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搜神記
  • (晉)干寶
  • 3345字
  • 2022-02-24 17:37:55

卷二

壽光侯劾鬼

壽光侯者,漢章帝(東漢明帝之子劉炟,75—88年在位)時人也。能劾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其鄉人有婦為魅所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于門外,婦因以安。又有大樹,樹有精,人止其下者死,鳥過之亦墜。侯劾之,樹盛夏枯落,有大蛇,長七八丈,懸死樹間。章帝聞之,征問,對曰:“有之。”帝曰:“殿下有怪,夜半后,常有數人,絳衣,披發,持火相隨。豈能劾之?”侯曰:“此小怪,易消耳。”帝偽使三人為之。侯乃設法,三人登時仆地,無氣。帝驚曰:“非魅也,朕相試耳。”即使解之。或云:漢武帝時,殿下有怪,常見朱衣披發,相隨持燭而走。帝謂劉憑曰:“卿可除此否?”憑曰:“可。”乃以青符擲之,見數鬼傾地。帝驚曰:“以相試耳。”解之而蘇。

樊英滅火

樊英(東漢南陽魯陽人,熟讀五經,善推災異)隱于壺山。嘗有暴風從西南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嗽之,乃命計其時日。后有從蜀來者,云:“是日大火,有云從東起,須臾大雨,火遂滅。”

徐登與趙昞

閩中有徐登者,女子化為丈夫。與東陽趙昞(音bǐng,人名),并善方術。時遭兵亂,相遇于溪,各矜其所能。登先禁(施禁咒術)溪水為不流,昞次禁楊柳為生稊(音tí,植物的嫩芽。此處特指楊柳的新生枝葉)。二人相視而笑。登年長,昞師事之。后登身故,昞東入章安(古縣名,今屬浙江),百姓未知。昞乃升茅屋,據鼎而爨(音cuàn,燒火煮飯)。主人驚怪,昞笑而不應,屋亦不損。

趙昞臨水求渡

趙昞嘗臨水求渡,船人不許。昞乃張帷蓋,坐其中,長嘯呼風,亂流(橫渡江河)而濟。于是百姓敬服,從者如歸。章安令惡其惑眾,收殺之。民為立祠于永康(古地名,今屬浙江),至今蚊蚋(音ruì,蚊類小蟲)不能入。

徐趙清儉

徐登、趙昞,貴尚清儉,祀神以東流水,削桑皮以為脯。

東海君遺襦

陳節訪諸神,東海君(東海神)以織成青襦(音rú,短衣,短襖)一領(量詞)遺之。

邊洪發狂

宣城邊洪,為廣陽領校(郡的軍事長官),母喪歸家。韓友(字景先,晉廬江舒人。曾任廣武將軍)往投之。時日已暮,出告從者:“速裝束,吾當夜去。”從者曰:“今日已暝(音míng,日暮,夜晚),數十里草行,何急復去?”友曰:“此間血覆地,寧可復住。”苦留之,不得。其夜,洪欻(音xū,忽然)發狂,絞殺兩子,并殺婦,又斫(音zhuó,用刀斧等砍或削)父婢二人,皆被創。因走亡。數日,乃于宅前林中得之,已自經(系縊,懸吊)死。

鞠道龍說黃公事

鞠道龍善為幻術。嘗云:“東海人黃公,善為幻,制蛇,御虎。常佩赤金刀。及衰老,飲酒過度。秦末,有白虎見于東海,詔遣黃公以赤刀往厭(用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于人)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

謝食客

謝(音jiū)嘗食客,以朱書符投井中,有一雙鯉魚跳出。即命作膾,一坐皆得遍。

天竺胡人法術

晉永嘉中,有天竺(古代對印度及其他南亞國家的統稱)胡人來渡江南(長江以南地區)。其人有數術:能斷舌復續、吐火。所在人士聚觀。將斷時,先以舌吐示賓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傳以示人。視之,舌頭半舌猶在。既而還取含續之。坐有頃,坐人見舌則如故,不知其實斷否。其續斷,取絹布,與人合執一頭,對剪中斷之。已而取兩斷合,視絹布還連續,無異故體。時人多疑以為幻,陰乃試之,真斷絹也。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用黍米制成的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因就爇(音ruò,點燃;焚燒)取以炊,則火也。又取書紙及繩縷之屬投火中,眾共視之,見其燒爇了盡;乃撥灰中,舉而出之,故向物也。

范尋養虎

扶南(中南半島古國)王范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與虎,不噬(音shì,咬),乃宥(音yòu,寬恕,赦免)之。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又養鱷魚十頭,若犯罪者,投與鱷魚,不噬,乃赦之,無罪者皆不噬。故有鱷魚池。又嘗煮水令沸,以金指環投湯中,然后以手探湯:其直者,手不爛,有罪者,入湯即焦。

賈佩蘭說宮內事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漢高祖死后,她被呂后挖去眼睛,砍斷手足,投入豬圈,被稱為“人彘”)侍兒賈佩蘭,后出為扶風(古縣名,今屬陜西)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趨良時。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筑(古代的弦樂器),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皇來》,乃巫俗也。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古西域國名,今屬新疆)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連綬’。八月四日,出雕房(閨房)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九月,佩茱萸,食蓬餌(一種在重陽節時吃的用米粉做成的糕),飲菊花酒,令人長命。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音guàn?zhuó,洗滌),食蓬餌,以祓(音fú,古代為除災去邪而舉行的祭禮)妖邪。三月上巳,張樂于流水。如此終歲焉。”

李少翁致神

漢武帝時,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齊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帳,明燈燭,而令帝居他帳遙望之。見美女居帳中,如李夫人之狀,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帝愈益悲感,為作詩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娜娜(偏通“翩”,飄揚。娜娜:纖長柔美的樣子),何冉冉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依琴瑟而詠歌)之。

營陵道人令見死人

漢北海營陵(古地名,今屬山東)有道人,能令人與已死人相見。其同郡人婦死已數年,聞而往見之,曰:“愿令我一見亡婦,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見之。若聞鼓聲,即出勿留。”乃語其相見之術。俄而得見之。于是與婦言語,悲喜恩情如生。良久,聞鼓聲悢悢(音liàng,象聲詞),不能得住。當出戶時,忽掩其衣裾戶間,掣(音chè,牽曳,牽拉)絕而去。至后歲余,此人身亡。家葬之,開冢,見婦棺蓋下有衣裾。

白頭鵝試覡

吳孫休(吳景帝孫休,十八歲時受封為瑯琊王)有疾,求覡(音xí,為人禱祝鬼神的男巫,后亦泛指巫師)視者,得一人,欲試之。乃殺鵝而埋于苑中,架小屋,施床幾,以婦人屐履服物著其上。使覡視之,告曰:“若能說此冢中鬼婦人形狀者,當加厚賞,而即信矣。”竟日無言。帝推問之急,乃曰:“實不見有鬼,但見一白頭鵝立墓上。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變化作此相,當候其真形而定。不復移易,不知何故,敢以實上。”

石子岡朱主墓

吳孫峻(三國時吳國大將軍,封為富春侯)殺朱主(孫權的女兒),埋于石子岡(古地名,今屬江蘇)。歸命(吳末帝孫皓,后降晉稱臣,封為歸命侯)即位,將欲改葬之。冢墓相亞(并排),不可識別,而宮人頗識主亡時所著衣服。乃使兩巫各住一處,以伺其靈。使察戰(三國時吳國設置的負責監視吏民的職官)監之,不得相近。久時,二人俱白見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著青錦束頭,紫白袷(音jiá,夾衣)裳,丹綈(音tí,厚實平滑而有光澤的絲織物)絲履,從石子岡上,半岡而以手抑膝長太息,小住須臾,更進一冢上,便止,徘徊良久,奄然不見。二人之言,不謀而合。于是開冢,衣服如之。

夏侯弘見鬼

夏侯弘自云見鬼,與其言語。鎮西謝尚(字仁祖,河南太康人。先后任尚書仆射、豫州刺史、鎮西將軍等職)所乘馬忽死,憂惱甚至。謝曰:“卿若能令此馬生者,卿真為見鬼也。”弘去良久,還曰:“廟神樂君馬,故取之。今當活。”尚對死馬坐。須臾,馬忽自門外走還,至馬尸間,便滅,應時能動,起行。謝曰:“我無嗣,是我一身之罰。”弘經時無所告。曰:“頃所見,小鬼耳,必不能辨此源由。”后忽逢一鬼,乘新車,從十許人,著青絲布袍。弘前提牛鼻,車中人謂弘曰:“何以見阻?”弘曰:“欲有所問。鎮西將軍謝尚無兒。此君風流令望,不可使之絕祀。”車中人動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兒。年少時,與家中婢通,誓約不再婚,而違約。今此婢死,在天訴之,是故無兒。”弘具以告。謝曰:“吾少時誠有此事。”弘于江陵,見一大鬼,提矛戟,有隨從小鬼數人。弘畏懼,下路避之。大鬼過后,捉得一小鬼,問:“此何物?”曰:“殺人以此矛戟,若中心腹者,無不輒死。”弘曰:“治此病有方否?”鬼曰:“以烏雞薄(通“敷”,涂抹)之,即差(音chài,病愈)。”弘曰:“今欲何行?”鬼曰:“當至荊、揚二州。”爾時比日行心腹病,無有不死者。弘乃教人殺烏雞以薄之,十不失八九。今治中惡(中醫病名,俗稱中邪)輒用烏雞薄之者,弘之由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陵县| 达尔| 吉安县| 金阳县| 克什克腾旗| 米林县| 社旗县| 武冈市| 乌拉特中旗| 徐水县| 和平县| 育儿| 珲春市| 大邑县| 将乐县| 河源市| 克山县| 林甸县| 宜君县| 静宁县| 台南县| 隆昌县| 兴海县| 绥宁县| 平定县| 祁东县| 南投市| 苏州市| 雷波县| 油尖旺区| 保德县| 安庆市| 大英县| 大连市| 西城区| 大安市| 苗栗县| 林周县| 方山县| 蒙自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