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從啟和桀的傳說中探索夏代舞蹈的發展

夏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廢除了禪讓制,開始了部落聯盟領袖的世襲制度。《禮記·禮運》說禹以前是所謂“大同世界”,那時候“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夏啟以后,情況就變了:“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綜合這些記載來看,啟的傳說,正暗示著原始公社的解體和奴隸制社會確立后的情況。這一歷史進程也反映在這一時期的樂舞傳說中。

傳說夏啟繼位幾年以后,有一天到天上去做客,天帝便演出天宮樂舞來招待他。夏啟太喜歡這個樂舞了,便把它偷偷帶回人間來享用。在大樂之野(或說天穆之野)舉行了這個樂舞盛大的首次演出,他乘坐著兩條龍駕馭的車子,車上張著三層的云蓋,左手拿著羽儀,右手握著玉環,打扮得整整齊齊,興高采烈地指揮和欣賞著這一場精彩的演出。這個樂舞,就是我們在上一章已經介紹過的《九韶》。[19]

《九韶》原來是舜帝的樂舞,怎么要夏啟到天上去偷下來,人間才開始有它呢?這個傳說隱含的史實是舞蹈發展史上的這樣一個過程:隨著奴隸制度的形成,專門供人娛樂欣賞的舞蹈也出現了。

舞蹈產生之初,原是一種族群的自娛活動。由于它對人們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往往對勞動或戰斗起著有利的影響,從而使勞動獲得較好的收獲,使戰斗力增強。當原始人的宗教意識開始萌芽的時候,舞蹈這種“神秘”的鼓舞力量便和原始宗教結合起來,成為娛神的、溝通神人的主要手段。娛神的舞蹈也是一種具有表演性質的舞蹈,但它的對象主要是神而不是人。在娛神舞蹈形成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以溝通神人為專職的巫覡,他們出于宗教職司的需要,神化巫術的作用,必須對原始舞蹈進行整理加工,以至改編創作,這對原始舞蹈的發展自然是很關鍵的一步,就總體而言,這一步決定了樂舞向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原始舞蹈經過加工之后,表演成分加強了,于是“神”愛看,人更愛看。《九韶》大概就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到啟的時代已經是相當完美的一個舞蹈了。但在過去“傳賢”的時代,即使喜歡,也只能在祭神時借光欣賞一下。是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韙,直接用這種“神圣”的東西供自己享樂的。到了啟的時代就不同了,實行了“世襲”制,生產力的發展,對奴隸的殘酷剝削,使統治者霸占了更多的財富,生活水平已有相當的提高,對享樂也就產生了更多要求;更主要的是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統治權,于是便公然把娛神的《九韶》拿來供自己享樂。舞蹈活動從此打上了階級烙印,然而這也是舞蹈發展史上的必經階段。

所以,在啟以前,有關原始舞蹈的傳說中只有慶功、祭祀用舞的記載,而沒有用舞享樂的記載,這個現象是反映了歷史真實的。自啟以下,情況就不同了。傳說中,啟已是一個愛好聲色,耽于享樂的統治者。墨子說他淫逸康樂,狂飲奢食,豪華地奏樂興舞。只知道自己享樂。老天爺不保佑他,地下的萬民也不滿意。[20]

傳說中夏啟的兒子太康也是一個愛好聲色淫樂的人,后來終被東夷族的后羿所逐。他的五個兄弟把這一事件的教訓編作歌子來唱,說他嗜音好色,酗酒淫樂,是亡國的主要原因之一。[21]

到了夏朝末代王桀的時候,樂舞享受的程度就更加發展了。

傳說夏桀宮中專門為他唱歌作舞的女子就有三萬人,作樂演唱的時候,樂聲響徹了都城的大街小巷。[22]史稱他對樂舞的審美要求是“以巨為美,以眾為觀”,[23]場面越豪華宏大越美,演員數量越多越好看。那就無怪他要用女樂三萬人(數字可能有夸大),而奏起樂來就會響遍全城了。傳說他還曾在宮廷里大規模演出奇奇怪怪的樂舞,拿祭祖的樂舞也作為消遣的娛樂,于是文武百官也受了影響,宮廷豪門里彌漫著一片淫蕩的歌聲。[24]這些傳說可能會有很多夸張附會的成分,并不能全視為事實,但眾口一詞,當也有所根據。這些傳說反映了這樣一個現象:從啟到桀,宮廷觀賞性樂舞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了,統治階級追求樂舞享樂的程度也步步增高。這在奴隸制發展前期生產力得到提高的客觀條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figure_0084_0075

圖29 漢石刻夏桀以人為輦圖

樂舞的日益奢侈反映著奴隸主生活腐化程度之加深,對奴隸剝削的加重,從而也促進了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夏桀末年,夏王朝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已岌岌可危,可是夏桀還在“自比于日”,聲稱自己就是天上的太陽,天上不可能沒有太陽,老百姓也不能沒有我!而憤怒的人民則針鋒相對地唱道:

太陽啊(影射桀),
你什么時候把命喪?
我寧愿和你一起滅亡! [25]

商湯在發兵討伐夏桀的時候,也指出他耽于聲色淫樂的罪名。后代學者更有把他愛好女樂作為亡國的主要原因看的。[26]這種看法未必準確,但也可以說明夏桀時宮廷舞樂的豪華盛大確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在原始社會中,隨著部落聯盟的發展,各氏族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已經開始,樂舞方面的互相借鑒吸收,對舞蹈藝術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到奴隸制國家形成以后,更擴大了這種交流的地域范圍。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朝第六位王(少康)重建夏王朝的時候,東方的方夷曾來祝賀,并獻上了本氏族的樂舞。這種交流一直到夏末仍在進行,第十六王發(敬)繼位的時候,東夷各氏族部落都來獻舞祝賀。[27]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樂舞交流。盡管這種“來賓”“獻舞”,可能還帶有政治上的強迫色彩,但對促進樂舞交流活動來說,它的作用還是積極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金湖县| 满城县| 铅山县| 芮城县| 江油市| 乐昌市| 类乌齐县| 天峻县| 兴仁县| 扶风县| 北京市| 鲁甸县| 瑞金市| 平和县| 班玛县| 东乡| 子洲县| 金阳县| 天等县| 黔南| 镶黄旗| 措美县| 胶州市| 清河县| 吉水县| 来安县| 温泉县| 沙雅县| 右玉县| 高淳县| 井研县| 固阳县| 平原县| 金华市| 达拉特旗| 东台市| 沈丘县| 句容市| 嘉兴市|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