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講元素的故事
- (蘇)依·尼查葉夫
- 1400字
- 2022-04-07 10:15:58
學徒藥劑師——卡爾·舍勒
在18世紀下半葉,瑞典有一位名叫卡爾·舍勒的青年藥劑師,他工作起來夜以繼日,孜孜不倦。舍勒起初只是學徒,后來做過助理實驗員,他常以非凡的工作熱情打動老板們。配置藥丸、藥水和膏藥是舍勒的職責所在,但是他完成的工作質量遠遠超出了老板們的預期。舍勒每天完成配藥的任務后,常常找個沒人的角落席地而坐或坐在窗臺上從事搗碎、蒸發和蒸餾等各種化學藥物的實驗。他夜以繼日地待在實驗室里,細致入微地研讀古老的化學書籍,而這些書籍連經驗豐富的藥劑師都說艱深難懂。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實驗時不時以意外爆炸收尾,那么老板們更是對這位助理實驗員喜愛有加了。舍勒的手上留有被堿和酸性物質腐蝕灼傷的斑斑黑跡。他喜歡呼吸實驗室里刺鼻的氣味,甚至連硫黃燃燒所生成的嗆鼻煙霧或硝酸揮發出的令人窒息的氣體,他都不覺得聞之欲嘔,反而覺得沁人心脾。
有一次,舍勒發現一種帶有苦杏仁味道的化合物。他先聞了聞這種化合物的蒸氣,以便辨明它的真實氣味,然后又嘗了嘗,試圖辨別它的味道,覺得嘴里熱辣辣的。如今像這樣的實驗,凡是珍視生命的人,都不會以身犯險來重做,因為那種苦杏仁味道的化合物,現在叫作氫氰酸,是赫赫有名的毒藥之王。幸好,舍勒吞掉的量微乎其微。然而他當時并不曉得這種物質的毒性如何,但即使猜到了,說不定也會按捺不住嘗一嘗的。對他來說,世間最大的快樂莫過于發現世人未曾發現的新物質或揭曉已知物質的未知特性。
有一次,舍勒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當一個研究人員發現他心儀的東西時,是多么幸福啊!”舍勒曾擁有過很多次這樣如獲至寶的幸福。可想而知,這是他孜孜不倦工作的回報。舍勒沒有上過中學和大學,也沒有求人幫助過。他自己學習,刻苦鉆研,用藥罐、玻璃曲頸瓶和牛尿脬制作了簡單的實驗儀器。
舍勒十四歲時,被送到了藥劑師鮑赫那兒當學徒。自此十九年后,當被瑞典科學院授予院士的榮譽稱號時,他仍然是一家外省藥房的助理實驗員。他依舊如青春少年時期那樣把微薄薪水中的大部分都花在書籍和化學試劑上。
舍勒天生就是一位化學家。而且,他就像一位真正的化學家一樣,一心想追本溯源,也就是想弄清楚什么是由什么構成的。
舍勒想知道我們周圍的物質是由哪些最簡單的成分或元素組成的。基于多年的經驗,他確信,如果不了解火的真正特性,那么就無法弄清上述問題,畢竟在沒有火和加熱的情況下,能進行的化學實驗寥寥無幾。
當舍勒開始研究火的性質時,很快又必須對空氣在燃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深思熟慮。對于與此相關的問題,他在閱讀古代化學家的著作時就略知一二了。
在舍勒研究火之前的一百年前,英國人波義耳和其他科學家證明蠟燭、煤和其他可燃物體只有在空氣充足的情況下才能燃燒。舉例來說,如果用玻璃罩蓋住燃燒著的蠟燭,它燃燒片刻后便熄滅了;如果完全抽空玻璃罩下的空氣,蠟燭會瞬間熄滅。相反,如果模仿鐵匠借助風箱往火里輸送大量空氣,火就會越燒越旺越亮。
但是,當時沒有人能解釋清楚為什么一切都以這種方式發生,為什么空氣在可燃物體燃燒時發揮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為了弄清這些問題,舍勒開始在密閉容器里對各種化學物質進行實驗。他想:“密閉容器中僅包含少量的空氣,沒有任何氣體可以從外面鉆進去。如果在燃燒和其他化學反應過程中空氣發生了轉化,那么在密閉容器里將會更容易被檢測出來。”
當時,空氣被認為是一種元素或一種均質物質,人們無法將其分解成更為簡單的成分。起初,舍勒也持有類似的看法,但是他很快就棄舊圖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