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出版說明

1900年2月10日,梁啟超在《清議報》第35冊發表了《少年中國說》一文,以激情澎湃的語言,呼喚一個氣象一新的“少年中國”誕生。梁啟超在文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100多年后,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獻詞,許下了青春的誓言: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同心向黨,奔赴遠方!獻詞最后,他們連呼:“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八字誓詞鏗鏘有力,這響亮的青春誓言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久久回蕩,這是今日青少年對黨和祖國的莊嚴承諾!

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說: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一個學校,沒有升學率,就沒有高考競爭力,但是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升學率,國家恐怕也就沒有核心競爭力。分數是重要的,但是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以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質,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整體實力,也就是我們社會的幸福程度。教育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這是習總書記在看望醫衛教育界委員,和大家共商國是時所說的,這八個字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使命與價值。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把教育作為一個專章提出來了,它的標題應該成為我們社會各界的共識,那就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他們素質的好壞,他們學識的高低,他們能力的強弱,決定著現代化的質量,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未來。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雙減”意見指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同時要求:科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

為落實“雙減”意見要求,讓青少年科學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幫助青少年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人文素養,我們策劃了這套《給青少年的人文素養課叢書》。該套圖書選取了國史、國學、文學、文化、詩詞、書畫等領域的頂流大師的著作進行歸集和整理,其中包括呂思勉、張蔭麟、柳詒徵、鄭昶、陳師曾、章太炎、陳柱、鄭振鐸、吳梅、朱自清、聞一多等,讓青少年通過閱讀,不但對中國的文化有多方面的認識,更可以體會跨界閱讀的樂趣,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套書適合12—25歲的青少年自主閱讀。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在配合相關課本的知識點的基礎上,發散思維和各方面知識,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點的同時,讓讀者了解更為豐富的中國歷史知識與文化精髓。輕松簡潔的語言,以及豐富經典的原典的引用和解析,滿足了青少年讀者在課堂上無法得到完全滿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不但是對課堂知識的補充,更可以讓讀者從中體會更多道理。

本書主要講述了從上古時代直到近代的中國歷史,在述事的同時,重點講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重要歷史人物的性格,文筆洗練,又富有思想內涵和理論深度。其中第一講至第九講的內容選自張蔭麟先生的著作,第十講至第十六講的內容選自呂思勉先生的著作。編輯過程中將呂著部分原文由章變節,幾節又合為一講,講之題目為編者自擬;張著部分只是將章改講,題目、內文未作變動。

張蔭麟(1905—1942),號素癡,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具有多方面的修養,除史學外,在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方面均有建樹,其涵蓋面廣,識見高明,富于現代批判精神。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著名史學家。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出了獨到的貢獻。

本書盡可能地選用最初的版本,以保留大家著作的原貌。鑒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原版本中尚存在一些錯訛之處,對其中確系誤寫、錯排的個別文字,參照其他版本和部分學者的研究成果,確有把握者,予以改正。其他一仍其舊,均未作變動。

書中對一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點評,在編輯出版過程中,除比較敏感處略作注釋,其他均未作特別說明,望廣大讀者考慮到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及各位先生獨特的學術觀點,在閱讀過程中加以區分和正確解讀。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疏漏及錯訛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东山县| 乾安县| 昌乐县| 衡水市| 兰考县| 江口县| 固原市| 高碑店市| 江西省| 武冈市| 河池市| 湘阴县| 绥阳县| 高陵县| 新源县| 隆德县| 南川市| 彝良县| 甘洛县| 鹤庆县| 蕲春县| 金门县| 滨海县| 巨鹿县| 临洮县| 湘阴县| 邳州市| 栾城县| 山西省| 澄城县| 东方市| 克拉玛依市| 拉萨市| 光山县| 高邑县| 延吉市| 香河县| 郸城县| 张掖市|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