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孩子:猶太人教子之謎
- (美)溫迪·莫戈爾
- 870字
- 2022-03-11 16:19:25
承認孩子“足夠好了”
英國兒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師唐納德·溫尼科特[5]經常寫些關于“足夠好的呵護”和“正常的盡職母親”的文章。他說,“如果具備充足的條件,就能實現與生俱來的潛力”。他說的是“充足的條件”,不是最好的條件。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只能盡力而為,無法控制結果。但在競爭激烈的世界里,我們很容易忘記這個道理。如果孩子沒有取得非凡的成就或者不太開心,我們就會責怪自己,責怪孩子的老師或歸咎于其他外在因素。
溫尼科特醫生在提醒我們,讓孩子蓬勃發展,并不意味著孩子需要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到最好;相反,他們只需要足夠好的東西。這包括足夠好(但略乏味)的家庭作業,足夠好(但有點暴躁或資質平平)的老師,足夠好(盡管會受到昆蟲的侵擾并且有些潮濕)的夏令營,以及足夠好(盡管有些專橫且膚淺)的朋友。要認識到,“足夠好”通常對你的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因為生活大多時候都是平淡無奇的,偶爾才會蕩起波瀾。這樣一來,你的孩子最終才不會因為對自己或周圍的人們懷抱著在塵世間不切實際的期望而受挫。
最近,我的一個熟人和她上六年級的女兒加比進行了一次“足夠好”的大膽嘗試。加比在私立學校就讀,說不上不開心,但她有些缺乏熱情。媽媽每天晚上都不得不督促她做作業。測驗表明加比天賦異稟,有資格進入天才班,于是,媽媽將她從這所私立學校轉到了有2000名學生的公立中學。新學校的浴室很臟,中午之后加比就絕不會再使用它們。在她入校的第一年,就發生過兩次學生在校園因攜帶武器而被捕的事情。她以前就讀的學校每個班級有22名學生,而在這所新學校里,每個班級有34名學生。但加比這樣描述這段經歷:
我以前從未意識到這點。在以前那所私立學校里,我以為是自己出了問題:我喜歡讀書,班上的同學卻沒有誰同我一樣家里到處都是書。我的新學校很有趣。和我上課的所有孩子都像我這樣幽默風趣。他們和我閱讀相似的書籍,我們還會交換著閱讀。我比去年辛苦十倍,但這是值得的。我在這兒感到無比高興。
加比的父母留意到了女兒的需要,并趁機為她提供了幫助。雖然校園、班級人數和洗手間都遠遠低于父母的首選標準,但對于加比來說,新學校已經足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