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的旅行目的已從“購物”轉為“體驗”
若不計算家庭消費支出的話,日本還是有增長十分顯著的項目。具體來說,跨境電商和外國游客消費就屬于這一類。(圖2)
圖2 【參考】消費領域

資料:法政大學《掌握消費者群像/企業消費、外國游客消費的意義》?BBT大學綜合研究所
在三年之前,中國游客爆買的話題還令人記憶猶新,但從二〇一六年起,這個爆買風潮卻突然消失了。這并不是因為中國游客減少,而是中國人愛買的日本產品要多納百分之六十的關稅,因此,本來連朋友的份都一起買回國的人就大量減少了。
如今,中國觀光客的旅行目的從買東西變成享受美食與觀光,也就是從購物轉為體驗。
爆買風潮之所以會冷卻,不只是因為將日本產品帶回中國會被課很重的關稅,也跟電商發展、中國人在自己國家就能輕易從網絡買到東西有關。這里的關鍵在于阿里巴巴的天貓。
如前所述,由于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改革,取消了運輸規范,因而出現聯邦快遞或敦豪快遞等企業,物流界蓬勃發展。
我還在經營東京臺場的維納斯城堡時,引進了ZARA的商品,當時如果星期二下單,星期五就一定收得到位于西班牙拉科魯尼亞的總公司寄出的商品。我記得當時ZARA的配送是包給敦豪快遞的。現在,只要是在發達國家,基本上商品都可在二十四小時內送到客人手上。
中國的跨境電商十分發達,連帶影響到大型商場的建設。可在網絡上買到的東西,不必特地到實體商場選購。中國現在包含建設中的商場共有兩千八百家,其中有兩千家在營業,但真正有生意的只有上海等都市的一千家,其余一千家都是門庭冷落。而建設中或已取得建設許可的另外八百家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重新開張的日子遙遙無期。
在日本的爆買潮雖然已經消失,但中國觀光客對日本的印象大致是良好的。因為他們接受的是反日教育,很多人訪日時心中仍多少有些反感。但是,在日本體驗到日本人的待客精神之后,就發現之前對日本人的印象并不正確。現在,中國每年約有六百萬人訪日觀光,遲早會達到兩千萬人,到時問題就在于如何提供足夠的住宿場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