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學術思想
隨著西醫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各種輔助檢查的進步和運用,許多患者相對較早明確了診斷,但是缺少典型癥狀和體征,或者根本沒有不適癥狀和體征。這種情況筆者稱之為“寡癥”,在腎病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種情況下如何辨證論治是筆者多年在思考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以腎病為基點,探討了辨病與辨證、腎病的微觀辨證。同時,這些也是筆者對于中醫辨證論治的重新認識,借此拋磚引玉,引起讀者的思考。
對于具體的腎病,本篇重點討論了糖尿病腎病和特發性膜性腎病的一點體會。在糖尿病腎病中“熱”邪貫穿始終,此熱邪不完全同于其他熱邪,其性質是彌散的,血分、氣分都有,并且此熱邪可攻擊腎臟,導致糖尿病腎病,具有其特殊性,筆者將其命名為“消渴熱”。治療需要針對這個熱邪。對于特發性膜性腎病,“風邪”是病機的關鍵,并且這個風邪是留滯于內的風邪,區別于一般的外感風邪,治療需要特殊的祛風藥物。
另外,藥量被認為是中醫的不傳之秘,同時也是很難探討的問題。本篇從筆者個人的腎病用藥經驗出發,分析了一些中藥的用量。希望這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經驗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