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
- 這個大明藩王賊兇猛
- 輕夢入星河
- 3071字
- 2022-04-14 10:35:00
眾人隨著大流,走到衙門口附近。
卻見一個穿著綢緞面皮襖的員外跪在衙門口,口里塞著破布。
那員外打扮的老頭拼命掙扎,似要說話。
可惜左右看守的衙役一腳踢翻在地,老臉啃了一口硬邦結塊的冰雪,好不狼狽。
四周百姓俱是哄笑一聲,齊聲叫好!
那衙役得意洋洋,對著四面百姓拱拱手。
外圍不少不明內里之人一臉懵逼。
但看到這員外打扮的老爺倒霉,他們臉上也有暗藏不住的興奮。
而這時候就會有好事者上來攀談。
“你知道這人是誰不?”
“說出來嚇死你!”
“這人是李家半城李老爺!”
“你問犯了什么事?甭管犯了什么事,你覺著這李老爺該不該殺?”
這時候大多數百姓都會停頓一下,思量片刻道:“該殺!”
至于為什么該殺?
咱們這些苦哈哈大冬天凍得要死。
而這李老爺穿著皮襖綢緞,白白胖胖的,這還不該殺嗎?
這是一種很樸素的觀念。
該殺!
回答正確,是有獎勵的。
這時,那明顯不像好人的好事者就會從手中的布兜里掏出一塊肥皂遞給吃瓜群眾。
“記住,孫家和李家壞得流膿,欺負窮人,勾結土匪,該殺!”
吃瓜群眾自然喜得見牙不見眼,樂呵呵接過肥皂。
“對對對!李老爺該殺!”
瑞昌百姓早知道王府在興合坊有一個肥皂鋪子。
說也奇怪,這家鋪子肥皂賣得便宜,不過一天只賣五百塊。
每人限購一塊,先到先得。
有人反手就把八文錢的肥皂賣了出去,竟然賣到了十幾二十文。
眾人議論紛紛,覺得這店掌柜腦子出了問題。
后來有人就琢磨出來了,原來是王府故意讓利于瑞昌百姓。
如此,王府的名聲在民間總算有所好轉。
不過,也有百姓說不該殺,覺得怪可憐的。
聽說李老爺德高望重,如何能殺?
這時,那好事者也會掏出一個肥皂遞給百姓。
百姓當然立即改口,“該殺!”
甚至,不少百姓拿著肥皂就回家。
不多時扶老攜幼,全家都出動了,圍著王府安排的青皮混混喊著口號。
“李老爺該殺!”
就連三歲的奶娃子也在大人的教唆下奶聲奶氣地叫嚷著。
沒辦法,那青皮混混只得連那奶娃子都發了一塊肥皂……
總之,衙門涌動著無數“義憤填膺”的民眾,要求官府嚴懲李乾務!
……
賈師爺畏畏縮縮躲在人后,看著暴怒的人群。
無數人要求誅殺李乾務。
這一刻,賈師爺似乎覺得瑞昌每個人都與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他始終都沒想明白,那大人抱在懷里的小娃娃又與李家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賈師爺心有戚戚。
小王爺好狠的手段!
在有心之人的鼓動下,人群瘋狂叫嚷著。
不少人拿著亂石破木砸向李大老爺。
無數丑惡的罪名涌向李老爺。
這時候,匯聚的人群似乎就像一個整齊劃一的團體。
無論他們與李家有沒有仇,他們此時此刻也只有一個念頭——殺李乾務!
衙役圍起了人墻吃力地阻擋著暴怒的人群。
張大猛果斷推出賈師爺。
“立刻宣讀判罰,殺了李乾務,平息民憤!”
賈銀在張大猛的威逼下只得硬著頭皮面對暴怒的人群。
他接過這份早已寫就的判罰書,一掃而過。
看到“造反”二字,賈銀還是心中一突。
狠!太狠了!
這時,在衙役的拼命鎮壓下,人群總算恢復了些秩序,再沒剛才那么吵鬧。
賈銀輕咳一聲,朗聲宣讀道:“今有李家勾結南贛賊匪,謀害宗室,妄圖引賊入城,造反殺官!”
“此賊平日里欺壓良善,魚肉鄉里,引起瑞昌百姓公憤民亂!”
“故此賊不殺不平民憤,今日瑞昌鄉親父老見證,誅殺此賊,查抄其家,平息民憤!”
那李乾務聽聞縣衙和王府聯手,給他扣了一個造反的大帽子,拼命扭動身體掙扎。
可惜嘴里塞著布,卻不能言。
憤怒的人群聽完宣判之后,皆拍手稱快,歡呼雀躍。
無論他們是否認識李乾務,是否受到李家的迫害,在這一刻,百姓們都同仇敵愾起來。
徐四平安排人手煽動是一回事。
而更深刻的原因卻是,這些衣衫破爛,生活艱辛的百姓都受到過地主士紳的盤剝和壓迫。
朱明曾經暗中調查過,瑞昌的土地八九成都集中在士紳官吏手中。
這些土地自然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百姓辛苦開墾后,這些人巧取豪奪。
另一方面卻是,這些人,當然也包括瑞昌王府,從來不需要交一絲一毫的賦稅。
朝廷承重的賦稅自然全都壓在那些無權無勢的自耕農手中……
即便是瑞昌城內的小商小販,他們的日常生活也身處在士紳官吏的陰影之下。
李乾務的憤怒很快被圍觀百姓吃人的眼神熄滅了。
百姓怒吼著,叫罵著……
“殺,殺了這個奸賊!”
“這些員外老爺都該死!我家的十畝良田就是被他李家奪去了!”
”老天總算開眼了!李老賊,你也有今天,還我女兒命來!”
“……”
醉悅樓,二樓雅間。
王克禮、王道明父子,以及張世恒等瑞昌士紳富商看著不遠處瘋狂的人群,神色略微有些不自然。
雖然他們一個個都巴不得李乾務身死族滅。
但同屬縉紳階層,李乾務如此被一群草民侮辱,眾人難免心生同情。
“服妖”張世恒依然如故,穿著花花綠綠的魔改儒衫。
他嫌惡了瞥了一眼不遠處躁動的人群。
蘭花指翹起,拿著蘇松產的絲巾捂住口鼻。
“粗鄙刁民,蠻橫無知,真是污了咱的眼!”
李家勢大之時,奪了王家不少店鋪。
因此,王克禮絲毫不覺得眼前這一幕難看。
他兩眼放光,瞪得如銅鈴。
尤其是看到李乾務死狗一樣癱在地上,王克禮差點壓抑不住失態,痛快地怒吼三聲。
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此賊今日得誅,實乃王某平生第一等快意之事!”
“當浮一大白!”
其子王道明也附和道:“我瑞昌百姓苦李賊久矣,李賊人人得而誅之!”
“王爺智計超絕,勇武過人,為我瑞昌除一大害!”
其余幾家士紳亦紛紛叫好。
張世恒卻道:“王爺鎮殺此賊,未免太殘酷了些?!?
“不如一刀剁了,全了各自體面,何故任由一群鄙賤草民羞辱士紳?!?
張世恒此言一出,在場幾個士紳商人無不紳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在他們看來,無論他們怎么斗,那都是士紳地主內部矛盾。
如何能教一群泥腿子這么折辱?
王克禮冷哼一聲,不滿道:“張家主實在太過婦人之仁!”
“此等為禍鄉里、魚肉百姓之惡賊,合該有此下場。”
“況且此乃民心所向,縱是父母官也不敢攖民心匯聚之鋒芒!”
“借此賊項上人頭,平息民憤,亦是理所應當之事?!?
此言一出,當場就有人冷笑道:“什么民憤,一群草芥之人如何會聚眾鬧事?”
“還鬧得滿城風雨,如此大聲勢,分明就是背后有人組織煽動?!?
“小王爺真是好手段!我聽聞昔年蘇州義士就是這么對付錦衣衛的查抄,今天真是開眼了!”
萬歷、天啟年間,俱有江南士紳對抗朝廷收稅執法。
亦是鼓動人群暴揍錦衣衛和東廠。
正所謂法不責眾,士紳在背后遙控指揮,朝廷也沒有辦法。
萬歷皇帝政令出不了紫禁城,被士紳、文官活活逼得三十年不上朝。
王府今日所行之事,與江南士紳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裹挾民眾,威逼官府。
手段略顯陰狠,但對付李家,自然要一棍子打死。
不提眾人如何看待今日之事,這李家倒臺,眾人心里還是樂見其成的。
看著李乾務的慘狀,就知道李家大勢已去,在座不少人卻有了別樣心思。
“一鯨落而萬物生!”
“李家半城”的名聲還是很響亮的。
眾人算計著李家在各處的產業,更在心中謀算著能不能再王府和衙門手中搶下一塊肉。
見者有份,總歸沒有吃獨食的道理。
“也不知李家這些家財產業最后便宜了誰,可惜,可惜!”
有人拋出話題,試探在座各人。
果然,此言一出,就有人附和道:“我家在豐和街的那處糧鋪小了點?!?
“這李家好生霸道,硬是占了半條街,老夫欲協商盤下左近鋪子擴大店面。”
“您猜怎么著?上來就是報價一千兩!”
“這李家既然倒了,我倒想尋個門路,買下左近兩家鋪子。到時候也能多雇幾個伙計,場面弄大點。”
眾人聞言,微微頷首。
更多人眼珠轉了轉,開始合計能不能從李家身上撈些好處。
又有人接過話茬,繼續道:
“唉,別說了,我看小王爺根本不需要鼓動百姓。”
“那李家慣會強取豪奪,我娘舅家幾十畝上好的水田,就是讓這黑了心的玩意奪了去!”
“我尋思著,能不能到小王爺那尋個門路,無論是花銀子還是怎么說,總得幫他把祖宗傳下來的田地買回去!”
“不錯,祖宗傳下來的田地可不能丟!”
“不然百年之后,哪有顏面去地下見祖宗。”
“合該贖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