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ji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一病一品”護理路徑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一病一品”護理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慢阻肺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我國居死亡原因的第3位。我國慢阻肺總死亡人群占全球慢阻肺死亡總人數(shù)的31.1%,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chuàng)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報告提及2020年慢阻肺將成為世界疾病經(jīng)濟負擔的第5位。

我國慢阻肺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其原因與危險因素眾多,和防控措施不到位密切相關。因此,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科學認識和規(guī)范治療COPD是臨床上的一項重大和艱巨的任務。

(一)COPD病人入院時

【熱心接】
1.入院介紹

詳見第一章第一節(jié)相關內容。

2.一般評估

詳見第一章第一節(jié)相關內容。

3.專科評估

(1)呼吸困難評估

1)評估方法:呼吸困難是病人呼吸時不舒適的主觀體驗,包括幾種性質不同、嚴重程度不一的感覺。呼吸困難源于生理、病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推薦將MRC呼吸困難量表作為測量呼吸困難程度分級的評估工具。

2)護理措施:告知醫(yī)師評分結果,針對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遵醫(yī)囑用藥、給予氧氣吸入。

(2)健康狀況評估

1)評估方法:采用COPD評估測試(COPD assessment test,CAT)(附錄15)評估測試衡量COPD病人健康狀況,CAT對病人的文化層次及理解能力要求不高,主要用于COPD病人日常評估自身的疾病狀態(tài)及治療療效。

2)護理措施:根據(jù)評分了解疾病給病人帶來的影響,對于中等及以上程度影響的病人,結合日常生活能力評估情況,給予生活護理、心理支持,詳見本節(jié)“誠心幫”相關內容。

(二)COPD病人住院中

【耐心講】
1.病因

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相關危險因素包括個體易感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兩者相互影響。

(1)吸煙:

重要的發(fā)病因素,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2~8倍,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煙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氫氧酸等化學物質可損傷氣道上皮細胞,致纖毛運動障礙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下降,促使支氣管黏液分泌增多,使氣道凈化能力下降。

(2)職業(yè)暴露:

接觸職業(yè)粉塵及化學物質,如煙霧、變應原、工業(yè)廢氣及室內空氣污染等,濃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時,均可導致COPD的發(fā)生。

(3)空氣污染:

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等有害氣體及微小顆粒物可損傷氣道黏膜上皮,使纖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并為細菌感染創(chuàng)造條件。

(4)氣道感染:

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是COPD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其他:

如遺傳因素、氣道高反應性、肺臟生長發(fā)育不良、營養(yǎng)不良、氣溫變化等,都有可能與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

2.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反復急性發(fā)作。

1)慢性咳嗽:以晨起咳嗽為主,夜間有陣咳或伴有排痰,隨病程發(fā)展,咳嗽可終身不愈。

2)咳痰:清晨排痰較多,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偶可帶血絲。急性發(fā)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3)氣促或呼吸困難:COPD的標志性癥狀,最初僅在勞動、上樓或爬坡時有氣促,病情逐漸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動或休息時也感到氣短。

4)喘息和胸悶: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可出現(xiàn)喘息。

(2)體征:

早期可無異常,隨疾病進展出現(xiàn)以下體征:視診有桶狀胸,呼吸變淺、頻率增快,嚴重者可有縮唇呼吸等;觸診語顫減弱;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肺下界和肝濁音界下降;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呼氣延長,部分病人可聞及濕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3.分期

(1)根據(jù)病人癥狀和體征的變化對COPD病程進行分期。

1)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過程中,短期內咳嗽、咳痰、氣促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膿液性,可伴發(fā)熱等癥狀,并需改變COPD日常基礎用藥者。

2)穩(wěn)定期:指病人咳嗽、咳痰、氣促等癥狀穩(wěn)定或癥狀輕微。

(2)根據(jù)FEV1/FVC和FEV1%預計值的降低幅度對COPD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表1-2)。

表1-2 COPD的嚴重程度分級

4.診斷

(1)肺功能檢查:

是判斷氣道阻塞和氣流受限的主要客觀指標。氣道阻塞和氣流受限是以FEV1%預計值和FEV1/FVC的降低來確定的。FEV1%和FEV1/FVC分別為評估COPD嚴重程度和氣流受限程度的良好指標,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者,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的氣道阻塞和氣流受限。

(2)胸部X線檢查:

COPD早期胸片可無變化,以后可出現(xiàn)肺紋理增粗、紊亂等非特異性改變,也可出現(xiàn)肺氣腫改變。X線胸片改變對COPD診斷特異性不高,主要作為確定肺部并發(fā)癥及與其他肺疾病鑒別之用。

(3)血氣分析:

對確定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失調以及判斷呼吸衰竭的類型有重要價值。

(4)其他:

COPD并發(fā)細菌感染時,外周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痰培養(yǎng)可能檢出病原菌。

5.治療

(1)穩(wěn)定期治療:

主要目的是減輕癥狀,延緩COPD病情發(fā)展,緩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病人活動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1)支氣管舒張藥:是COPD穩(wěn)定期病人最主要的治療藥物,短期按需應用以緩解癥狀,長期規(guī)律應用以減輕癥狀。包括抗膽堿藥、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茶堿類藥物等。

2)祛痰藥:咳痰不易時按需遵醫(yī)囑應用化痰藥,如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3)應用糖皮質激素:目前認為FEV1<50%預計值伴并發(fā)癥或反復加重的COPD病人可規(guī)律性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助于減少急性發(fā)作頻率,提高生活質量。

4)長期家庭氧療:適用于Ⅲ級(重度)COPD病人,一般采用鼻導管吸氧,流量1~2L/min,吸氧持續(xù)時間>15h/d。目的是使病人在海平面水平、靜息狀態(tài)下,達到PaO2>60mmHg和/或SaO2升至90%。

5)夜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部分嚴重夜間低氧血癥的COPD病人能夠獲益于夜間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

(2)急性加重期治療:

首先確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細菌和病毒感染。根據(jù)疾病嚴重程度決定門診或住院治療。

1)遵醫(yī)囑用藥:給予支氣管舒張藥、糖皮質激素和祛痰劑。

2)低流量吸氧:發(fā)生低氧血癥病人可用鼻導管吸氧,一般吸入氧濃度為25%~29%(1~2L/min),避免吸入氧濃度過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現(xiàn)象,加重呼吸衰竭。

3)控制感染: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藥物敏感情況,給予抗生素。

(3)手術治療:

COPD主要依賴內科方法進行治療,外科方法只適用于少數(shù)有特殊指征的病人。手術方式包括肺大皰切除術、肺減容手術、肺移植術。

【細心觀】
1.觀癥狀

(1)觀察咳嗽、咳痰情況:

包括痰液的顏色、量及性質,以及咳痰是否順暢,必要時給予排痰護理。

(2)觀察呼吸困難程度:

可使用MRC呼吸困難量表根據(jù)病情進行評估,了解病人疾病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

2.觀病情變化

(1)監(jiān)測病人的體溫變化,體溫升高可見于細菌或病毒感染。及時行血常規(guī)及血培養(yǎng)檢查,根據(jù)血培養(yǎng)的結果予抗生素治療。

(2)監(jiān)測病人脈搏、血壓、呼吸的變化。

(3)動脈血氣分析:監(jiān)測病人pH、PaO2、PaCO2等的變化對確定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失調有重要價值,同時應監(jiān)測離子變化。

3.觀用藥不良反應

觀察病人有無用藥不良反應,例如血糖波動、感染等;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及時告知醫(yī)師,對癥處理。

【誠心幫】
1.吸入劑的正確使用

評估病人使用吸入劑的方法是否正確,并按照藥物使用說明進行指導,確保病人吸入劑量準確。

2.呼吸功能的鍛煉

(1)目的:減少肺殘氣量。

(2)原理:呼吸動力改變,呼吸肌為膈肌,延緩小氣道閉陷。

(3)腹式呼吸、縮唇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方法(見第一節(jié)“肺部感染”相關內容)。

3.無創(chuàng)呼吸機病人的護理——愛的供“氧”

(1)佩戴無創(chuàng)呼吸機病人的護理

1)降低口咽干燥程度:減少呼吸機面罩非故意漏氣,使用加溫濕化器。若無心功能異常,佩戴無創(chuàng)呼吸機期間囑病人多飲水(每日2 500~3 000ml)。

2)避免面罩壓傷:主要在鼻梁部,可用減壓貼減輕壓力,同時可減輕漏氣,調整鼻/面罩大小及松緊度,改用更柔軟的鼻/面罩,間斷使用。

3)消除病人恐懼:做好病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向病人及家屬介紹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目的、重要性、正確的使用方法,初戴面罩時,要增加指導和安慰。

4)避免或減輕胃脹氣:指導病人正確吸氣,必要時行胃腸減壓。

5)預防誤吸:存在誤吸風險的病人盡量不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保持半臥位,避免飽餐后立即無創(chuàng)通氣。

6)促進排痰:充分濕化;定時翻身拍背,鼓勵病人咳嗽、咳痰;霧化吸入;必要時及時吸痰。

7)預防睡眠性上氣道阻塞(睡眠時上氣道肌肉松弛所致):睡眠性上氣道阻塞因睡眠時上氣道肌肉松弛所致。可采取側臥位姿勢睡眠,配合下頜托,應用較高的呼氣氣道正壓(ex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EPAP)。

8)其他注意事項:呼吸機管路連接正確,壓力傳感器保持干燥、向上,濕化罐內加入滅菌注射用水,保持32~34℃。

(2)無創(chuàng)呼吸機病人不耐受的處理見表1-3。

表1-3 無創(chuàng)呼吸機病人不耐受的處理

4.支氣管內活瓣植入肺減容術的護理——生命之“瓣”

(1)術前準備

1)飲食與用藥:術前一天正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囑病人勿食牛奶、豆?jié){等易引起腹脹的食物。術前禁食、禁水4~6h,以免因氣管插管刺激咽喉部引起惡心、嘔吐,導致嘔吐物誤吸。降壓藥和控制心室率等藥物少量水服下,降糖藥、抗凝藥不服。

2)等待手術期間給予補液,告知病人如有心慌、饑餓感、出虛汗、頭暈等低血糖表現(xiàn),應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

3)行為練習:練習深呼吸,深吸氣后緩慢呼氣,頭部保持不動;學會全身放松的技巧;進行臥位軀體平移練習及臥位排便練習。

4)心理護理:向病人及家屬交代手術原理、術中及術后恢復注意事項;傾聽病人需求,及時解答疑問,安撫緊張或焦慮等情緒,幫助其建立信心;告知病人保證術前夜間睡眠充足,入睡困難者應及時和醫(yī)務人員溝通。

5)物品準備:告知病人備好術后必需物品。

6)手術當日注意事項:醫(yī)師手術前將飾物取下,取下活動義齒,貼身穿病號服;將貴重物品交家屬保管,以防丟失。

(2)術后注意事項

1)臥位與休息:局麻術后需平臥2h,全麻術后需6h,之后鼓勵病人床上活動,首次活動原則,翻身→坐起15min→站立15min→床旁走動,第一次如廁建議采用坐便,需要有人陪同,防止直立性低血壓導致跌倒。

2)飲食:局麻術后需禁食禁水2h,全麻術后需6h,飲食宜清淡、無刺激。

3)病情監(jiān)測:常規(guī)局麻術后行心電監(jiān)護并吸氧2h,全麻術后需6h,特殊情況下,根據(jù)病情調整監(jiān)測時間。

4)并發(fā)癥的觀察:向病人解釋術后可能出現(xiàn)咽喉部不適、疼痛、聲音嘶啞、痰多、頭暈、吞咽不暢等,可漸緩解。如出現(xiàn)胸痛、胸悶、痰中帶有大量鮮紅色血液時,應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有痰時應立刻咳出,咳痰時頭偏向一側。避免出現(xiàn)術后的活瓣移位、脫落及感染等并發(fā)癥,必要時可給予輔助排痰,使用霧化吸入等措施促進痰液排出。

(三)COPD病人出院時

【溫馨送】
1.出院指導

(1)出院前24h內護士再次評估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并針對病人自理能力對病人及家屬進行指導。

(2)用藥指導:離院前護士向病人講解各種藥物服用時間、劑量、方法,囑病人堅持用藥。

2.健康教育

(1)家庭長期氧療:

靜息時存在嚴重低氧血癥(PaO2≤55mmHg或SpO2≤88%)的病人須持續(xù)氧療。

1)告知病人及家屬氧療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重點強調用氧安全。

2)氧療裝置需定期更換、清潔、消毒。

3)告訴病人及家屬宜采用低流量(氧流量1~2L/min或氧濃度25%~29%)吸氧,且每日吸氧時間不宜少于10~15h。

4)氧療有效指標為病人呼吸困難減輕、呼吸頻率減慢、發(fā)紺減輕、心率減慢、活動耐力增加。

(2)戒煙:

告知病人吸煙與COPD發(fā)病的相關性,督促病人戒煙。

(3)營養(yǎng)支持:

應制訂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計劃。正餐進食量不足時,應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進餐時過多飲水。腹脹的病人應進軟食,避免進食產氣食物,如汽水、啤酒、豆類、馬鈴薯和胡蘿卜等;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等。

(4)肺康復鍛煉:

詳見本節(jié)專科護理品牌。

(四)COPD病人出院后

【愛心訪】

護士在COPD病人出院兩周或1個月后進行電話訪視,記錄訪視結果,針對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填寫隨訪登記表。訪視內容包括:

1.病人整體狀況。

2.告知病人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接種流感疫苗等)。

3.了解病人用藥情況,指導病人堅持用藥及正確用藥。

4.指導病人適量運動及合理飲食。

5.了解病人氧療及呼吸機使用情況,必要時給予指導。

6.吸煙者繼續(xù)督促并指導其戒煙。

7.囑病人按時復診:見“支氣管哮喘”相關內容。

三、COPD病人“一病一品”專科護理品牌

專科護理品牌:肺康復鍛煉:肺康復三步曲
1.肺康復第一步

呼吸肌鍛煉——縮唇腹式呼吸。

(1)意義:

縮唇腹式呼吸增加肺泡通氣量,鍛煉呼吸肌,提高呼吸功能,對改善衰弱狀態(tài)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2)方法

1)鍛煉方法:分別采用臥、坐、立位練習。具體方法同前,對于高齡或記憶力不佳的病人,告知其可用吹氣球代替。

2)鍛煉頻率:每天2~3次,每次10~15min。因疲勞不耐受者可從每次5min開始,逐漸延長時間,持續(xù)1個月左右。

2.肺康復第二步

呼吸操。

(1)意義:

呼吸操可對心血管功能及呼吸肌起到調節(jié)作用,增強COPD病人肌肉力量,同時可增強病人的信心,有利于運動水平的保持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2)方法:

制作呼吸操宣教視頻,內容包括“頭頸放松→聳肩→肘畫圈→壓腹呼吸→雙臂上舉→擴胸運動→旋腰”等,可配合視頻展示具體的鍛煉方法及動作技巧,指導病人配合縮唇腹式呼吸進行呼吸操鍛煉,堅持每天1次,每次20~30min。

3.肺康復第三步

運動療法——肢體功能鍛煉。

(1)意義:

COPD病人除了有呼吸道癥狀外,常伴有骨骼肌萎縮及其功能失調等全身表現(xiàn)。由于骨骼肌萎縮,病人可出現(xiàn)活動后氣促及缺氧,致全身骨骼肌能量代謝障礙,使骨骼肌處于緊張狀態(tài)、組織耗氧增加,從而進一步加重缺氧。因此,骨骼肌萎縮與缺氧互為影響,病人進入骨骼肌萎縮導致缺氧、缺氧導致骨骼肌進一步萎縮的惡性循環(huán)中,而運動療法可穩(wěn)定COPD病人身體組成成分,如脂肪、蛋白質等,并可減輕呼吸困難及疲乏感,減輕疾病致殘的程度。還可提高病人肌力、運動耐力、生活質量等,提高其生存率。

(2)方法

1)上肢訓練

①手臂提舉運動:取仰臥位(膝關節(jié)下墊枕頭)或坐位,雙手臂伸展交替朝前緩慢抬起,至舒適位末端,然后緩慢放下,每組5次,3組/d。

②曲臂彎舉:手持啞鈴或沙袋,雙臂放于身體兩側,緩慢屈臂舉起再緩慢放下。

2)下肢訓練

①踝泵運動:指導病人取仰臥位或坐位,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緩慢勾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時保持5s,然后腳尖緩慢下壓至最大限度保持5s,然后放松,每組10個,2~3組 /d。

②模擬深蹲:手扶椅背,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再緩慢下蹲,雙膝保持正直不外翻或內扣,然后緩慢站起,每組10個,2~3組/d。

3)全身訓練:包括步行、呼吸體操、上下樓梯、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①運動強度:在訓練過程中用Borg呼吸困難量表對病人進行評分(附錄16),認為Borg評分≤2時為低強度訓練,評分>5時為高強度訓練;②運動時間:美國胸科醫(yī)師協(xié)會(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建議每次20~30min,重度老年病人可酌情減少運動時間和強度;③運動頻率:耐力訓練運動頻率在3~5次/周,力量訓練以間隔48h為好,一周>2次的力量訓練能提升肌肉力量;④運動周期:運動周期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通常是4~10周。時間維持越久,效果越明顯。有研究證實運動療法持續(xù)6個月以上會發(fā)現(xiàn)維持鍛煉帶來的效果。

(趙學英 李亞瓊 劉 娜 鄭一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双峰县| 景德镇市| 巴彦淖尔市| 邻水| 灵宝市| 新巴尔虎左旗| 河北区| 青州市| 永川市| 金平| 苍梧县| 乌拉特中旗| 阿巴嘎旗| 蓬莱市| 鹤峰县| 海南省| 永胜县| 武隆县| 遂宁市| 宣武区| 康平县| 天津市| 陇川县| 仁怀市| 慈利县| 吴江市| 梁山县| 平阳县| 曲周县| 白河县| 江安县| 孝义市| 双江| 电白县| 阜宁县| 若尔盖县| 孟州市| 石家庄市| 潜江市|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