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與唐詩宋詞
- 讀書是最對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 梁曉聲
- 1596字
- 2022-02-24 12:11:52
信筆寫出以上一行字,我猶豫良久,打算改——因為我對于唐詩宋詞半點兒學識也沒有,只是特別喜歡罷了。單看那一行字,倒像我是一位專門研究唐詩宋詞的專家學者似的。轉而一想,不過就是一篇回憶性小文章的題目,而且,也比較能概括內容,那么不改也罷。
當年我下鄉的地方,屬于黑龍江邊陲的璦琿縣(今愛輝區),是中蘇邊境地帶。如果我們知青要回城市探家,必經一個叫西崗子的小鎮。那鎮真是小極了,僅百余戶人家,散布在公路兩側,包括一家小旅店、一家小飯館、一家小雜貨鋪和理發鋪及郵局。西崗子設有邊境檢查站,過往行人車輛都須憑“邊境通行證”,知青也不例外。
有一年我探家回兵團,由于沒搭上車,不得不在西崗子的旅店住了一夜。其實,說是旅店,哪兒像旅店呢!住客一間屋,大通鋪;一門之隔就是店主一家,老少幾口。據說那人家是解放初剿匪烈士的家屬,當地政府體恤和關愛他們,允許他們開小旅店謀生。按今天的說法,是“家庭旅店”。
天黑后,我正要睡下,但聽門那邊有個男人大聲喊:“二××,瞎啦?你小弟又拉地上了,你沒看見呀!快給他擦屁股,再把屎收拾了……”
于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兒,跑到我們住客這邊的屋里來,掀起一角炕席,抄起一本書轉身跑回門那邊去了……書使我的眼睛一亮。那個年代,對于愛看書的青年,書是珍稀之寶。
一會兒,小女孩兒又回到門這邊,掀起炕席欲將書放回原處。我問:“什么書啊?”
她搖搖頭說:“不知道,我不認識字。”
我又問:“你剛才拿書干什么去呢?”
她眨著眼說:“我小弟拉屎了,我撕幾頁替他擦屁股呀!”她那模樣,仿佛是在反問——書另外還能干什么用呢?我說:“讓我看看行嗎?”她就默默地將書遞給了我。我翻看了一下,見是一本《唐詩三百首》,前后已都撕得少了十幾頁。那個年代中國有些造紙廠的質量不過關,書頁極薄,似乎也挺適合擦小孩兒屁股的。
我又是惋惜又是央求地說:“給我行不?”
她立刻又搖頭道:“那可不行。”——見我舍不得還她,又說,“你當手紙用幾頁行。”
我繼續央求:“我不當手紙用,我是要看的。給我吧!”
她為難地說:“這我不敢做主呀!我們這兒的小雜貨店里經常斷了手紙賣,要給了你,我們用什么當手紙呢?住客又用什么當手紙呢?”
我猛地想到,我的背包里,有為一名知青伙伴從城市帶回來的一捆成卷的手紙。便打開背包,取出一卷,商量地問:“我用這一卷真正的手紙換行不了?”
她說:“你包里那么多,你用兩卷換吧!”于是我用兩卷手紙換下了那一本殘缺不全的《唐詩三百首》……第二天一早,我離開那小旅店時,女孩兒在門外叫住了我:“叔叔,我昨天晚上占你便宜了吧?”——不待我開口說什么,她將伸在棉襖衣襟里的一只小手抽了出來,手里竟拿著另一本書。她接著說:“這一本書還沒撕過呢,也給你吧!這樣交換就公平了。我們家人從不占住客的便宜。”
我接過一看,見是《宋詞三百首》。封面也破舊了,但畢竟還有封面,依稀可見一行小字是“中國傳統文化叢書”。我深深地感動于小女孩兒的待人之誠,當即掏出一元錢給她,摸了她的頭一下,迎著風雪大步朝公路走去……
回到連隊,我與知青伙伴發生了一番激烈的爭執——他認為那一本完整的《宋詞三百首》理應歸他,因為是用他的兩卷手紙換的;我說才不是呢,用他的兩卷手紙換的,是那本殘缺不全的《唐詩三百首》,而實際情況是,完整的《宋詞三百首》是我用一元錢買下的……
如今想來,當年的爭執很可笑。究竟哪一本算是用兩卷手紙換的,哪一本算是用一元錢買下的,又怎么爭執得清呢?
然而一個事實是——那一本殘缺不全的《唐詩三百首》和那一本完整的《宋詞三百首》,伴我們度過了多少寂寞的日子,對我們曾很空虛的心靈,起到了撫慰的作用……
當年,我竟也心血來潮寫起古體詩詞來:
輕風戲青草,
黃蜂覓黃花。
春水一潭靜,
田蛙幾聲呱。
如今,《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已成我的枕邊書。都是精裝版本,內有優美插圖。如今,捧讀這兩本書中的一本,每倏然地憶起西崗子,憶起那小女孩兒,憶起當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