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需求的味道
- 一個年輕人的造富之路
- 落楓颯
- 1148字
- 2022-04-09 07:56:39
如果說,你開了一個飯店,你是等客人來了再炒菜,還是備完菜再等客人來。很多人有沒有去思考類似的問題?一般上小飯店,都是等客人點完菜再去準備菜。因為他不知道今天會有多少客人來?只能按照實時的需求來備菜。那么大型飯店就不行了,他們往往要先去備菜,防止在忙的時候來不及上菜。這是兩種模式,一種是先有需求,再去設法滿足需求。另一種是,預想一定的需求,備好一定的貨源。小店的模式,流水不會太大,但也不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型飯店不管今天有沒有客人,很多東西都必須要提前預備好。
簡言之,銷售的兩種模式,一種是客人來了再炒菜,一種是準備好菜等客人。我們更為專業的講,前一種就是順著需求去找貨,后一種是帶著貨去找人。我們一貫常見的銷售都是后者,我們帶著某款產品去做推銷。我們很少會有人會去帶著不確定性去等著別人有需求了,我們再去備貨。一般上,后者是不會有人做的。或者很多人是不屑去做的。在現實層次中,當你的身邊知道你有購買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是無條件為你提供銷售信息,而沒想著利用這個需求去掙錢。
但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無形之中也在利用自身知道周邊人的需求,而默默的在掙著周邊人的錢。自然了,我沒有貶低的意思,我反而認為這是可取的。比如,我們常見的校園代理、朋友圈里的微商代理等等,當他們得知身邊的朋友、同學有購買需求的時候,恰恰又可以推薦某款產品給他們,這樣就輕松的完成一個得知需求滿足需求的過程,這也就是我講的聞到了需求的味道,循著這個味兒,滿足主體人的購買需求,從而得到提成。
但這里面有個弊端,不是身邊的每個人都會輕易的把他們的需求給暴露出來,或者說,就算你輕易的得知別人有這個需求的時候,你也沒法快速的去滿足它們,因為你不是專門做他們所需物品或服務的代理啊。
對于此刻的我來講,去從事一個專門物品的銷售。讓我在未來一個星期就能掙到錢的可能性會很小,因為往往專職去做,別人不會給你發一個星期的工資,就算發往往也是等一個月過后。或者去從事一個物品或服務的代理,往往是通過挖掘客戶的方式來做的。所以,我不能這么去做,我要先去找到需求,再順著需求,去滿足這個人。
說干就干,我現在得盯著一個上次剛聯系過我的客戶,我得定期的做回訪,這是有著明確需求味道的客戶。所以請重視那些明確和你提過購買意向的客戶,這些客戶是你短期能變現的人,是活菩薩,得捧好了。
我從一個掙錢潔癖的人,變成一個什么錢都要去掙的人。我變得不再那么純粹,而是一個聞著需求味道來掙錢的人。
我需要在最近的一個星期里,和不同的人聊天,通過聊天信息里不斷的汲取到別人的需求。2021年8月份,我通過我的微信了解到一個人擁有學車報名的信息。我必須每隔四個小時就要有效的和他溝通一次,直到他報名為止。如果這個人報名成功的話,我就有兩百元的利潤。最起碼我的行動力,最少可以保證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