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漆園中的“真人”:莊周的故事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種途徑。

認識一位思想家,也有很多種途徑。

莊子是個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詩情、生命體驗和批判頭腦的詩人哲學家,他妙解生死、漫話人生的曠達與幽默,讓一代代的中國人傾心。

但今天,我只想從平凡的角度,從女性的角度,講一講莊周的故事。

漆園小吏的生活

大約在公元前369年,一個叫莊周的孩子在宋國蒙城出生了,父親為他取名為周,可能是向往文質彬彬的西周盛世吧?“周”是個蘊涵豐富而深邃的語詞,《易經》就被稱為《周易》。春秋戰國時,人們起名字都很隨意。比如孔子的兒子出生時,國君送來了大鯉魚祝賀,孔子就給兒子起名為鯉;而鄭莊公因“寤生”(難產),竟被起名“寤生”,可笑之極。莊子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身份雖然不得而知,但從他文雅的名字“周”、豐厚的文化素養和后來的窘迫生活來看,他可能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他的少年時代在歷史上也是模糊的,我們從史書上認識的莊周,已經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成年人了。

他曾經做過管理漆園的小官。漆不但用于建筑、家具、器皿,而且甲盾和戰車都要漆過才能耐用,所以說漆是重要的物資。漆園是個種植漆樹的大園子,作為一個漆園小吏,莊周收入微薄,僅足糊口。雖然這只是個級別很低、待遇很差的官職,但就連這個差事他大概也沒干多久,因此,莊周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據《莊子·列御寇》書中的描寫,他住在窮街陋巷,靠打草鞋維持生活,餓得面黃肌瘦;他身穿打著補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繩子綁在腳上。有人諷刺他是“槁項黃馘”,就是形容脖子很細長,像干枯的樹枝一樣,臉是黃黃的,這估計是營養不良造成的。某年春荒,莊子家無米下鍋了,莊周向朋友借糧食,朋友是個管理黃河河段的小官員,人稱監河侯。監河侯說:“很好,沒有問題,等到年底領地的百姓給我繳了租子以后,我可以借三百金給你。”莊周很生氣,因為他家已經斷糧了,還能等到年底?但莊周很幽默,他不直接點破,而是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在來的路上聽到一陣呼喊聲,一看,原來有一條魚在路邊車輪碾成的小水坑中跳著喊救命,我就過去問是怎么回事,魚說請你弄一盆水來救救我吧。我告訴魚說沒有問題,我到前面去引西江水來救你。魚說等你把西江水引過來,恐怕要到干魚店去找我了。你引來的水很多,但我已經等不及了。”《莊子·外物》篇中講的這個故事很輕松,很好笑,但我們可以體會出他的悲哀。

優游自在的“真人”

莊周所處的戰國時代是一個金戈鐵馬的功利時代,各國為爭奪土地和人口連年征戰。那時,各國統治者都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就紛紛招攬飽學之士,以達到圖強爭霸的目的。“得士則得天下”成為當時的名言。張儀和蘇秦就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兩個代表。當時讀書人的出路其實很多,比如可以去游說諸侯,例如孟子,盡管學說未被采納,卻衣食不愁,生活得很氣派;要不就去投靠豪門做食客,有個窮得活不下去的人叫馮諼,去投靠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做了他家的食客,不但自己吃飯有魚、出門坐車,還可以養活父母。莊周卻從未用自己的思想來謀取飯食。貧困的生活并沒有使莊周頹廢,他身心解脫,活得自在快樂。

一次,楚王聽說了莊周的學識,就派兩位大夫去聘請他為相。莊子不在家,正在濮水岸邊釣魚。那兩位大夫找到莊子釣魚處,客氣地說:我們受大王的委托來請您,我們是先導,隨后大王還要親自來請,大王愿意把我們的國家托付給您,讓您受累了。莊子以他的慧心早就看透了權勢威福背后的凄涼和可憐,他豈能放棄自由走向牢籠?此刻,那兩位大夫還站在身后等著他的回話呢。清風美日,濮水波光粼粼,投鉤處似乎有了游魚的影子,莊子專心致志地看著他浮漂的動靜,根本無暇瞟一眼身后,楚國的相位,“莊子持竿不顧”(《莊子·秋水》)!他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個神龜,死了三千年,楚王用布巾把龜殼包上,用盒子裝起來,擺在廟堂之上,準備用來占卜國家大事。我們站在老烏龜的立場上想一想,是愿意死了以后讓人家把骨頭供起來呢,還是愿意活著沒有人理睬、拖著尾巴在泥里爬來爬去呢?”那兩個大夫說:“還是在泥里爬來爬去吧,那到底是活著。”莊周說:“你們走吧,我寧愿做搖著尾巴在泥灘上爬的烏龜,在淤泥中快活嬉戲,哪里愿意做宰相受束縛吶。”莊周就這樣拒絕了權勢,拒絕了高官厚祿。在知識諂媚、趨從于權勢的戰國時代有這樣一位智者,真是了不起!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都是入世出仕嘗到了苦頭之后才生出歸隱之心的,未入仕途就冷眼看穿功名利祿的,莊周是千古第一人!

名和利是使人失去自由的腳鐐和手銬,當莊周看見人們都為名利而忙碌時,他的內心非常痛苦。莊周自己編草鞋換米,我想,他編草鞋的時候,嘴里一定還哼著《詩經》的小調兒,心中無比恬適,出將入相又怎么樣?如果精神上恬淡自在,那么,功名利祿,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已。

莊周之所以是莊周,就在于他的灑脫、放達、愉悅、自適。特別是把他和戰國時風云無限的諸子相對比時,那種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更是鮮明。古代的哲學家都有理想的人格追求,儒家人格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君子和圣人,莊周的最高人格追求則是“真人”。“真人”反對人為破壞自然本真的狀態,而尊崇任性自然。“真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對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真實地反映著事物本身而無所隱藏,又因去留自在而不勞心費神。

宋國有個人叫曹商,宋康王派他出使秦國。他去時,從宋康王這里得到幾乘馬車。到秦國后他博得了秦王歡心,秦王又賞賜他一百乘馬車。返回宋國后,曹商喜滋滋地向莊周顯擺:“住在偏遠狹窄的巷子里,窘困地編織草鞋,臉色蠟黃,脖子枯槁如樹枝,這是我不如人的地方。一句話把萬乘大國的君主說開心了,跟隨的馬車就變成一百乘,這是我的過人之處。”莊子說:“聽說秦王有一次生病,能擠破膿瘡消除膿腫的,賞車一乘。肯用舌頭舔痔瘡讓他舒服的,賞車五乘。治療的方式越無恥下賤,賞賜的馬車越多。你大概也為秦王舔了痔瘡吧?不然怎么賞的車子竟有這么多?”

像這樣的故事莊周還有很多,如果從人情世故的角度去看,莊周似乎有點太刻薄了。然而,對那些蠅營狗茍、追名逐利的人來說,這種刻薄又算得了什么?這正是對純潔正直的社會風尚的向往。從這里可以看出,莊周對那些以無恥換來的榮華富貴是那么深惡痛絕。當曹商的車子和監河侯家的米都已灰飛煙滅之后,莊周當年在薄薄的竹簡上寫下的字句仍在散發著醉人的馨香。

莊周的身邊人

從現有材料看,莊周在世時,身邊的人不多,明確可說的,只有所謂一妻一友一弟子。

莊周這樣非凡智慧的哲學家會有什么樣的妻子呢?這是讓人很好奇的。《莊子》中沒有過多描述他的妻子,唯一一次提到莊妻時,她已經死了。據《莊子·至樂》篇說,當時莊周叉著雙腿坐在棺槨邊,拍著瓦盆,唱著歌。這讓前來吊唁的惠施非常不滿和不解。在莊周看來,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就像四時更替一樣。人留戀生命而畏懼死亡,必然帶來精神的痛苦。妻子活著時因為莊周的懸想而受盡了勞累之苦,那么她的離世在莊周看來,就是痛苦的解脫了。從莊周為妻子鼓盆而歌來看,他們夫妻的感情還是很深的。這在思想家中很少見。孔子周游列國十四年,妻子死了,也未能送行,儒家的大丈夫兒女情短啊。

我常常想,如果我們現代女子成為莊周的妻子會怎么樣?想一下都怕。戰國時,因為鐵器的廣泛使用,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做莊周的妻子,意味著家里可能吃了上頓沒下頓,可能孩子沒有新衣帽,而自己永遠都不能去集市上買首飾和化妝品。那是個知識可以獲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年代,她沒有像蘇格拉底的老婆那樣,每天對可敬的哲學家破口大罵,河東獅吼;也沒像蘇秦的老婆那樣,在丈夫游說秦王失敗、身無分文時,對丈夫不理不睬、百般鄙夷;更沒像漢代朱買臣的妻子那樣,嫌棄暫時困頓的丈夫,另嫁他人。莊周的妻子應是一生都默默守護著他,哪怕是野菜,也會煮出鮮美的味道給莊周吃吧?一個能欣賞哲學家的女人、一個愛惜哲學家的女人,她的人生,該是更深刻的哲學。

惠施是莊周唯一的朋友,這是眾所周知的。這個人是一個名家。說起名家,您可能有點陌生,“白馬非馬論”就是名家的著名人士公孫龍的代表論點。惠施的詭辯之才比公孫龍還勝一籌,他很喜歡辯論。從《莊子》文中看,惠施是莊周的密友。惠施進廟堂,莊周退隱山林,他們的人生觀有著極大的沖突。《莊子》書中,共記錄了莊周與人的二十二次對話,其中十次是跟惠施對話。事實上,惠施不僅是莊周唯一的朋友,也是莊周確有其人的唯一見證。莊周經常和惠施辯論,他有很多精彩的思想都是通過和惠施的辯論表達出來的。有一場著名的濠梁之辯——濠水上有一座橋,莊周和惠施信步到那里,站在橋上看著清澈的濠水,莊周嘆了一口氣說:“魚在水里面游來游去真是很快樂。”惠施說:“你又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快樂呢?”莊周說:“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惠施說:“好,我不是你,我確實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魚快樂,按這道理,你不是魚,你也不能知道魚是不是快樂。”莊周說:“這個問題又轉回來了,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呢?”莊周的詭辯之才可見一斑!

惠施也是宋國人,做過魏國的宰相。莊周聽說老朋友惠施當了魏國的宰相,就想去拜訪他。惠施害怕自己的宰相位置被莊周搶去,于是,就在莊周還沒來拜訪之前,在城中大肆搜捕他三天三夜。莊周見到惠施后嘲弄地對他說:“貓頭鷹抓到一只腐爛的老鼠,喜歡得不得了,看見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的鹓飛過來,就趕緊把死老鼠緊緊捂了起來,抬起頭喊‘嚇’!它怕鹓搶他的死老鼠,難道鹓也稀罕那只臭老鼠嗎!你這是想用魏國來嚇我嗎?”說完,莊周就從懷中摸出自帶的餅,嚼了起來。兩人拜見魏王時,莊周穿的麻布長袍補丁摞補丁,扎好腰帶系好鞋子去魏王處。魏王很奇怪地問:“先生,您怎么這樣狼狽?”莊周說:“我只是貧困,并不是狼狽。志士有道德不能施行,才叫狼狽;而破衣草鞋,只是貧困而已。這就是所謂的生不逢時啊!”還有一個故事,說惠施在魏國做了宰相后,很得意地帶了一個車隊浩浩蕩蕩地衣錦還鄉。莊周正在釣魚,他已經釣了一桶魚了。一看到惠施這樣子,他就把一桶魚全倒進河里,只留了一條拿回家去了,不理惠施。他對惠施的好排場、擺闊氣十分鄙夷:你要坐那么多的車子干什么?你一個人屁股有多大?一輛車肯定把你拉回來了。那么多車子要顯示什么東西?同樣道理,他覺得,我一個人釣那么多魚干什么,一條魚就夠吃了。

莊周的一生,是隱士的一生。他始終是站在生活邊上看生活。那么,他一輩子都和什么人打交道呢?主要是社會下層人和社會邊緣人,《莊子》中常講一些工匠的故事,如宰牛人、木匠、粉刷匠等,這說明莊子比較了解當時下層工匠的生活情況;《莊子》中還講了很多殘疾人的故事,他們或是腿被砍掉了、手被砍掉了,或是長著奇怪的大瘤子和膿瘡,他對這些人也很熟悉。莊周拒絕和上流社會往來,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惠施。他是莊子在主流知識圈中唯一的一個好朋友。莊周的一個弟子,其實也是郭沫若推測的,就是《山木》篇中,莊子游園回來,問莊子話的藺且。

莊周身邊實實在在能交往的人,大概就這些了。我想他其實是個孤獨的人。妻子、弟子、惠施,乃至全天下的人都不能明白他的心。他怎能不孤獨呢?即便群居,周圍有一群人,有許許多多的摯愛親朋,一個人面對世間的無常,他也是孤獨的——夢蝶只能一個人、大鵬展翅時也非出雙入對、井底之蛙自個兒望天……在精神上,他無人對話。于是,莊周走入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他邀請了各種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山川河海、骷髏鬼魂,甚至人的影子,一起來參加一場空前絕后的哲學盛宴!莊周就像《圣經》里創世紀的上帝一樣,想讓誰說話,誰就能說話。他用一個個奇思妙想的寓言,架構出了一座美麗的海市蜃樓,那思想的美景既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既呼之欲出又縹渺無蹤。讓人雖然真真切切地明白那是虛幻,卻又欲罷不能地沉迷!

亦莊亦諧寫人生

莊周的日常生活是安靜恬淡的,他常常閑庭信步,優游于自然之間,思考著人生。《莊子·山木》篇記載,有一天,他到雕陵的栗園去游玩,看見一只巨大的異鵲從南方飛來,翼展七尺、眼大一寸,那異鵲的翅膀掃了莊周的額頭一下,然后停在栗子樹上休息。莊周很奇怪:“這是什么鳥啊?翅膀很長卻不能飛高,眼睛很大卻視力不佳。”他提起衣角快步跟過去,手持彈弓瞄準那異鵲,留意其舉動。這時,莊周突然看見一只蟬,正躲在樹葉下邊唱歌邊納涼,非常忘我。而一只螳螂在樹葉遮蔽下正伺機捕蟬,由于將有所得而非常忘我。那只異鵲吶,正準備捕殺螳螂,也因為將要獲食而非常忘我。

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場景,在莊周的形象描繪下,瞬間之際,在我們眼前鮮活起來。當莊周發現,自己與異鵲、異鵲與螳螂、螳螂與蟬之間,構成了一串利害相生的“生物鏈”時,他怵然道:“唉!世間萬物原本互相牽累,每一物類都有它的克星。”——“莊周怵然”四個字,驚心動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就出自此。當莊子幡然醒悟,扔掉手上彈弓,準備離開時,栗園的守園人發現了他,以為莊周要偷栗子,于是對他好一陣追趕與斥罵。

莊周回到家里,幾天都心情不好。弟子藺且問:“夫子為何這幾天心情很不好?”莊周說:“我只知守護肉身,反而忘了真身。我習慣了在濁水中認知肉身,在清泉中看到真身反而感到迷惑。況且,我早已聽諸位夫子說過:‘沉溺俗世之中,就要合乎俗世的法令。’如今,我在雕陵游玩就忘了真身,那只異鵲的翅膀掃過我的額頭令我驚醒。栗林守園人懷疑我偷竊而侮辱了我,因此我心情不好。”

一個玩彈弓的莊周!一個被人追趕斥責了一下,就好幾天委屈不舒服的哲學家莊周,是多么可愛呀。

“莊重”和“詼諧”,這兩個好像是很矛盾的姿態,卻被莊周完美地統一了,他“亦莊亦諧”。曹雪芹在《紅樓夢》里講了一種“正邪兩賦”的人,這種又“正”又“邪”的人跟大圣人不一樣,跟大惡人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陶淵明、阮籍、嵇康、劉伶、李后主、唐玄宗和宋徽宗,等等。莊周也是一個“正邪兩賦”的人,他的一生不像孔子那樣入世,也不像屈原那樣壯烈,而更接近于一場輕松地在小劇場表演的先鋒戲劇。

《莊子·列御寇》篇記載,莊周快要死時,弟子們想厚葬他,他對弟子說:“我死了以后不要埋葬了,扔在野地里就行了”。弟子找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來說服他,說:“扔在外面是沒關系,但是您的尸體可能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莊子說,“扔在外面是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但是埋到土里,最后也會被螻蟻吃掉。你們現在是要從老鷹和烏鴉嘴里搶東西給螻蟻吃嗎?我把天地當棺槨、日月當玉璧、星辰當珠璣、萬物當赍品,一切葬具都齊全了。還需要什么呢?”莊周于宋滅之年去世,死后蒙城歸楚,因此后世有異說,誤傳莊子為楚人。

莊周一生著述十余萬言,后人輯為《莊子》。莊周的著述,標志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了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連《紅樓夢》中的妙玉都說:“文章是莊子的好。”莊周死后,又過了大約六十年,秦統一了天下,焚書坑儒之時,《莊子》一書因為散淡飄逸,竟保存了下來。這恐怕也是莊周所說的“無為”之功吧?他的思想,也如一只奇異美麗的巨大蝴蝶,在中國文化史上翩躚起舞,令無數后人驚艷!

這就是莊周的故事。

就是這個脖子瘦瘦臉黃黃的漆園小吏,這個隨性散淡的人,卻開創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儒家精神的重要補充,讓中國人的靈魂在剛健有為的進取心和社會責任心的重壓下,還能適度地調節與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巴中市| 女性| 大同县| 永丰县| 南丹县| 长武县| 买车| 义乌市| 洞口县| 柯坪县| 虹口区| 东方市| 澜沧| 宜良县| 星子县| 巴里| 金乡县| 乐亭县| 湄潭县| 犍为县| 沂水县| 苍南县| 曲靖市| 广昌县| 武清区| 建宁县| 沅江市| 长宁县| 土默特左旗| 浦江县| 南投市| 鲁山县| 都安| 盐山县| 正宁县| 永平县| 仲巴县| 图们市| 平果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