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部腫瘤圖譜
- 楊克非主編
- 495字
- 2022-04-24 12:05:03
第五節 皮內痣
皮內痣(intradermal nevus)又稱Spitz痣、Spitz瘤、幼年黑素瘤或梭狀上皮瘤。
【病因】
病因未定,該病為良性,預后較好。但良性幼年黑素瘤也曾有轉移報道,在組織學上與惡性黑素瘤難以鑒別。
【臨床】
較常見,占兒童所有痣的10%,多在20歲前發病,偶見在出生時即有。診斷成人為該病須十分謹慎,因此種Spitz痣可能是黑素瘤而非良性痣。Spitz痣無癥狀,粉紅或紅棕色圓頂狀丘疹或結節,皮膚呈斑狀或息肉狀等,好發于頭頂、四肢或軀干,可發生任何部位。
【病理】
Spitz痣與黑素細胞痣有相同的基本結構,典型的Spitz痣呈圓頂狀,痣細胞呈梭形,痣邊緣界限清楚,明顯對稱,此特征可用來與黑素瘤相鑒別—黑素瘤常表現為無序生長,不規則邊緣。Spitz痣由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或兩者混合組成,梭形細胞排列呈束狀,體積較大,上皮樣細胞常呈多核及奇特形狀,可排列呈巢或群。(圖2-5-1)

圖2-5-1 Spitz痣病理片:梭形細胞、上皮樣細胞排列呈巢
【治療】
良性Spitz痣可行手術切除,預后較好。(圖2-5-2)

圖2-5-2 拇指Spitz痣病例
該患者的Spitz痣出生即有但很小,隨年齡增長腫瘤逐漸長大。A.外觀;B.Spitz痣切除術后;C.創面游離植皮;D.切除的Spitz痣;

圖2-5-2(續) 拇指Spitz痣病例
E.植皮成活;F.術后4.5年植皮外觀良好;G.拇指功能良好。
(楊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