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人制度:股權設計、考核機制、風險規避
- 王璞
- 882字
- 2022-03-09 11:48:52
1.2.2 合伙人制度對不同發展時期的企業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筆者認為合伙人制度并非只有一種固定的形式和目的。一個企業從創立、發展到成熟,其所需要的管理和運行制度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合伙人制度對不同發展時期的企業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對于創業階段的企業,合伙人制度就意味著找到創業合作伙伴,合伙人間形成互補,解決企業起步階段的能力短板問題。比如新東方的“三駕馬車”,也就是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強。新東方的創始人是俞敏洪,在新東方發展初期,他積極地向徐小平和王強發出邀請。這兩人的加入,為新東方注入了智慧、學術、關注和人氣。
與處于創業期的企業不同,對于發展期的企業來說,合伙人制度意味著招攬人才、留住人才、激勵員工。任何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有后勁不足的問題,此時為企業增添活力就是必需的。企業在發展的瓶頸期,更應該關注留住人才。企業可通過股權激勵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留住人才,激勵內部員工。
最后,對于成熟期的企業來說,合伙人制度意味著牢牢抓住控制權,創始人不因融資而喪失對企業的控制權。通常一家企業在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之后,就會有投資人為它投資。此時,如何使創始人團隊不因融資擴股而喪失控制地位顯得十分重要。在實踐中,有太多的企業創始人因為企業融資擴股而失去了控制地位。
以上有關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所涉及的各種手段和方法絕不是單一地適用于某一企業,而是均有涉及,只是側重點不同罷了。許多企業在出現內部人才流失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股權激勵,讓人才成為合伙人,以為這樣能綁住人才,久而久之就認為合伙人制度等于股權激勵。事實上,合伙人制度包括一系列配套措施,并不僅僅是股權激勵。本書的后文會提到,一個好的合伙人制度通常包括以下五點:合伙人擁有統一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對合伙人的選擇和上升通道進行分層、為合伙人設置恰當的股權激勵方案、不可或缺的績效考核機制以及適當的退伙機制等。
任何一種事物都包含著正反面,合伙人制度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因為成功案例的存在而忽視它的缺點。因此,在了解甚至使用合伙人制度之前,我們必須明確該制度的優缺點,并且思考如何發揮合伙人制度的優勢,避開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