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錦衣衛三個字,姜武放下了警惕。
姜武聲音冰冷的吩咐一聲:“愛妃,朕今日有些累了,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胡曼青并不知道錦衣衛的存在,此刻呆呆的望著屏風后面,她更不知道,這個自稱單弘的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但是皇帝下令,她也不好違逆,只能點點頭,給姜武行禮之后,在宮女和太監的攙扶下,從紫尊殿側門離開。
殿內很靜。
單弘跪在屏風后面,此刻看不見姜武的臉。
但是姜武殺死吳成時的毅然決然,那冰冷目光中散發出的狠辣,卻讓單弘看見了希望。
皇帝,并沒有傳說中那么羸弱。
也沒有傳說中那么昏庸,甚至,他身上有帝王該有的霸氣,只要有人膽敢威脅地位,威脅性命,那只有一個字,殺!
此時的姜武,也在記憶深處找到了有關錦衣衛的記憶,錦衣衛是獨立于禁軍,虎賁之外的另一個秘密機構,負責皇室的安全,也負責搜集一些信息,網羅朝臣的罪證,甚至,暗殺,秘密緝捕等等。
在大魏王朝,朝臣們知道錦衣衛的存在,但是沒有人見到過錦衣衛,因為見到錦衣衛的人,都已經不在了。
只是從盛鴻皇帝開始,錦衣衛開始衰弱,盛鴻皇帝不注重錦衣衛,導致錦衣衛只能活在黑暗中,漸漸淡出朝堂。
新皇登基,按照祖制,錦衣衛都統必須前來面見陛下,如果皇室不堪,不愿意繼續重用錦衣衛,單弘會從皇帝的視線中消失,但是如果皇帝有需要,或者愿意重用錦衣衛,單弘也會一如既往,忠心皇室,效勞陛下。
此刻,兩個人隔著屏風,彼此對視,卻誰都沒有再開口。
許久……
“朕聽說過你的名字,錦衣衛這些年在你的統領下,不忘初心,很好,朕給你的第一個任務,帶著你的人重回朝堂,朕會讓錦衣衛從暗處走向明處,從今天開始,錦衣衛的權限只會更大,不會再有人敢小覷你們,去辦吧。”
清早,姜武剛剛睡下不足一個時辰,便被一個小宦官叫了起來:“陛下,陛下,早朝時辰快到了,請陛下更衣。”
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臉龐,歲數不大,但是姜武從沒有見過他。
昨天夜里,姜武自從見到單弘以后,就開始謀劃著,如何穩定朝局,如何讓錦衣衛從暗處走向明處,成為堂堂正正的監察機構,執法機構,保證皇室安全的同時,還能監督百官,遏制那些過分龐大的家族勢力。
而大魏王朝,承襲的是三公制度,也正是這個制度,導致朝中局勢混亂,權利被三公把持,有時甚至可以繞過皇帝,行使權利,也正因三公下面的黨系過于龐大,導致后宮之中,從后位到昭儀,都是各大家族送來的眼線而已。
這后宮之中,從來就不講真感情,除了自己的賢妃。
昨晚,百官逼宮,吳成謀反,除了賢妃胡曼青陪在身邊,其余后宮妃嬪,哪有一個敢露面,這代表著什么,想一想都會細思極恐。
此刻突然冒出一個小太監,姜武哪能不警惕,姜武雖然困意正濃,但他不能貪睡,一旦貪睡,可能就要永遠沉睡下去,姜武坐起身,伸個懶腰,一雙眼冷厲的看著小太監:“你是何人?”
“陛下,內臣是皇后身邊的近侍,昨晚吳公公被殺以后,皇后擔心陛下身邊無人聽差,特命內臣前來服侍陛下,以后跟在陛下身邊,為陛下分憂。”小太監尖著嗓子得意的說著。
可見,在他心中,只有皇后,沒有他這個皇帝。
或者說,這就是皇后派過來監視自己的,姜武不禁冷笑了一聲,跳梁小丑而已:“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內臣叫小墩子。”小太監恭敬施禮。
姜武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當今皇后,也就是姜武皇兄盛鴻皇帝曾經的皇后,姓楊,叫楊詩音,是六柱國北廣王楊廣之女,身份顯赫,而她,又是當朝太尉李長安的親外甥女,她的一舉一動,代表著外戚黨系的想法,此刻,外戚已經盯上了宦官的位置,想要拿下宦官陣營,與外戚陣營合力壓垮朝中權臣一黨。
雖然他們已經下手,但是姜武并不能出招,如果引起外戚陣營的警覺,從而不支持他姜武,恐怕很快,外戚就會向姜武發難。
只是眼下,還要先用著這個眼線,日后有合適的人,再處置不遲。
姜武笑著點點頭:“你倒是蠻貼心的,給朕更衣,上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中,以三公為首,其后拖拖拉拉站立著文武官員百余人。
大魏王朝以武立國,卻講求文治,所以,在大魏王朝里,武官的地位遠不如文人,甚至,處處低文人一等,升遷之路,多為坎坷,很多武官都在想盡辦法讓自己掛上文官的職務,這樣,升遷會更快一些。
也正是不注重武事,使得大魏王朝的皇權日漸松垮,權臣當道,外戚崛起,宦官弄權,三股勢力在朝中鼎足,如今,吳成身死,權臣,外戚這兩大陣營,怕是不會安分了。
姜武心中早已謀定,既然要改,就要抓準時機,把這幾個大勢力紛紛壓垮,隨后實行三省六部制度,牢牢抓住皇權,再圖將來。
而朝中內斗,不過是開胃菜而已,如今大魏王朝,早已分崩離析,那些在外面的親王郡王,一股股民間勢力都在蠢蠢欲動,他們才是動搖國本的最大威脅。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陛下,臣有話要說。”夏恒大踏步走出,手拿奏本,仰起頭望向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