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誰能吃到“葡萄”:從狐貍心態看人生
- 宋天天
- 3558字
- 2014-09-11 16:21:21
第二只狐貍來到了葡萄架下,它也發現以它的個頭這一輩子是無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里想,這個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難受,還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離開了。
這只老狐貍運用的是心理學當中經常提到的“酸葡萄心理”,也可以稱為“文飾作用”或“合理化解釋”,即以能夠滿足個人需要的理由來解釋不能實現自我目標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這種心理的人,才能獲得快樂和幸福。
我們可以看出,第二只老狐貍有點傻得可愛,它采用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態度,也就是“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不可否認,酸葡萄心理確實有著實際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對所面臨的狀況已經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不妨采用這種應對方式,以免走向極端。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正反兩種意義,只要起到暫緩心理壓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實際意義。當然,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此,事后應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
第二只老狐貍在無法摘到葡萄的情況下,它沒有悲觀,而是選擇了樂觀。
從前,有一個悲觀的人,看到他旁邊的那個人總是臉上掛著微笑,就很不理解,難道他就沒有煩惱嗎?為什么我的痛苦那么多?于是就有許多問題需要能得到他的幫助。
悲觀者就問樂觀者:“假如你一個朋友也沒有,你還會高興嗎?”
樂觀者回答:“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沒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噢,悲觀者又問:“那么,假如你正在走路,突然掉進了一個泥坑里,掙扎出來后你成為了一個臟兮兮的泥人,你還會快樂嗎?”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掉進的是一個泥坑,而不是一個無底洞。”樂觀者回答道。
悲觀者有一些明白了,于是再問:“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頓,你也會高興嗎?”
樂觀者說“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只是被打了一頓,而沒有被他們殺害。”
于是悲觀者又問了樂觀者最后一個問題:“當你馬上就要失去生命了,你也會高興嗎?”
樂觀者還是樂觀地回答道:“當然,我會高興地想,我終于高高興興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請讓我隨著死神,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另一個宴會吧!”
悲觀者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他們的心態消極,所以看待事物就悲觀。而樂觀者即使遇到再大的麻煩也還是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因為他們把這些作為了上天給予自己的禮物,不管怎樣都會快樂地去面對它。
這只老狐貍沒有摘到葡萄,按理說應該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但它卻用“酸”做為理由,最后還心情愉快。也就是說,它的心態是積極的。當你面臨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它很可能就會是一件好事,一件對你有利的事情;如果你用消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它就會變成一件壞事,一件對你有威脅的事情。所以,事情是好還是壞,在于你是用什么心態來看待它。
約翰被大水困住,只得爬上屋頂。
鄰居中有人漂浮過來說道:“約翰,這次大水真可怕,難道不是嗎?”
約翰回答說:“不,它并不怎么壞。”
鄰居有點吃驚,就反駁道:“你怎么說不怎么壞?你的雞舍已經被沖走了。”
約翰回答說:“是的,我知道,但是我六個月以前養的鴨子現在都在附近游泳。”
“但是,約翰,這次的水損害了你的農作物。”這位鄰居堅持說。
約翰仍然不屈服地說:“不!我的農作物因為缺水而損壞了,就在上周,代理人還告訴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這下就全解決了。”
這位悲觀的鄰居又再次對他那位歡笑的朋友說:“但是你看,約翰,大水還在上漲,就要漲到你的窗戶上了。”
這位樂觀的朋友笑得更開朗,說道:“我希望如此,這些窗戶實在太臟了,需要沖洗一下。”
酸葡萄心理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緊張情緒,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與穩定,讓我們不至于為了那些得不到的東西,而心情沮喪或妒忌得發狂。
這只老狐貍沒有摘到葡萄,它沒有抱怨,而是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尤其是很糟糕的事情,與其抱怨,倒不如坦然地接受,因為抱怨也已與事無補。無論在何時,用積極的心態去擁抱生活,才會少些爭執,才會生活得快樂。
從前,有一對很貧困的老夫婦,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有用的東西。
于是,老頭便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用馬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只羊,再用羊換來一只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后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富人。
在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富人聽后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罵或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兩個富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于是,三個人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當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老太婆嘴里不時地說著:
“哦,我們有牛奶了!”
“哦,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鵝毛多漂亮!”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后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老太婆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兩個富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私下里,有一個富人問老太婆:“你為什么不責怪他?”
老太婆答道:“事情已經這樣了,責備也于事無補,倒不如坦然地接受。”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這只老狐貍實際是個很聰明的家伙:既然已經確認“吃不上葡萄”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妨就明智地放棄葡萄,甩掉失落與懊惱的心理包袱,輕松快樂地重新上路。如果說快樂也有商數的話,酸葡萄心理何嘗也是一種高水平的快樂商數。
有一位老人,每天總是高高興興,臉上永遠都保持著微笑。有人問老人是如何保持這種快樂心情的,是不是有什么神奇而特別的秘訣?老人說:“如果說有秘訣的話只有一個,每天早晨,我睜開眼便給自己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快樂地過這一天,另一個選擇是不快樂地過這一天。我當然選擇前者了,所以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
杰克和妻子莫茜開著他們的新車,去德州和父母一起過圣誕節。一家人過得很愉快,所以兩個人在很晚才開車往回走。他們在深夜抵達家門時,兩人都已經累極了,于是只把車放在門口就下樓洗澡睡覺了。
就在那個晚上,倒霉的事發生了,有一個偷車賊在半夜把他們的車悄悄地開走了。早上,他們起床梳洗后決定把放在車里的東西卸下來。可是當他們打開前門時,卻發現停車道上并沒有車子!莫茜和杰克面面相覷,目瞪口呆。兩人四處找,并沒有找到。
悵然所失的杰克只好拿起電話報了警。警察先生保證他們有98%的概率在24個小時內找回他們的車。接下來的幾小時,兩個人一直打電話詢問失車的情況。
“我們還沒找到,莫茜女士,但現在仍有94%的機會找到。”
又過了幾個小時,杰克又打電話問。
他們再次回復:“我們還沒找到,不過8小時內還是有90%的尋獲率。”
一天的杳無音信使莫茜漸漸變得煩躁,開始埋怨杰克昨天的大意,但杰克卻沒事兒似的,還不斷地說笑話。
充滿焦慮與挫折感的莫茜問杰克:“我們的新車和里面的東西都丟掉了,你怎么還有心情開玩笑?”
杰克看著她,說:“親愛的,我們的車被偷了這已經是事實了。我們可以因丟了車而選擇煩惱,也可以選擇快樂。那我們為什么不選擇讓自己快樂而非要雪上加霜讓不快的事情更加不快呢?”
莫茜聽了覺得也有道理,就開始著手做別的事,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后。
5天后,他們的車終于被找回來了,不過車上的東西無影無蹤,車子的損壞也超過3000美元。但畢竟是找到了自己的車,杰克感到十分高興。晚上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撞上了另一部車,不但自己的車撞壞了,還造成了另一筆3000美元的損失。
杰克頓時沮喪極了,他站在車道上看著車,一邊抽煙一邊生悶氣,責怪自己樂極生悲撞了別人的車。莫茜走向杰克,看了車,又看著丈夫,說:“親愛的,我們現在有一部撞壞了的車,現在我們可以選擇煩惱,也可以選擇快樂。總之,我們有一部撞壞了的車。所以,我們不如選擇快樂吧。”
杰克從心眼里笑出聲來宣布雙手贊成,就這樣面對著一個糟糕透頂的局面,他們一起享受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在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不妨往好處想,不要因那些紛紛擾擾而自亂陣腳,壞了自己的心情,也不要心生煩躁、憂慮、焦灼,要保持內心的寧靜,更不要為那些無法改變的瑣事而煩惱。快不快樂是可以選擇的,選擇快樂,我們就會很快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想是由自己決定的。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想不想快樂也是由自己決定的。自己的想法由自己來安排,自己的快樂也由自己來安排,這樣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
第二只老狐貍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了無法吃到的“葡萄”時,比如,當我們失去機會時,當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當我們沒有得到提拔時……我們不妨學學聰明快樂的老狐貍,丟掉“酸葡萄”,做個快樂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