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實驗小學
- 許淵沖百歲自述
- 許淵沖
- 1768字
- 2022-03-16 10:18:17
1926年8月,我五歲,正跪在方凳上寫字,其實是描紅,就是在印了紅色大字的紙上用毛筆把紅字描成黑字,忽然二堂兄來叫我,說是模范小學招生名額不滿,要我同涵弟去參加考試,看看是否合格。模范小學后來改名實驗小學,簡稱“實小”,校址在樟樹下,離石頭街大約要走一刻鐘。石頭街是南昌西城從北到南的大路,經過東西路都司前街和南北路高橋大街,再走過小校場,就到了樟樹下。商業職業學校(簡稱二職)就在小校場北邊,而我后來就讀的第二中學(簡稱二中)在東城系馬樁大街。我到了實小,穿過大廳和小操場,來到在兩層樓上的教室。考試只有口試,老師拿出字角問我認識不認識。我因為母親生前教過,所以全都認得,結果編入一年級甲組;涵弟不認得字,需要從頭學起,編在晚一學期的乙組。我們就這樣入學了。
實驗小學進門是個大廳,左邊是幾間一年級教室,右邊是室內體育場。每天上午上課前,全校學生要在那里集合,排列次序是從一年級乙組到六年級甲組,班次低的在前,高的在后;各班站隊的順序是高個子站前面,矮個子站后面。開會前由各班班長或值周生向值日老師報告到會人數,然后唱歌。歌詞記得最早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最后一句是“世界大同”。后來改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雖然直到小學畢業對歌詞都不太懂,但因為天天唱,多少有了一點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觀念。唱歌后由校長或值日老師帶領全校師生背誦孫中山“遺囑”,然后校長訓話,或值日老師報告學校情況,進行表揚或者批評。有時還讓學生上臺練習演說。最后是唱校歌:“我愛實小……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唱完校歌,禮成散會,各班學生回到教室上課。
早在我讀二年級甲組前,父親因為南昌月薪打七折,不夠維持一家生活,只好到外地去工作,先去了產橘子出名的南豐,后去了離南昌只有六十里的豐城。繼母還帶我坐輪船去過那里,見到過后來當上南昌實驗小學校長的蕭兆麟。縣里人聽說我喜歡英雄畫片,就拿來了一大堆給我看,有身穿戰袍、手提大刀的顏良,有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的文丑。我很喜歡,但是要一元錢,父親不肯花錢,我只好帶著遺憾,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豐城。后來父親在鄱陽湖畔、廬山腳下的星子縣管理財務,派了紅船來接繼母和我,我只好到星子縣上學去了。
1928年舊歷年后一個早晨,我們去星子縣之前,先去向大伯娘辭行。大伯娘正在吃早餐,給我吃了油香腐竹,我覺得很好吃,但并沒有留戀之感,就坐上紅船走了。那就是我在實驗小學二年級乙組教室墻壁上看到的周瑜練兵的地方,但是我既沒有看到旌旗招展的兵船,也沒有見到披甲戴盔的戰士,只有和我們坐的紅船差不多的漁船以及披蓑戴笠的船夫,不免大失所望。船到星子縣已是傍晚,正是:日落西山紅半天,三五漁船行湖邊。星子城外點將臺,暮色蒼茫到客船。到了久聞大名的周瑜點將臺,既沒有看到火燒赤壁的精兵良將,也沒有見到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器,只看見一座荒蕪的土臺,荒煙衰草,四周亂石殘磚。哪里體會得到蘇東坡在《赤壁懷古》中說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從星子回南昌后,我去實驗小學參加插班考試,本來想入三年級乙組,不料根據考試成績編入了甲組,這就是說,我去星子縣半年并沒有耽誤學業,還在原班繼續上課。我的考試成績是第九名,第三名是比我大兩歲、從靖安來的涂茀生。教我們國語的李正開老師也是靖安人,他的國語說得很好,一直教我們到六年級。教我們歷史的是韓祖德老師,他是實小年紀最大,對人最溫和、不叫學生害怕的老師。記得他問我們戰國七雄是哪七國,我們都不知道,只有新來的涂茀生舉手說:“秦楚齊燕韓趙魏。”他不但歷史知識豐富,還會寫詩填詞。
1931年年底,我從實驗小學畢業。當時甲等學生共有六名。第一名熊家聲,他后來在裕民銀行做實習生,我考取大學時碰見他,他露出了羨慕的神色,可見他是客觀條件沒有滿足主觀愿望的一個同學。第二名曾啟進,后來升入第一中學,考取廣州中山大學,1948年在南京明故宮飛機場工作,我出國前他曾為我餞行。比起熊家聲,他的客觀條件就好得多了。第三名傅彭齡,身體很胖,家庭經商很富,時常去看電影。他給我們講劍俠故事,還給了我一元錢,要我給他買一部連環圖畫小說。他沒有升學,可見他主客觀條件都具備,但是主觀愿望不強烈。第四名梅煥淞是個世家子弟,情況不太清楚。第五名是我。第六名是熊璧。看來在同班同學中,我是最幸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