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作者名: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本章字數: 575字更新時間: 2022-04-21 16:02:30
第二節 融合腎
【定義】
融合腎(renal fusion)是一種先天性的腎發育缺陷,兩側腎臟在某一點相連接,但是保留各自正常的腎盂及輸尿管結構。融合腎有多種類型,如馬蹄腎、盤形腎、乙狀腎、塊狀腎等,馬蹄腎(horseshoe kidney)最為常見。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融合腎的發生率約1/1 000~1/400。
(2)發病年齡:
未見報道。
(3)性別:
融合腎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約為2~4∶1。
2.癥狀
大多數融合腎患者無癥狀,但有些可發展為輸尿管梗阻。有時位于主動脈上方的融合在患者腹部可觸及搏動性腫塊,易誤診為主動脈瘤或其他腫瘤性疾病。另外還可出現臍部疼痛、胃腸道功能紊亂及泌尿系統的并發癥,如感染、積水、結石等。
3.實驗室檢查
融合腎患者多無腎功能異常。
4.影像學特點
通過超聲、CT及MRI可以顯示融合腎的位置。
5.治療
本病腎功能常無明顯異常,故無并發癥時,不須任何特殊治療。如有感染、積水、結石或嚴重的壓迫癥狀時,可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融合腎大體表現多為腎下極融合,腎上極融合很少發生,腎兩極融合形成環狀腎則更為少見。約90%馬蹄腎為腎下極融合,融合部位多位于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之前,腹主動脈分叉之上,較正常腎位置低。同正常腎臟的腎盂位于腎臟內側相比,馬蹄腎腎盂及輸尿管位于腎臟的前側。
2.鏡下特征
融合腎鏡下可見包膜融合和纖維間隔。腎實質鏡下多正常,除非發生腎盂積水或輸尿管梗阻。
(王景美 付堯 樊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