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主意識,會讓孩子更自信
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他變得更有主見,喜歡去嘗試新事物,并且勇于挑戰那些對他來說很難的事……
自主意識很強的孩子雖然看起來更淘氣,有時候會讓家長心力交瘁,但是,自主性往往包含著一些可貴的品質,比如勇敢、果斷、執行力強、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等,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披荊斬棘,不輕易退縮,在長大后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的艱難。
擁有自主意識,會增強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感知,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其實,每個父母都會寵愛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
當女兒出生之后,面對這個小嬰兒,我怎么也愛不夠,她是那么的嬌嫩、柔軟,我把她當作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貝。但是,我知道獨立自主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隨著女兒的成長,我逐漸學會放手,成了一個“狠心”的家長。
從女兒的小手能夠拿住勺子開始,我就讓女兒自己坐在餐椅上吃飯,雖然大多數時候都不能順利地進行,勺子無數次地掉落在地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甚至抹在臉上、頭上……很多時候我也會失去耐心,抑制不住地想要將飯菜快速地喂到女兒嘴里,以免發生那一系列的麻煩,但是最終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是孩子在學習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我不能過多地干預和打擾她。

當女兒稍微大一些,我就讓女兒自己穿衣服、系紐扣、穿襪子和鞋子,我不會主動幫忙。最開始,女兒的紐扣總是塞不進扣眼,雖然我在一旁看得很心急,但是我依然會耐心地等待,即使這樣往往會讓出門的時間推遲20分鐘。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與其讓孩子去做,不如自己為其代勞來得簡單快捷。但是,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你現在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會讓你在之后的育兒過程中看到長期而有效的效果。
自主性強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不容易退縮,不管面對多么糟糕的情況,他都會努力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積極地向好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向父母尋求幫助,抑或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撂挑子不干,逃避責任。
研究表明,一個自主性強的孩子,在生活中不易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更不會輕易被別人帶節奏,成為一個人云亦云的人。這樣的孩子會比自主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更加自信,更能把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他的成長道路也會更加順利,未來的成就也會更大。
當然,這里所說的自主性并不是說孩子一定要有實際操作能力,孩子愿意自己穿衣服并不等于孩子真的就能自己穿衣服,父母應該了解孩子在每個發展階段應該具備的技能,對孩子抱以合理的期待,去培養并增強孩子的自主性,而不是拔苗助長,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圍去訓練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內疚和沮喪。
孩子的性格如何,大部分是后天養育的結果。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自身的影響極大,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具備自主能力,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想法,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樂觀。
記住,一個人的心態是否積極向上、自信樂觀,往往能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你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培養嗎?你是想省心一陣子,還是想省心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