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商代——奴隸社會發展時期的舞蹈

夏朝末年,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加以夏桀的兇殘暴虐,促使奴隸和平民奮起反抗,各方國部落也眾叛親離,使商湯有機可乘,終于推翻了夏王朝,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朝,奴隸制度進一步發展。

商原是居住在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部落。傳說這個部落的始祖名契,是其母簡狄吞吃玄鳥蛋而生,《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笨赡鼙緛硎且粋€以玄鳥為圖騰的氏族。從契到湯已傳了十四世。商王朝建立后,通過四方征伐,擴展了統治區域,影響及于黃河上游。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都有很大發展。生產發展了,文化也相應地發達起來,在殘酷壓迫和剝削奴隸勞動的基礎上,創造了高度發展的商文化,樂舞藝術也更加發達。

商代第二十王盤庚執政時,把國都遷到叫殷的地方(今河南安陽西北),所以盤庚以后的商王朝也稱為“殷”或“殷商”。

湯樂《大濩》

傳說湯在滅夏以后,就命令伊尹創作了《大濩》樂。同時整理了《九韶》《六列》等前代樂舞,用以慶祝滅夏的勝利。[28]《大濩》有時也寫作《大護》,據說是因商湯承衰而起,救護了萬民,使天下人各得其所的意思。這個舞蹈的音樂也是寬厚溫和的,[29]但這也可能是經過周代加工以后的結果。在另一些傳說中,這個樂舞的產生情況卻是這樣的:湯繼位的時候,天下連續大旱七年。龜卜的結果,說是要用人作犧牲來求雨才行。湯不忍心用人作犧牲,于是穿上麻布粗衣,身上披著干枯的茅草,駕著白馬拉的大車,以自己作犧牲,到氏族的神社所在地桑林去求雨。果然,他祝禱未完,大雨已傾盆而下。久旱逢甘雨,人們欣喜欲狂,于是就跳起舞來,慶祝這場大喜事。[30]這個舞流傳下來就叫《大濩》,也因此而有《桑林》的異名。魯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的時候,殷的后代宋平公曾以這個樂舞來招待晉悼公。領舞者打著以五彩鳥羽裝飾的大旗領著舞隊一出場,就把晉悼公嚇得退到房里去了。結果只好把大旗去掉,才使這場招待演出勉強進行完畢,但是晉悼公竟因受驚而生了一場大病。[31]莊子更把宰牛時發出的劈剖斫裂之聲比擬《桑林》舞的音樂。[32]從這些傳說看,這個樂舞好像還保留著神秘恐怖的原始色彩。

從這兩種不同的傳說看來,又像是兩個不同的樂舞。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設想:桑林原是商人祭祀氏族先祖的神社所在,在祭祀時跳的樂舞也就叫《桑林》。這種舞蹈一般就是氏族的圖騰舞蹈。祖先崇拜發生后,也就轉化為祭祀舞。跳《桑林》時,不僅有五色鳥羽的大旗,舞人頭上也裝飾著彩色羽毛。[33]商人先妣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契,玄鳥一說即鳳凰,殷卜辭中有鳳凰之祭。商人以玄鳥為圖騰,飾鳥羽而作《桑林舞》,正是圖騰舞蹈的遺制。湯伐桀后命伊尹所作的《大濩》,也就是商人的宗廟祭祀舞,由圖騰舞蹈《桑林》發展而來,經過周初制“六代舞”時的統一加工整理,便出現了全新的面貌。但《桑林》既是商氏族的傳統舞蹈,在商的后代宋國就有可能更多地保留它的本來面貌。如果這個推想可以成立的話,那么《桑林》和《大濩》可以說是一個舞蹈,因為它原都是由氏族的圖騰舞蹈發展而來;但也可以說它們是兩個舞蹈,因為它是同一舞蹈的兩個發展階段,各自獨立而又具有不同的風貌。

《大濩》在商代,主要是用作祭祀先王的樂舞,這在殷墟出土的卜辭中可以看到記載,如“乙亥卜,貞:王賓大乙,figure_0086_0076,亡尤”(《殷墟書契前編》一、三)。“figure_0086_0077”就是“濩”,“大乙”就是湯,“王賓大乙”也就是王以《大濩》之樂祭湯。

文獻中載“作《大濩》,歌《晨露》”。《晨露》可能就是舞蹈時的伴歌,但歌詞已佚。現存《詩經·商頌》中有一篇《那》。舊注是祭湯的樂歌:

猗與那與,置我鼗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鼗鼓淵淵,嚖嚖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于赫湯孫,穆穆厥聲。鏞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這首歌是否即為《大濩》的舞歌,還不能肯定,但它具體地描繪了祭湯時的場景:多么隆重盛大的祭典??!樂隊已經排列好了,鼓、鐘、磬、管、金石齊鳴;歌隊唱起歌來,肅穆威嚴;舞隊神采飛揚,合著節奏跳了起來。這是湯王的子孫在祭祀成湯。最后,獻上祭品。這和文獻所載殷人祭祀時先作樂三闋,后迎犧牲的情形是符合的。[34]

祭祀舞

商人的迷信思想很重,祭祀頻繁,因此祭祀用的舞蹈很多。

除前已介紹的《大濩》外,據甲骨卜辭記載,常見的還有這樣幾種:

《隸舞》。“隸”在卜辭中寫作“figure_0087_0078”或“figure_0087_0079”、“figure_0087_0080”。像兩手(或一手)拿著一根牛(或其他動物)尾巴的樣子。傳說中有葛天氏的三人操牛尾之舞,這種舞蹈形式起源已很早了;周代又有《旄舞》,也是執牛尾而舞,可能是同一種舞蹈的發展?!峨`舞》又叫《槃隸》,據說是由于這種舞蹈要作盤旋的動作而來?!峨`舞》在卜辭記載中,最多見的是用于求雨。如:

figure_0087_0081

圖30 殷墟卜辭:“乙末卜,figure_0087_0082貞。我舞?!保ā兑笃醮饩帯?312)

庚寅卜,辛卯隸舞,雨?
□,壬辰隸舞,雨?
庚寅卜,癸己隸舞,雨?
庚寅卜,甲午隸舞,雨? [35]
丙辰卜,今日隸舞。 figure_0088_0089(有)從(雨)?不舞。 [36]

前面一片是問哪一天作《隸舞》才能有雨。后一片則是問要不要以《隸舞》來求雨。

求雨之外?!峨`舞》也有作祈年、祭祖先等用的。如:

□午卜, figure_0088_0083貞,王隸,茲年。 [37]
□午卜,賓隸于示壬。 [38]
貞:隸岳。 [39]

第一條是祈年之祭,第二條是祭先王示壬,第三條則是祭山岳。

作《隸舞》的主要是巫師,但有時商王也親自作舞,如上面所引祈年之祭,就是商王親自舞《隸》,又如:

王乍槃隸。 [40]

也是王舞《隸舞》的記錄。

另有《figure_0088_0084舞》。也是用于求雨的舞蹈。如:

叀、 figure_0088_0085、 figure_0088_0086figure_0088_0087、 figure_0088_0089(有)雨。 [41]

周代舞《皇舞》時,舞者頭上蒙著鳥羽,也用以求雨。蒙鳥羽作舞求雨,可能是上古之民祈求圖騰神降雨的遺跡。

《羽舞》。周代的《羽舞》,舞者手持五色羽毛,是祭四方神用的。據卜辭記載,這種舞蹈商代也已有了。如:

戊子貞:王其羽舞,吉。 [42]

是王親作《羽舞》的記錄。

此外,卜辭中還有《figure_0089_0088舞》《奏舞》等名字,但還不能確知其是什么樣的舞蹈。

除這些有專名的舞蹈外,卜辭中一般提到的“舞”就更多了。如:

舞, figure_0088_0089雨。 [43]
今日舞 figure_0088_0089(雨)——今日舞亾(雨)。 [44]
舞、雨。 [45]

甲骨文中值得注意的還有一個“figure_0089_0089”字,如:

至翊日其 figure_0089_0090,——于翊日迺 figure_0089_0091。 [46]
叀(惟)亥 figure_0089_0092盂田,又雨。 [47]

figure_0089_0093”是求雨用的舞蹈的專字,周代求雨的專祭是“雩”。“figure_0089_0094”可能就是用于雩祭的舞蹈。

殷代的宮廷祭祀舞,文獻方面有《詩經》中的商頌五篇。是保存在宋國的殷人祭歌,從中也可以看到殷代祭祀樂舞內容的一斑。

紂王室的宮廷樂舞

殷末代王紂和夏末代王桀的事跡在傳說中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在荒于聲色這一點上。商湯在伐桀時,把愛好女樂斥為桀的罪過之一;周武王在伐紂時,也指斥紂王“拋棄了祖宗傳下來的樂舞。搞了些淫蕩怪誕的歌舞來博取女人的歡心。[48]從種種記載看來,紂王時專供享樂用的宮廷樂舞規模也是相當大的。

傳說紂王曾把樂人師涓(一說師延)關了起來,逼他創作淫蕩的歌舞,否則就要用炮烙之刑把他處死。師涓無奈,就創作了“北里之舞,靡靡之樂”。這種歌舞演奏起來,據說能迷魂奪魄,想來是一種很淫穢的舞蹈。紂王對這種歌舞很欣賞,常常在宮里演奏起來,并把酒灌滿池塘,肉掛滿了樹林,讓一群青年男女裸體追逐其間。通宵不息地歌舞作樂。[49]

關于紂王的歌舞傳說,反映了當時奴隸主們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其實,紂王在我國歷史上是作出過一定貢獻的統治者,他的荒淫暴虐并不是他個人所特有的,在奴隸主階級中,可以說是普遍現象。當時的整個統治階級中,彌漫著一股強烈的追求聲色犬馬的腐化空氣,宮廷和貴族間的舞蹈活動在這樣的要求下出現一部分不健康的內容是完全不奇怪的。從地下發掘看來,在殷代奴隸主的墓葬中,不僅有殉葬的樂舞奴隸,還常有一些精美的鐘、磬等樂器伴隨出土,足以說明歌舞在當時已經是奴隸主們普遍喜愛的藝術享受。他們不僅迷戀于生前,即在死后也希望能繼續這方面的享樂。他們的愛好使一部分舞蹈的內容傾向于色情、空洞,但是他們追求舞樂的華麗、壯觀和新穎,對歌舞藝術在技巧上的進一步提高也起了刺激作用。出土的鼉皮紋商代銅鼓,以及安陽武官村殷代大墓中出土的虎紋大理石磬,雕制精美,本身就是水平很高的藝術品。從樂器可以想見用這些樂器伴奏的舞蹈,當也有著相應的藝術水平。

figure_0090_0095

圖31 商鼉皮紋青銅鼓

figure_0090_0096

圖32 商虎紋大理石磬

1976年在安陽殷墟發掘的商王武丁之妻婦好墓中,僅隨葬的精美銅器就有四百四十多件,玉石制品六百余件,其中有樂器編鐃、鈴、磬等數十件及戈、矛、戚、鉞等大量玉制禮器。按照殷代人殉的習慣,伴隨這些禮、樂器的必也有樂舞奴隸的殉葬。

以上這些實例,可以使人清楚地看到殷代奴隸主階級驚人的奢侈和殘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葵青区| 苗栗县| 六枝特区| 吴江市| 永登县| 珲春市| 屏山县| 吉木萨尔县| 丁青县| 山东| 什邡市| 新营市| 喀喇沁旗| 阳城县| 宝清县| 山东省| 奉新县| 嘉善县| 闽清县| 临海市| 荥阳市| 新干县| 保德县| 岳普湖县| 嘉义县| 邵东县| 准格尔旗| 雅安市| 广宁县| 博爱县| 平定县| 简阳市| 德安县| 曲沃县| 石阡县| 上蔡县| 丰宁| 尚志市| 民权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