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李牧正式開始上課。上課前,他按體育課程標準對各年段體育教學要求以及教材內容安排每一節體育課的學習內容。
同事們都以為李牧不懂體育,不知道如何上體育課。事實上,農村小學根本沒有專業體育科畢業的教師,學校安排體育教師就是根據這位老師對體育的愛好。因為剛剛并校,許多老師不知道李牧酷愛體育,大眾體育活動他都愛參加,無論足球、籃球、排球還是乒乓球,只要他上場絕對有模有樣。
因為是第一節課,加上李牧原來是村小校長,幾乎四樓沒課的領導和老師都看向操場。
從傳統上看,學生整理完隊伍,體育課的第一件事是熱身運動。李牧沒有這樣做,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領著學生復習廣播體操,目的是做廣播體操時學生可以達到整齊劃一,同樣達到熱身的目的。接著教學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前滾翻。
李牧做完示范,講完要領,就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做。小學生靈活,學得快。只是個別學生的動作不規范,姿勢有些難看,稍加指導就可以了。可有位小女孩兒太胖了,足有70公斤,她怎么也翻不過去。李牧找兩名同學幫助,她還是翻不過去。沒有辦法,李牧假裝懲罰,讓她在操場上慢跑兩圈。這個胖女孩調皮的問:“可以不跑嗎?”
“你想翻過去嗎?”
“當然想了!”
“那你就要堅持每天慢跑兩圈兒,跑不動你就走一會兒,兩周以后你就翻過去了。”
“騙人!“調皮的小女孩不信。
“只要你每天堅持慢跑,距離慢慢增加,半個月后一定能翻過去。”李牧繃著臉說。
聽了李牧的話,胖女孩兒高興的跑起來。隨著老鷹捉小雞,天網扣活魚等游戲的加入,孩子們更加開心了。一節課下來,孩子們都開心的圍著李牧跳起來。
這時,體育組組長李元彥走了過來,皮笑肉不笑地說:“李校的體育課上的不錯呀。”
“上體育課我是外行,您得多多幫助。”
“李校是全能戰士,還用我幫助,別開玩笑了。向你學習,向你致敬!”
聽著李元彥略帶嘲諷的話語,李牧不想多搭理他,轉身走了。
李元彥老師個頭不高,但很健壯,體育功底不錯,特別是籃球,打組織后衛是很出色的。論文化水平就有差距了,他在教學體育課兼思想品德課的時候,把**讀成##了。有同事告訴他讀錯了,他說:“錯就錯了,不改了。”這件事,成了全校的笑柄。
他工作之余兼職中介販牛,俗稱牛牙子。他和全鎮的養牛戶都有聯系,外地的牛販子要想買牛,只要給他打個電話,他很快就能聯系到。聯系一頭小牛賺50元,一頭大牛賺100。有時他看誰家的牛便宜,就自己出錢買下來,然后高價轉賣,上班時間偶爾也溜出去,做完中介再回來。回來時身上總帶著一股濃重的牛糞味兒,有時身上還粘著牛鞭。他自己感覺不錯,卻不知道許多人都躲著他。不過一年下來二十來萬還是賺的。
為了顯示他組長的凝聚力,上廁所也要把其他三位體育老師叫上,一起陪他。一次兩次還可以,時間長了就有反感了。教師的備課室在四樓,廁所在教學樓前面操場的東側。去一趟廁所,來回大約得十幾分鐘,誰沒事愿意去廁所呢?
體育課就是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過后,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可李元彥不行,對學生的要求老高了。學生不達標,把學生弄得哭哭啼啼,偶爾還拳腳相加。
為了顯示組長的權利,時不時的還給體育組的老師們開個會,會上他照本宣讀:“同事們,為了祖國的體育事業,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我們要按照上級的要求上好每一節體育課。上課的時候我們必須嚴格要求,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安全。我們上課必須滿40分鐘,絕不能放羊。“這種像是宣誓表決心并存的話,往往讓其他三位老師互相偷著笑。
九月末,學校召開秋季運動會。因為怕出現不安全事故,學校好久好久沒開運動會了,現在的學生也已經不知道啥叫兒童節了。讓孩子們在愉快中強身健體,在快樂中了解體育,熱愛體育,那是所有孩子的希望。現在并校了,鎮中心小學有造造聲勢的意思,所以才決定召開秋季運動會。
四位體育教師,一位兼職學校的電工以及廣播室的管理員;一位年歲大,身體不好。畫跑道的任務就落在李牧和李元彥的身上,他們找兩名大一點的同學幫忙,就著手畫跑道。紅土跑道總寬十米,小孩子的跑道110厘米寬就可以了,正好畫8條跑道,兩邊留60厘米,避免孩子摔倒時磕在水泥地面上。李牧和李元彥拉著米尺把點定好,然后兩名同學用百米細繩壓在最北邊的兩個端點上拉直,李牧推著劃線器沿著最北面的第一條線從東往西走,那白灰均勻的灑在細線繩上,。李牧走出不到30米,李元彥氣喘吁吁的從跑道西邊跑過來說:“李牧,咱們多畫一條跑道。”
“真的嗎?我們不是正好定8條跑道嗎?”李牧有些疑惑。
“千真萬確,我才數完。”
李牧轉回身,到跑道東邊數了數,正好8條跑道。“這邊整好,那邊多一條。咱們兩邊不是各留出60厘米嗎?那你就均勻地定八條跑道,從北往南重新定點,我慢慢畫著。”
當李牧畫第三條跑道的時候,剛走出40米左右就發現跑道偏了。他放下換線器,急忙跑到西邊,仔細一數原來7條跑道。李牧生氣了,指著李元彥說:“這是怎么回事?”
“8條跑道你定了九個點,我改過來了。”李元彥理直氣壯的說。
李牧真的無語了。跟著這樣無知的人工作,你能說什么呢?李牧撣掉身上的灰塵,轉身上樓了。全校老師都看著那歪斜的跑道,難怪人們口頭上盛傳“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李牧覺得無地自容,他憤怒的拍打自己的大腿,拍打著自己的頭。為什么不親自跑過去看一看?這樣低級的錯誤就是編故事都編不出來。而這樣低級的錯誤就真實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兩條半歪斜的跑道,就像一把大大的手槍橫放在操場上,成了全校師生最大的笑柄。
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李牧讓他的幾十名學生把跑道上的白灰掃起來。在李牧看來,這不是掃白灰,這是在掃自己的恥辱。第二天校園開始瘋傳:八條跑道八個點,畫的不還挺直,就是有些偏。也就在第二天開運動會之前,李牧早早來到校園,把一些沒有做完的準備工作幫助李元彥做一做。這時,李元彥老師已經在操場了,李牧很佩服李元彥的敬業精神。李牧來到李元彥的跟前,很客氣的說:“二哥,需要我干什么?”
“都準備好了,不用做啥了。”李元彥擺手說。
李牧轉身要回辦公室,路過接力區時,發現接力區的距離太短了。盡管李牧不是專業體育教師,但接力區不可能三四米的距離。看到這一情況,李牧停下來問:“三哥,接力區距離是多少啊?”
“三米七四。”李元彥不假思索的說。
回到辦公室,李牧打開手機,到百度、頭條分別搜到接力區應該是二十米,小學生可以適當縮短到十五米。
看到這種情況,李牧來到操場,找到李元彥老師說:“二哥,接力區距離太短了,最少應該十五米。”
“十五米?你聽誰說的?接力區應該是三米七四。”李元彥用蔑視的語氣回到。
“我剛才在網上查了,接力區最少十五米。”李牧著急的說。
“網上網下也是三米七四,這個我知道,你不用管了。”組長的派頭又來了。
李牧覺得無聊,轉身回辦公室了。他左思右想,覺得不對,學生在快速跑的過程中不可能在三米七四的范圍內完成交接棒。就在各班開準備會的時候,李牧來到操場,他拿起劃線器,把原來的接力區改成了十五米。李牧剛劃完,李元彥出來了,指著李牧說:“誰讓你改的?改回去!”
“三哥,我們都丟回人了,別再丟人了。”李牧頭也不回地走了。
誰成想李元彥又改回來了,學生接力的時候,所有學生都沒有在接力區內完成交接棒。校長生氣了:“馬上把接力區改了。”
李元彥拿起劃線器,低著頭重新劃接力區。
第二天李元彥在上課的時候,教學生跳馬。個別孩子因為胖而顯得笨拙,跳不過去。他橫眉豎眼,惡語相傷。有個老師家的孩子,哭哭啼啼找媽媽。在學生自由練習跳馬時,他擺手喊另一位體育老師過來,坐在籃球架底下的沙筒上說:“那個李牧,啥也整不明白,還跟著瞎整。”
這位老師笑了:“那天我看是李牧把接力區改長了,你又改回去了。這能怪李牧嗎?”李元彥尷尬地笑了,一句話也不說。這時,一個小女孩兒在做跳馬練習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李元彥急忙跑過去,扶起小女孩兒一看,滿嘴是血,牙齒斷了兩顆。
在年末匯總學生身體達標測試成績的時候,李牧把三年級和五年級的成績匯總好了,交到組長李元彥手上。李元彥看了看說:“你這個不行,小學生身高不能超過一米七。”
“為什么?”李牧疑惑的問。
“有身高標準體重表,你自己看看吧。”
李元彥拿出一本身高標準體重方面的書,翻開找到身高標準體重的表格說:“你看看,這里明確規定,小學生身高不得超過一米七。”
李牧仔細看了看,笑著說:“二哥,這是身高一米七十,體重超過70公斤就屬于身高體重不達標了,體重越大,越是不標準。”
“都得標準,不能有不標準的。”說完轉身走了。
李牧五年級的學生有幾個身高超過一米七的,并且體重有超過七十千克的,也有低于六十千克的,都屬于不合格范圍內的。
其實,前高標準體重就是你的身高有了,有個標準體重。超過或者低于這個標準體重五千克,就屬于不合格。現在,李元彥讓全部合格,這不是明顯的弄虛作假嗎?
做匯總表的時候,李元彥讓李牧統計。李牧說:“這成績都是虛假的,我怎么統計?”
“就是報個表,誰來查你標準不標準,讓你整你就整。”李元彥還拍了拍桌子。
“虛假的東西我不做,愛找誰找誰。”李牧生氣地說。
“我是組長,我讓你整你就得等。”李元彥指著李牧,拉出領導的架勢。
“你是組長我尊重,虛假統計我不做。”李牧說完轉身走了。
“組長,四個人的組長,耍起派頭還不小,真拿雞毛當令箭了,我當村小校長也沒有像你這樣裝屁。”李牧漫步在花壇邊看著盛開的鮮花,自言自語。
基層報表就應該實事求是,有利于國家對青少年身體狀況的了解和掌握。怎么可以虛報、假報、瞞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