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
- 王克芬
- 466字
- 2022-03-22 15:28:33
第一章 繁盛精湛的表演性舞蹈
隋唐時代,特別是唐代,舞蹈已發展成為一種完整的、獨立的表演藝術品種,并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早在漢代,已經產生了一些頗有影響的表演性舞蹈如《七盤舞》、《巴渝舞》、《巾舞》等。但它們常常是穿插在音樂、雜技、武術、幻術等多種技藝串演的“百戲”中演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盛行“清商”樂舞,西北兄弟民族民間樂舞大量涌入中原,“胡舞”盛行。這一時期出現了《白纻》、《明君》、《前溪》、《火風》等著名舞蹈。經過隋代,到唐代,舞蹈已成為當時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形式之一。欣賞舞蹈娛樂,已成為當時風尚。宮廷、貴族之家、酒肆、寺院、民間節日或婚喪喜事,都有舞蹈表演。舞蹈作為一種具有欣賞價值的、獨特的表演藝術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中,并占有比以往更為重要的地位。
表演性舞蹈藝術,比起當時用于宮廷宴享及其他典禮、禮儀性舞蹈和流行民間的群眾自娛性舞蹈,其藝術水平更高,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技巧更繁難。是當時舞蹈中最重要、最精彩、影響最大的部分。
現將這一時期中,屬于表演性舞蹈藝術范疇的各種舞蹈,大體上按原有分類,分節敘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