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傳(青少年版)
- (明)施耐庵著 無齋公子改編
- 3561字
- 2022-03-14 11:37:32
第十回 智多星智取生辰綱
酒足飯飽之后,吳用就辭別晁蓋,去找阮氏三雄了。晌午時分,吳用來到石碣村輕車熟路地朝阮家走去。恰好阮小二在家閑坐,見老朋友來了,非常高興,叫上兩個兄弟阮小五和阮小七一起到酒店坐下喝酒聊天。
席間,阮小五問道:“吳先生今天怎么有空到我們這里來啊?”吳用回答說:“三位兄弟有所不知,我現在在一個大財主家做教書先生,財主家下個月要大辦宴席,需要一些十幾斤重的大鯉魚,所以我想請三位兄弟幫忙捕撈一些。”阮小七嘆了一口氣,說:“放在過去,吳先生就算要三五十條大魚我們也有的是,但現在不一樣啦,別說十幾斤的大魚,就連十斤重的魚都很難找到了。只能拿些五六斤重的魚給吳先生了。”
吳用聽了這話,問道:“旁邊這么大一片水泊,怎么里面連些十四五斤重的大魚都沒有嗎?”一旁坐著的阮小二回答說:“不瞞吳先生說,大魚有的是,卻只有在梁山泊那邊才能捕到,但現在有一伙強盜占了梁山泊,為首的是個落第的舉人,名叫白衣秀士王倫,還有兩個同伙,一個叫杜遷,一個叫宋萬,自從他們到了梁山泊,就不讓我們進去打魚了。”說到這里,阮家三兄弟一起嘆氣說:“我們全靠捕魚為生,梁山泊這樣做簡直是斷了我們的生路啊。”阮小五接著說:“聽說梁山泊上那伙強盜天不怕地不怕,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簡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我們兄弟三個也有一身本領,卻在這里吃糠咽菜,簡直氣人。”
吳用又問:“既然這樣的話,三位兄弟為什么不上山入伙呢?”阮小二說:“我們也想過上山落草,但那個白衣秀士王倫是個容不下人的家伙,之前有個叫林沖的好漢上山,就被王倫為難了一番,我們幾個可不想去受氣。”
吳用暗喜,追問道:“如果有個真正的好漢招納兄弟,想一起做一番大事業,你們兄弟可愿賣命?”阮小二說:“如果有人賞識我們兄弟的本事,我們情愿賣命給他,上刀山下火海也不皺眉頭。”
吳用笑著說:“這可太巧了,我剛好認識一位豪杰,他眼下想做一番大事,苦于人手不夠,需要招納一些有本事的人入伙,不知三位兄弟意下如何?”阮小五問道:“不知是哪位好漢呢?”吳用回答說:“那好漢不是別人,就是東溪村的保正晁蓋。”
阮小七聽到晁蓋的名字,連忙問:“莫非就是江湖人稱托塔天王的那個晁蓋嗎?我早就聽說過他的名字了,別人都說他仗義疏財、義薄云天,是世間少有的豪杰,可惜一直無緣得見。既然吳先生引薦,那我們兄弟三人必然會鼎力相助晁天王,共同成就大事!”
吳用聽了這話,拉著阮氏兄弟一起喝了一杯酒,然后把截取生辰綱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他們。阮家兄弟當即拍板,第二天一早就去東溪村與晁蓋相會,共商大事。
到了東溪村,晁蓋早就和劉唐一起在村口迎接了,看見阮氏三兄弟到來,晁蓋非常高興,連聲說:“阮氏三雄如此仗義豪爽,果然名不虛傳。”阮家三兄弟也向晁蓋行禮說:“我們早就聽聞托塔天王的大名,多虧吳先生引薦,才有了今天的相聚。”大家哈哈大笑,一起到晁蓋家的后院,殺豬宰羊,設下酒案向神靈祈禱,立誓共截不義之財,絕無私意。
六人入席喝酒,突然莊客過來報告,說門前有個自稱一清道人的家伙非要見晁蓋的面,莊客阻擋不住,被他打翻了好幾個。晁蓋一聽,很是驚訝,就走出門看個究竟。
只見門前站著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晁蓋走上前行個禮,問道:“不知這位道長要見我,有何貴干呢?”那個道士回禮說:“晁天王莫怪,我名叫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曾學過一門道術,能呼風喚雨、騰云駕霧,所以別人叫我‘入云龍’。我今天來找晁天王,是有一門大買賣想和你一起做。”
晁蓋笑著問:“公孫先生說的大買賣該不會是生辰綱吧?”公孫勝驚訝地說:“原來晁天王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沒錯,我今天來就是想和天王商議如何把這些財物截下來,晁天王意下如何?”
晁蓋引公孫勝到了后院,與吳用、劉唐和阮氏三兄弟見了面,大家相談甚歡,重新排了座次,晁蓋坐在首位,然后吳用、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依次坐下。
晁蓋非常高興,對眾人說:“我前幾天做的那個夢現在總算應驗了,我們這七個人不就暗合了夢里的北斗七星之數嗎?只是不知道夢里那道白光是什么含義?”
這時,公孫勝說:“貧道已經打聽好了,生辰綱會從黃泥岡那邊的大路過來。”晁蓋說:“離黃泥岡不遠的地方住著一個名叫‘白日鼠白勝’的人,我曾經幫助過他,到時候我們可以住在白勝家里,也可以讓他幫我們做點兒事。”吳用笑道:“這個白日鼠白勝應該就是晁天王夢里那道白光了。現在人就算齊了,我們可以商量截取生辰綱的辦法了。”
晁蓋聽了,連忙問:“吳先生是不是有了好辦法?我們是巧取還是強奪呢?”吳用笑著說:“晁天王請放心,我已經想出一個好辦法了,保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生辰綱。”眾位好漢聽了吳用的計策,紛紛叫好,當晚大家喝酒吃肉,暢談趣事,只等生辰綱來到,就依計行事。
這時,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已經準備好了價值十萬貫錢的生辰綱,就差一位得力心腹幫忙押送到東京城了。他左思右想,決定讓剛提拔為提轄官的楊志來做這件事。
楊志對梁中書說:“梁大人,從北京城到東京城這一路上可不太平,一路途經的二龍山、桃花山、黃泥岡這些地方都是盜匪橫行之處。如果梁大人想保生辰綱平安,最好能按照我的建議,把所有貨物分成十幾份,讓十幾個人扮成挑夫,我自己扮成商人,連夜趕路,悄悄把東西送到東京城去。”
梁中書覺得楊志的辦法不錯,同意了,還向楊志許諾,如果能平安地把生辰綱送到東京太師府,就提拔重用楊志。
楊志接了差使后,選了十一個身體壯碩的士兵,讓他們穿上挑夫的衣服挑著裝生辰綱的擔子,自己扮作客商,另外還有一個老都管和兩個虞候,各自打扮一番,眾人就上路了。
此時正是五月,天氣炎熱,士兵們才走幾步就出了一身汗。但楊志生怕路上出什么意外,不僅不讓大家在樹林里休息,還拿著一根藤條,動不動就打罵士兵,讓他們快點兒趕路,眾人紛紛抱怨,就連老都管和兩個虞候也對楊志的霸道頗有微詞。
連續趕了十幾天路,這一日中午,楊志一行人來到了黃泥岡。士兵們頂著太陽走了半天,看見前面有一片樹林,不顧楊志阻攔,都跑進林子里躺在地上休息去了。楊志非常憤怒,用藤條劈頭蓋臉朝士兵們打去,但大家實在又累又熱,一步也走不動了,老都管也替士兵們說好話,楊志這才罷休。
這時,楊志看見對面樹林里有人,拿著樸刀過去查看,只見七個壯漢躺在樹蔭里睡覺,旁邊放著幾輛小車,楊志就喝問道:“你們是什么人?”對方回答說:“我們是從濠州來的商人,車上的麻袋里裝著大棗,打算運到東京城販賣。”
楊志查看了麻袋,見里面確實裝著大棗才放下心來,回到自己這邊休息。又過了一會兒,一個挑著水桶的人從山下走來,也坐在樹林里休息。士兵們問他:“你這桶里裝著什么東西?”那人回答說:“是上好的酒,準備挑到前面村子里賣掉。”士兵們正好又熱又渴,于是商量著湊錢買一桶酒喝。
楊志看見了,大罵道:“沒有我的同意,誰讓你們買酒的?萬一里面有蒙汗藥,誰擔得起責任?”那個挑酒的人聽見了,冷笑說:“你這個人太不講理,就算你想買我還不賣給你呢。”說完,挑起桶就要走。
這時,對面樹林里的七個販棗的人聽見動靜,走了過來問清緣由,笑著對那個賣酒的漢子說:“他們不買你的酒,我們買一桶。”說完,就湊錢買了一桶酒,又從麻袋里拿了一些棗子下酒。
很快一桶酒就見底了。他們酒意未盡,其中一個販棗的客商趁賣酒的漢子不注意,用木瓢從另外一個桶里舀了一瓢酒,被賣酒的發現,拿著半瓢酒逃入松林中,又一人拿瓢從林中出來舀酒,結果被賣酒的漢子發現,一把搶了回來倒回第二個酒桶里。
這時,楊志手下的士兵們見販棗的客商喝了一桶酒,也想喝,就去央求老都管,讓他和楊志商量一下。老都管就去對楊志說:“如果酒里有蒙汗藥,那這些販棗的客商就該中招了。既然他們還好端端的,說明酒沒問題,就讓士兵們買一桶喝吧,不然我怕他們一會兒鬧起來。”楊志沒辦法,只好答應了。
士兵們湊錢把第二桶酒買回來分著喝了,也給楊志和老都管各送了一瓢喝。等所有人都喝過了酒,那幾個販棗的客商就圍了過來,大笑著指著楊志他們說:“倒也,倒也。”楊志只覺得渾身綿軟無力,癱倒在地,眼睜睜地看著那幾個販棗的客商把生辰綱裝進小車推走了。
原來這七個販棗的客商就是晁蓋等七個人裝扮的,那個賣酒的漢子就是家住黃泥岡附近的白日鼠白勝,兩桶酒里原本都沒有蒙汗藥,蒙汗藥其實是放在木瓢里的,劉唐裝作用木瓢從第二個桶里舀酒,實際上是消除別人疑慮,吳用從林中出來舀酒,實際上是把蒙汗藥倒進了第二個酒桶里,所以楊志他們才會中招。這就是智多星吳用想出來的妙計。
等楊志清醒過來,早就不見晁蓋他們的人影了。楊志大罵老都管和士兵們不知輕重,壞了自己的好事,他知道如果自己就這樣回到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一定不會輕饒自己,干脆自顧自地逃走了。
老都管怕梁中書責罰自己,就和士兵們商量把所有過錯都推在逃走的楊志身上,誣陷是楊志勾結強盜劫走了生辰綱,并讓濟州府的官員發布海捕文書連夜追捕逃亡的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