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戰傷救治實用手冊
- 張連陽 蔣建新主編
- 839字
- 2022-04-24 12:00:40
二、高原戰傷后送準備
(一)明確后送方式及時機
傷員醫療后送一般情況下以逐級前接為主,前接與后送相結合。應根據戰時情況變化、后送道路條件、制空權和運輸力量多少,以及敵軍的襲擾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提前做好傷員后送的準備工作,然后依據當前態勢、可使用后送裝備等情況進行計劃,明確后送方式及時機。有條件也可采取越級前接或越級后轉。
(二)檢查本級救治工作情況
傷員后送前,應在本級救治機構復查后送指征與禁忌證,檢查必要救治措施完成情況,如止血是否徹底、傷部包扎是否牢固、休克是否糾正等。根據救治機構后送工具情況和救治能力,進行后送分類,確定傷員的后送次序、后送工具和后送體位。
(三)檢查醫療文書是否齊全
醫療后送文書是戰時救治機構記載和傳遞傷員傷病情況及救治經過的文字材料,是戰時救治機構救治傷員的依據,用以保持傷員救治連續性、繼承性。同時,也是戰后總結衛勤保障經驗教訓和進行軍事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料。我軍規定統一使用的醫療后送文書有傷票、野戰病歷和后送文件袋,各級救治機構按照規定認真填寫。
(四)檢查后送工具準備情況
傷員后送的速度決定了得到救治的時間,快速后送將縮短傷員受傷到確定性治療的時間。因此,實施后送前應合理選擇并檢查后送工具。由于后送途中不能排除傷情反復,但救治條件有限,所以需要選擇具備維持性治療和護理器材的后送工具。傷員后送途中的救治活動是在運輸工具上和運送過程中的救治,受到環境和運輸工具的影響,作為分類后送人員和衛勤指揮員,應充分認識后送工具對傷員傷情的影響和對救護工作的影響,合理選擇快速后送工具,既要保證傷員快速到達上一級救治機構,也要保證后送途中的安全。
(五)落實后送防護安全措施
隨著高技術局部戰爭傷員立體后送的廣泛實施,特別是批量傷員已從單純陸地救護車運輸向空運、鐵路運輸后送的聯合實施,傷員立體后送的組織指揮和后送途中安全更加突顯,涉及各軍種軍事、后勤和衛勤多部門聯合行動。傷員后送過程應實施不間斷的指揮與監控,確保傷員后送的安全、準確和及時,提高后送效率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