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理解孩子的行為,懂得為孩子賦能


孩子在1~2歲的時候就會進入“我自己做”的階段,這時他們的自主感形成。到了3~6歲,這種自主感會演變成一種主動意識。這就意味著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便是探索和試驗,并在試驗中學會一些新的技能。

這個階段,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理解孩子的行為,并懂得為孩子賦能。賦能,意思是給別人賦予能力和能量,簡單來說就是你本身不能,我使你能。

為孩子賦能,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他作為個體的權利,讓他在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上擁有發言權,自主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同時,也賦予孩子一種積極態度和正能量。這就要求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孩子提供練習的空間和鍛煉的機會,幫助孩子學會做決定,學習新的技能,并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學會自立,才能適應生活。千萬不要因為心疼孩子而一手包辦孩子的所有事務,這樣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生存的能力,把孩子變成一個什么都不會的“寄生蟲”。你需要加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教孩子學習自己穿衣服、脫衣服和整理衣服,教孩子自己刷牙、洗臉、飯前便后洗手等。也許剛開始,孩子會穿反衣服,扣錯扣子,洗不干凈臉上的臟污,但只要不斷地學習和嘗試,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就一定能做好。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賦予孩子力量,教他們學會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讓他們具備獨立生活、自我保護的能力。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不斷的嘗試中積累經驗。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有一種內在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他會因此而獲得價值感、歸屬感。

有研究發現,經常被賦能的孩子更有自信、更自尊自愛,懂得欣賞自己,也尊重他人。他們在生活中也更獨立,更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喜歡嘗試新事物;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也更強,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父母是否懂得賦能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非常大,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賦能呢?

1.擺脫過度控制的怪圈,提供有限制的選擇

不可否認,有些父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而把孩子緊緊攥在自己的手中,但大多數父母控制孩子的出發點都是源于對孩子的愛。比如說為了讓孩子避免犯錯,為了讓孩子省點力氣,為了幫孩子盡快完成任務,等等。總之,我們總是在有意無意地控制著孩子,希望孩子按著我們所期望的去做。

孩子還小,鑒別能力還很弱,父母的糾正和引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判斷和做決定的能力,甚至讓孩子習慣聽從父母的安排,從而變得越來越沒主見,越來越依賴父母。

因為孩子還不具備基本的判斷力,所以,最有效的“賦能”方法,就是給他們提供有限制的選擇,讓他們從兩個選擇中選擇一項。比如說你可以這樣問孩子:“你是想喝粥,還是想吃麥片?”“我們應該買蘋果,還是買橙子?”“你是想畫畫,還是想玩積木?”當然,孩子到了4歲,你還可以在兩個選項中多加一項;孩子再大一些,你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開放式選擇。最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對生活的自主能力和承擔的責任應該逐年增加。

2.讓孩子學會承擔和反思

孩子是在不斷地探索和試驗中成長的,對于每一個技能的習得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的事。當孩子遇到困難之后,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解決問題和麻煩,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并學會承擔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后果。

比如當孩子怎么也無法將紐扣放進扣眼里時,我們不要急著去幫助他,而是應該告訴他一些方法和技巧;當孩子獨自一個人鼓搗自己的新玩具,因為方法不當把玩具弄壞時,我們不要立即幫他修好,或是趕緊給他買一個新的,而是讓他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并讓他感受一下失去玩具之后的不愉快;當孩子對畫畫充滿好奇,將顏料涂在自己的衣服上時,不要斥責他,或者急忙幫他清洗干凈,而是讓他自己學著去清洗,讓他感受洗掉顏料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

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告訴孩子這樣做會導致什么后果,啟發他發現錯誤,然后引發自省,并讓他自己決定怎么解決。我們也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議,必要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解決,但絕不是代勞。

記住,承擔后果,是孩子在之后的生命旅程中需要經常面對的,所以,讓孩子學會承擔和反思也是最需要學習的一課。

3.不要嘲諷孩子,努力與孩子共情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3~6歲這個階段,因為能力不足而受挫是必然的。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能嘲諷挖苦孩子。或許在你看來,你的嘲諷只是一個玩笑,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你的嘲諷就是責難和羞辱。

孩子的耐心有限,比如我的女兒在學習收拾自己的玩具時,總是無法將她的兒童化妝盒的蓋子蓋好,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個“機關”的確有點難,她每次都弄得小臉通紅,心煩意亂,甚至大發脾氣。

我了解共情的重要性,即使在我眼里那件事非常簡單,我依然表現出了對孩子的理解:“我知道對寶貝來說這件事很難,你現在一定很煩躁,但是,寶貝一直都很會收拾自己的玩具,只要耐心地找對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聽了我的話,女兒真的安靜了下來,又繼續鼓搗那個盒子。最終,在我的指導下,她終于明白蓋蓋子的技巧了。當她成功地蓋好盒子,眼睛亮得似乎裝滿了小星星,那歡欣和成就感不用孩子說我都能感受到。

賦能給孩子,不但要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還要賦予他們積極樂觀的態度,遇到事情不氣餒,也不問責,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方式都來自家長。假如我們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抱著問責的態度,對孩子冷嘲熱諷,如“這么簡單的事你都不會,你還能干什么?”那么,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麻煩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逃避責任,而不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賦能并不難,但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點滴浸潤。放手讓孩子去摸索、去探索,有建設性地引導孩子怎么做,理解孩子成長發育的需要和局限,學會與孩子共情,有效地運用鼓勵,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如此,你就能帶給孩子積極向上的力量,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效地為孩子賦能。


你是賦能型家長還是給予型家長?在今后的育兒生活中,你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肥乡县| 区。| 尚志市| 呼图壁县| 嘉善县| 巩留县| 旌德县| 邻水| 博野县| 德庆县| 张家口市| 绵阳市| 迁安市| 准格尔旗| 镇赉县| 恩平市| 吴堡县| 横山县| 星座| 宁强县| 台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夏邑县| 米易县| 赫章县| 登封市| 东阿县| 岗巴县| 梧州市| 新安县| 吕梁市| 伽师县| 都江堰市| 桂东县| 辽阳县| 安康市| 南汇区| 射洪县| 满城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