCF2基因突變以及其他非特異性遺傳學異常相關。

【鑒別診斷】

1.多囊性腎病

腎小球囊為早發型ADPKD患兒出生時最常見的組織學特征,為PKD1基因突變所致;成人ADPKD也可表現為腎小球囊,但可見腎小管起源的囊腫,與PKD1PKD2基因突變相關。非典型ARPKD可出現腎小球囊,且缺乏肝臟病變,但可見髓質集合管囊腫,多數與PKHD1基因突變相關。

2.結節性硬化癥

部分病例的腎臟病變可表現為腎小球囊,但屬系統性病變,可出現腎臟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心臟橫紋肌瘤、脾血管瘤等病變。

3.腎發育不良

具有典型腎發育不良的組織學特征及化生軟骨。

(王景美 付堯 樊祥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繁峙县| 尉氏县| 疏附县| 嘉禾县| 忻城县| 湘潭县| 镇坪县| 平度市| 扬中市| 福建省| 河池市| 兴城市| 浦城县| 德阳市| 金平| 宜丰县| 六枝特区| 辽源市| 顺昌县| 普兰县| 分宜县| 新蔡县| 连州市| 剑川县| 福泉市| 贵德县| 平定县| 五台县| 商南县| 安化县| 崇州市| 乃东县| 郴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金湖县| 中阳县| 谢通门县| 喜德县| 丰都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