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榜前是非
- 大唐之神級駙馬
- 鳳鳴岐山
- 2025字
- 2022-04-21 00:50:16
“諸公以為此策如何哉?”
在一名小宦官悠揚頓挫地宣完了趙文振所寫的《定邊策》之后,太宗并未急著發話,而是刻意留出了些時間,給足了眾人思忖之余裕,而后方才點出了此番議事的主題。
“……”
太宗雖已發了話,可群臣們卻依舊不敢輕易開口言事,不為別的,只因此策之內涵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些,真欲全面實施的話,所須經歷之征戰可不在少數,不僅如此,朝廷政務方面也須得做出不少的調整,又豈是一時半會所能厘清得了的。
“陛下明鑒,臣以為此策不過是炒班定遠之冷飯爾,實無丁點新意可言。”
甭管出自何等心理,眾大臣們此時確實都在斟酌著此策的深意所在,可侯君集卻是沒這么個耐心,只一個大步便從旁閃了出來,滿臉不屑之色地便給出了否定的結論。
“侯大人此言差矣,此都護府非彼都護府,名稱雖同,內涵實則大異,如此妄下結論,實非君子所應為之事也。”
侯君集可是天子寵臣來著,哪怕明知道這廝此時又是在耍挾嫌報復的小把戲,礙于情面,群臣們也自沒好意思當場指出此獠的錯謬之所在,可個性剛直的孔穎達卻顯然無此顧忌,幾句話便頂得侯君集下不來臺。
“玄成(魏征的字),依卿看來,此策能行否?”
侯君集的小心思未免太過明顯了些,太宗又哪會看之不透,只不過出于對這位從龍功臣的愛護,太宗不單不曾出言呵斥,反倒是緊著幫其化解了尷尬。
“陛下明鑒,老臣以為此謀國之良策也,雖稍顯煩難了些,然,只消數十年持之以恒,則草原當不再是邊患,甚或可為我大唐之牧場焉,只是事涉機密,老臣以為此策實不宜外傳。”
魏征一向以敢言而著稱,此時自然不會掩飾自己內心里的真實想法,毫無顧忌地便給出了個確然的答案。
“嗯,朕亦作此想,卿等可還有甚旁的看法么?”
太宗原本就認定趙文振所獻之策可行,此時一聽魏征如此說法,自然不會有異議。
“陛下圣明。”
房玄齡等人都是老成謀國之輩,自是都能看得出趙文振所獻之策的妙處之所在,先前之所以都不曾有所置評,不過是御前慎言罷了,而今一聽太宗如此表態,眾臣們齊齊稱頌也就屬再正常不過之事了的。
“既如此,那此策便先由尚書省擬定出具體實施細則,且容后再議也罷。”
趙文振所獻之策不過只是綱領性的條陳罷了,真要實施,還須得細化了去,此時多加探討顯然沒有必要,太宗也就只簡單地交待了一句,便算是結束了此番議政……
“老爺,差一刻就到巳時了,您也該起了啊。”
放榜時辰都已將至了,可趙文振倒好,居然還在客棧的房間里酣睡著呢,陪同的趙虎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不得不隔著房門嚷嚷了一嗓子。
“哦,行,就來。”
趙文振正自迷糊著呢,冷不丁一聽趙虎如此說法,一個激靈之下,立馬便翻身而起了,只是頭依舊昏得厲害,沒旁的,概因程處弼那小子昨夜領著一幫發小摸到了客棧,說是要為趙文振提前慶祝一下,結果,這一喝就喝高了去了。
“老爺,快,張榜了!”
趙文振所住的客棧離國子監其實挺近的,也就只五分鐘的腳程而已,可架不住他頭昏眼花,一路遷延之下,待得到了地頭,張榜的時間都已到了,這一隔著老遠瞧見幾名衙役正在往墻面上粘貼榜單,趙虎登時便急了。
“走,看看去。”
盡管自忖肯定能考中,可要說到名次么,那趙文振可就真沒多少把握了,這會兒一見榜單已出,饒是他心性再如何沉穩,也自不免有些個穩不住神了,趕忙便加快了腳步,往前頭人群所在處趕了過去。
“中了,哈哈……,我中了,中了……”
“唉,晦氣!”
“怎么沒有我?可惡,可惡啊!”
……
榜單上攏共也就只有十五個人名,不管是誰,那都能一目了然,這不,榜單才剛粘貼好呢,擠在墻前的眾士子們頓時便已是就此轟然開了,被取中的固然是欣喜若狂,可絕大多數被被取中的則基本上都是如喪考妣一般。
“看,狀元果然是雍州趙彥!”
“名至實歸啊!”
“就不知他那本《玉簫情緣》何時能續上了。”
……
士子們基本上都只關心自己有沒有中選,可看熱鬧的京師百姓們關注的卻是誰考取了狀元,這不,在士子們的喧囂中,被取為狀元的趙文振很快便成了百姓們熱議的焦點。
“呼……”
一派嘈雜中,趙文振總算是仗著人高馬大,擠到了榜單前,這一見自己的名字赫然位列最高處,趙文振于長出了口大氣之同時,也自不免暗自得意不已,要知道這可是狀元來著,哪怕唐初的狀元其實并不太值錢,可不管怎么說,那也是狀元啊,一念及此,趙文振的嘴角當即便勾了起來。
“咦,不對啊,雍州趙彥的卷子怎么缺了策論?”
“確實,三甲中獨缺了狀元的策文,難不成是漏貼了?”
“個中肯定別有蹊蹺,朝廷怎地沒個解釋?”
……
榜單貼完了之后,國子監的差役們照例又將前三名的卷子也全都粘貼了出來,很快便有眼尖者發現趙文振的卷子里少了一份策論,質疑聲頓時便就此大起了。
“……”
望著那缺了一部分的卷子,不說圍觀者們哄亂不已,就連趙文振本人也同樣是滿頭的霧水。
“內里肯定有問題,走,咱們都一道問了去!”
“同去,哼,就趙彥小兒那筆爛字,豈能名列榜首!”
……
唐初的進士科錄取率超低,近三百名士子參考,才只取了十五名而已,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士子都只能黯然落榜,心中難免都會有怨氣,值此有人暗中挑唆的情況下,群情激奮自也就是在所難免之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