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高原戰術區戰傷救治任務

戰術環境除了受傷地點,還包括傷員到達前線手術隊、野戰醫院等醫療機構之前的任何地點,如受傷現場、傷員收集點、營援助站等。在戰術環境中,由作戰人員、衛生員和軍醫承擔自救、互救和急救任務,包括火線、非火線救治和后送。

(一)火線戰傷救治任務

由于救治條件有限,受傷士兵應盡快轉移到最近的掩體內,避免進一步受傷。在將傷員轉移到掩體之前,不進行任何氣道干預措施。交火地帶救治時,衛生員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①根據需要進行火力回擊,包括傷員,避免自己中彈或進一步受傷;②控制出血,對肢體出血應用止血帶控制出血,防止危及生命的失血發生;③對不適用止血帶的外部危及生命出血推薦應用止血紗布控制出血,交界部位出血需用手壓迫或用專門制作的壓迫止血裝置。

(二)非火線戰傷救治任務

非交火地帶救治時衛生員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傷員傷情,救治的環境比交火地帶更安全、從容,對有望繼續歸隊參與戰斗的傷員進行傷口快速處理;如果爆炸傷或穿透傷傷員沒有心搏、呼吸或其他生命體征,則不對其進行心肺復蘇。不威脅生命的傷不處理,避免浪費時間。確實有效地處理致命性大出血是這個階段的首要任務,首先檢查并調整火線上匆忙綁扎的止血帶,確實止血;對軀干肢體交界部位的出血,有條件時采用交界部位止血裝置止血;不能采用止血帶止血的外出血,可以采用止血紗布填塞、加壓包扎等方法止血。傷員盡量取復蘇體位,保持呼吸道通暢。評估傷員的循環功能,傷員清醒、橈動脈有搏動則不輸液;若不能捫及橈動脈搏動,則有條件時應建立輸液通道,輸注有限的晶體液、膠體液,但不推薦通過液體復蘇使血壓迅速恢復正常,以避免延長戰術區停滯時間,避免破壞新形成的血凝塊、增加出血和影響救治結果,但應注意避免顱腦戰傷傷員低血壓和缺氧。考慮張力性氣胸者應用胸腔穿刺針減壓,用敷料覆蓋胸部開放傷;包扎傷口;簡單固定骨折;對腦膨出、腸脫出、眼球脫出傷員進行局部保護性包扎;搬運傷員至安全區;靜脈輸注或肌內注射嗎啡,或經口給予芬太尼枸櫞酸鹽黏膜劑等快速有效鎮痛;應用氟喹諾酮類、厄他培南或頭孢替坦等抗生素,減少傷口感染的發生;應用氨甲環酸減少出血;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傷員體溫。

(三)前線醫療后送

由裝甲救護車、直升機等實施陸地和空中醫療前線醫療后送、途中救治和監護,重點完成以下任務。

1.氣道管理

氣道是后送途中救治最重要的關注點之一。遵從戰術戰傷救治階段同樣的原則,優先選擇保持合理體位(包括復蘇體位)和使用鼻咽通氣管。后送途中關鍵是受傷氣道的管理,如果有相應的設備和專業的救援人員,根據傷情可建立一個更確定的氣道,如環甲膜切開或氣管插管。

2.呼吸功能維護

對高原傷員的呼吸功能維護至關重要,同樣延續戰術戰傷救治階段的呼吸管理策略,包括繼續用敷料覆蓋胸部開放傷,檢查有無張力性氣胸,采用針刺減壓處理氣胸。可根據需要和條件考慮給予以下處置:①胸腔閉式引流術:張力性氣胸經針刺減壓沒有明顯改善的,應考慮安置胸腔閉式引流。如果預計后送時間較長,即使針刺減壓有效,氣胸傷員也應安置胸腔閉式引流。②吸氧:后送平臺多數攜帶有氧氣,對于傷情嚴重的傷員應該給予吸氧,特別是脈搏氧飽和度監測提示低氧飽和度、顱腦損傷等致意識喪失、休克、高海拔環境等情況時。

3.循環功能維護

根據意識狀態和橈動脈搏動評估循環功能。以下情況應考慮存在休克:①非顱腦損傷或藥物引起的意識喪失,或意識不清、嗜睡等;②橈動脈搏動虛弱或消失,皮膚蒼白或發紺,末端肢體濕冷,毛細血管充盈時間≥2秒。

應盡快判斷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大出血:①可同步通過問、看、摸等方式,仔細檢查軀干和四肢有無大出血,避免遺漏出血傷口;②若發現有傷口大出血,立即停止檢查,快速采取止血措施。根據需要使用止血帶或骨盆帶,但是一旦止血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控制,或傷員的失血性休克已經得到有效復蘇,應該停用止血帶。

在醫療后送階段,救護車、直升機等轉運平臺通常具備足夠的液體、輸注裝置和醫護人員等,從而改善液體復蘇能力。低血壓傷員的途中干預包括建立新的靜脈或骨內輸液通道、安置新的止血帶、液體復蘇、輸血、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更換敷料或應用止血敷料、骨盆帶和心肺復蘇。后送傷員中后送環境下監測設備可以更好地了解傷員的容量狀態,指導復蘇工作。對顱腦損傷傷員復蘇應維持收縮壓至少12kPa(90mmHg)。如果有指征和條件,失血傷員可輸注紅細胞懸液或血漿,有助于恢復血液攜氧能力和凝血功能。

骨盆帶、充氣式抗休克服、交界部位止血裝置、腹部約束壓迫裝置等笨重、難以攜帶,但在后送轉運平臺上如果具備,則對有使用指征的傷員應立即使用,有助于控制交界部位出血、穩定骨盆骨折、控制骨盆和約束腹部減緩腹腔內出血。

4.預防低體溫

高原醫療后送階段預防低體溫顯得尤為重要,繼續執行戰術戰傷救治階段預防低體溫的原則,包括盡量減少傷員身體暴露,更換濕衣服,利用熱反射保溫毯或其他保溫材料包裹傷員。采用直升機后送轉運傷員時,如果機艙門是持續打開的,注意避免因傷員吹風導致體熱喪失。如果有液體加熱裝置,則所有經靜脈輸入的液體都應加溫。

5.重癥監護

救護車、直升機等后送平臺上,人工觀察和監測傷員情況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響,但可借助監護電子設備等持續監測血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必要時可經骨內輸液裝置維持輸液。給予鎮痛藥物和抗生素,繼續記錄所有的救治過程,這些信息隨傷員一起送至下一階梯的醫療機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绿春县| 永靖县| 葵青区| 菏泽市| 怀化市| 基隆市| 方城县| 秦安县| 宿州市| 阿克苏市| 庆云县| 渭南市| 忻州市| 灵山县| 黑河市| 内黄县| 团风县| 醴陵市| 汤阴县| 呈贡县| 桐梓县| 徐闻县| 荔浦县| 房山区| 藁城市| 唐山市| 高尔夫| 波密县| 栾川县| 铜山县| 同心县| 楚雄市| 辉县市| 阿克苏市| 庐江县| 土默特左旗| 郯城县| 和静县| 灵川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