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氣的誘餌:拉斯維加斯的賭博設計與失控的機器人生
- (美)娜塔莎·道·舒爾
- 4424字
- 2022-03-21 15:51:20
莫莉的地圖
本書參考了我在1992—2007年間幾次長駐拉斯維加斯時進行的研究,其中1998—2000年間,我在賭城連續逗留了18個月。研究分為三個階段,最初是20世紀90年代進行的民族志及歷史檔案研究,研究對象是當時企業型賭場蒸蒸日上時期的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及賭場管理實踐。[96]在那次田野過程中,當地人口呈現快速增長,同時很多新型的社區式賭場開門營業,在這個賭博成風、充滿賭博科技的城市中生活的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體驗讓我越發感到好奇。當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賭城大道上為游客開辦的賭場時,我被機器賭博的無處不在震驚了:廣告牌上有它們,雜貨店和藥店里有它們,飯館和酒吧里有它們,甚至洗車行里都有它們的身影。
在我研究的第二階段,幾乎我遇到的每個人都認識一兩個玩賭博機而產生“賭博問題”的人。順著這些線索,我找到了很多后來的訪談對象,這些人稱自己為“賭癮患者”“機器成癮者”“問題賭博者”或“強迫性賭博者”——本書中,這些詞的意思基本相同。[97]其中大部分人是我在參加匿名戒賭會和一家診所為問題賭博者舉辦的團體治療中認識的,后來我成了這家診所的實習生。[98]
我的訪談并沒有局限于某一類型的機器賭博者,如中年群體、玩25美分老虎機的中等收入群體等;我也未試圖構建統計學上可靠的受訪人隨機樣本,雖然我還是盡最大努力接觸了各類不同的人群。事實證明,機器賭癮群體不論從年齡、種族、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來看,都是相當異質的。30—50歲的白人女性在樣本中占比更多,一部分原因是當時拉斯維加斯機器賭博人群的人口統計學特性,另一部分原因是我當時定期參與僅限女性的戒賭會。[99]
社會、經濟、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對他們進行機器賭博的方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盡管如此,機器賭博更值得關注的是,同一批賭博機似乎給他們帶來了游戲體驗的連續性。[100]舉例來說,2002年我曾經在一天之內訪談了一位自助餐廳的年輕女服務員,她住在城東北的旅行拖車營,以及另一位住西南城郊薩摩林區(Summerlin)封閉式富人社區的男性商人,他年長一些。[101]女服務員玩的老虎機是5美分一注,通常在超市玩,而商人則是在一家設施齊全的社區賭場玩1美元一注的。服務員一次就能把自己的工資輸個精光,并且為孩子交不起學校的午餐費而焦慮。而商人則刷爆信用卡,并把家里的積蓄揮霍一空,他所焦慮的是能不能在銀行賬戶間輾轉騰挪,填補信用卡支出以躲避滯納金,同時還要攔截郵件通知,不讓他的老婆發現自己在賭博上的損失。盡管他們的生活境遇、賭注大小及賭博的財務后果天差地別,他們在描述自己與機器的互動時,所用的語言卻驚人地相似。閱讀他們的錄音轉寫稿后,我發現兩人的敘述在這一點上幾乎可以互換。與機器界面進行長時間、高強度和重復性的遭遇,似乎把他們從不同的人生軌跡中拉入了同一個體驗迷境,直接無視了他們本身的差異。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更好地理解這些賭博者的體驗,我必須對他們使用的機器有更好的理解。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又一次擴展了研究范圍,開始自學賭博機的歷史和工作原理,同時開始了解賭博科技供應商的設計方法和營銷策略。我在UNLV的賭博研究中心花了很長時間,研究賭博機制造業的歷年期刊、新聞稿和年報。此外,我還開始參加賭博業技術博覽會和研討會,訪談業內的高管、開發者和營銷專家。
與我交談的業內人士大多比較坦誠,即使我們聊到了他們制造和銷售的機器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他們也愿意直言相告。他們帶我參觀各類設施,簽各種保密協議,允許我進行深入訪談并錄音。在這些訪談中,他們坦誠地談到了技術設計方法和營銷手段,談到了他們的創新對賭博者產生的不那么好的影響,甚至有人還跟我分享了他們自己玩賭博機的體驗。他們談起這些時,有的漫不經心,有的則深思熟慮,有的心存戒備,有的則態度虛無。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對建筑、設計和營銷手段與賭癮之間可能的關聯感到有些不安,但大多數在這兩者之間嚴格地劃清了界線。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訪談的賭博成癮者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都有非常深刻的反思。我們對成癮者的刻板印象是,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毫無意義且充滿破壞性,但實際上他們對自己的困境有非常清醒和深刻的認識。莫莉反思道:“是為了錢嗎,不是。是為了娛樂嗎,不是。是為了困住自己嗎,是的:我賭博就是為了忘記自己為什么賭博。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入陷阱;身在其中時,會不識廬山真面目。”一位名為卡特里娜的賭博者寫信給我,提到她在玩賭博機時“時刻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正在自我毀滅”,“雖然人的一部分意識會無可救藥地迷失其中,你內心深處總還有那么一點點意識,它敏銳而清醒地知道你在做什么,但你似乎就是無力回天”。[102]雖然卡特里娜的這點“敏感而清醒”的意識不足以幫她擺脫成癮的迷境,但她認為這點意識自有其分析價值:“我希望能找到這樣一個機會,雖然我已經陷得很深,但是一個人還是完全可以邁出自己的處境進行‘客觀’的分析并產生真正的‘洞察’,從而發現外人可能忽視的觀點和角度。”本書希望能給我訪談的賭博者這樣一個機會。所以,我并未將他們看作墮落或適應不良的消費者;正因為他們自己身陷其中,在本書中我把他們看作“迷境”的專家。而且我認為,這個“迷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諸多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共有的日常體驗。
◇ ◇ ◇
莫莉一直很喜歡畫畫,在我們訪談快結束的時候,她借來一支筆,在她的“十二步自助”讀本中翻過一頁,畫了一張圖來描述在拉斯維加斯生活是什么感覺(見圖i.5)。她一邊畫一邊說,給我描述圖上的每個點,以及這個點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她先畫的是左上角的米高梅大酒店,她在這家賭場度假中心的工作是處理房間預訂。右邊是她回家路上加油的7–11,有時她也在這里賭幾把。旁邊是宮殿車站賭場,這家社區賭場是她晚上和周末賭博的地方。畫在下面的,是她買東西的超市,在那里她也賭。再下面是一間免費的診所,她在這里領取藥品治療自己的焦慮障礙。最后,在左下角是匿名戒賭會所在的商業街,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莫莉畫出一條路線,把每個地點連接起來,最終畫出一個閉環。她停頓了一會兒,想了想,又在環中間畫上了她自己,坐在一臺老虎機前。

圖i.5 莫莉的拉斯維加斯每日生活地圖。1998年她為本書作者而畫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一書進行過一項著名的分析,認為賭場的超大號招牌反映了正在崛起的汽車文化,與這一觀點異曲同工的是,莫莉也在她路線的每個地點上都寫出了大得有些不協調的標注。[103]然而,我們應該在她的地圖上看到的,并不是商業街的平民主義建筑風格,或者是汽車代表的自由先鋒思想,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沿著這條欲望之路涌現的地點,它們充滿誘惑和控制,給了賭博者需要的暫時逃避。[104]“有時我在牧場街上開車,”她對我說,“一抬頭就已經到了天堂路,而我根本不記得自己是怎么過去的。在我去宮殿車站賭場或回家的路上,我會失去一段時間,記憶空了一塊。在州際公路上開車時,有時我已經開到出了高速匝道,才發現自己轉了一個大圈子。”在她的圖上,所有的路都沒有出口,而是形成了一個閉環,環上是各種各樣的節點,可以滿足她的惡習或治療她的惡習。在這個回路之內(也許是之外,這點不太清楚),代表她自己的小人漂浮著,只與一臺賭博機綁定。“這是在哪兒?”她畫完時,我指著畫中的人機對子問她。“哪兒也不是,”她回答,“就是迷境。”
循著莫莉的地圖,我們會在本書中探索機器的迷境,以及產生迷境的物質、社會和政治經濟環境圖景。建筑策略、技術實踐、情感狀態、文化價值、生活體驗、心理治療技術和有關監管的討論,所有這些構成了何種動態回路,從而為這個存在主義式的無人之境創造了這樣的語境:在其中,賭博者迷失自己,而賭博業則希望獲利?本書將莫莉地圖中心的人機關系作為分析的重要起點,并逐步擴展分析的視野。[105]在本書的四個部分中,我也會畫出自己的地圖,每張都會講述機器賭博回路中的不同部分。
第一部分是“設計”,探討賭場管理者和賭博機制造商們如何設計賭博環境和相關技術。第一章為讀者介紹了現代賭場以賭博機為核心的建筑設計及氛圍設計。我們會探討賭場如何通過對這些設計的拿捏,來引導客人光顧賭博機并不可自拔。第二章關注的是機器的交互界面本身,以及設計者如何一絲不茍地按照玩家身體和感官的脾性進行設計,從而讓他們玩得時間更長、速度更快、程度更深。第三章則深入了機器內部,探討了機械技術演變為數字技術后,賭博行業對于概率的控制力得到了怎樣的加強,以及隨之而來的,這一演變如何影響了玩家與幾率間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是“反饋”,深入探討對賭博技術和賭場環境的設計如何即時地響應玩家的偏好和行為模式,并向特定的方向引導這些偏好和模式。第四章探索了賭博軟件的創新與玩家偏好的轉移之間的動態關系,主要關注從“為贏而玩”到“為玩而玩”的大轉換。第五章則探討隨著賭博業的數據追蹤、分析和針對玩家偏好進行調整的能力不斷增強,他們如何提升機器賭博的沉浸程度。第六章討論決策與控制感,以及它們在賭博者自我的消解和進入“機器迷境”的過程中所起的與通常認知相悖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成癮”,我們將分析的重點從機器和機器的設計轉至賭博成癮者本身。第七章探討了他們沉溺的機器賭博暴露出來的廣義上的問題,包括影響他們生活的社會力量、社會價值和社會期望,尤其是與社會交往、金錢和時間相關的那些方面。第八章則探討賭博者生活中控制與失控間的動態情況,這些個人生活史中的因素在他們與機器的交互中得到了表達。同時,這些看起來像是特例的動態情況反映了一種超越了個人體驗的社會過程、社會傾向以及生存焦慮。
第四部分是“調整”,探索了賭癮治療方法的悖論,有一些想要“修復”問題機器賭博的補救法,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促成了賭癮的形成。第九章講述了賭癮者面臨的兩難境地,他們在恢復過程中采用的治療方法,有時與他們利用機器賭博來自我調節的方式似乎沒有什么區別。第十章則轉向政策領域,討論圍繞機器賭博產生的一系列監管規定,以及關于賭博風險管理的爭論:管理賭博風險,到底應該是賭博者自己的責任,賭博行業的責任,還是政府的責任。本書的結尾,我們又追蹤了機器賭博和“重復性賭博”向世界其他地方及美國其他地區市場的滲透過程,并探討賭博業人士和政府相關人士如何處理這種賺錢方式的擴散帶來的倫理問題。
[*]霹靂可卡因(crack cocaine),也譯作快克(可卡因)。它是自由基狀態的可卡因,吸入后可以獲得短暫而強烈的快感,被認為是最容易成癮的毒品之一。——譯注
[?]“示能”(affordance)又稱“可供性”,在生態學、設計心理學中,指環境/產品能夠提供給動物/使用者的屬性。一般認為這種屬性介于主客體之間,它一方面依賴于客觀的物理條件,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動物/使用者的主觀感受。一個典型例子是,一扇門的設計如果讓你一眼就能知道從哪里打開,則它就“顯示了它能打開”或具有“可供打開性”。——編注(本書此后腳注,若無說明,均為編輯添加)
[?]由建筑師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和史蒂文·艾澤努爾(Steven Izenour)合著,下一章會再度提及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