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根隨筆(譯文經典)
- (英)弗朗西斯·培根
- 1734字
- 2022-02-23 17:01:31
十 談愛情
(1612年作 1625年重寫)
舞臺比人生更多地受惠于愛情。因為對舞臺來說,愛情永遠是喜劇,有時候還是悲劇;然而在人生中,它為禍甚烈,有時像個海上魔女,有時又像個復仇女神。你可以注意到,所有的偉人(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英名長在的),被愛情搞得瘋瘋癲癲的絕對沒有,這就說明崇高的目標和偉大的事業是能夠抑制這種柔弱的激情的。不過,你必須把坐過羅馬帝國半壁江山的馬可·安東尼(1)和十大執政官之一兼立法者亞壁·克勞狄(2)除外:前者確實是一個好色之徒,驕奢淫逸,后者卻是個嚴肅明智的人物。因此,好像(雖然很少見)愛情不但可以進入一片敞開的心田,而且可以闖入一座森嚴壁壘的靈府,如果防范不嚴的話。
伊壁鳩魯(3)有一句迂論:“在別人眼里,我們個個都是一出大戲。”仿佛天生為了關照天國和高貴事物的人應當無所事事,只是跪倒在一尊小小的偶像前面,雖然不為口福(如同禽獸)作奴,卻甘心為眼福為仆。而眼睛生來就是為了高貴的目的的。
除了在愛情中,永遠言過其實在哪里都不合適;而且還不僅僅是“言”過其實的問題,因為常言說得好:“和所有小馬屁精聲應氣求的大馬屁精拍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當然情人就不止于此了。因為一個人無論多么高傲,也決不像情人看重他所愛戀的人那樣荒唐地看重自己。因此常言講得好:“戀愛、明智實難兩全。”由此可見,愛這種激情如此過火,而且它又是怎樣糟蹋事物的性質和價值,真叫人不可思議。情人的這種弱點并非只是旁觀者清,被愛者迷,而是被愛者看得最為分明,除非雙方都是情摯愛篤。因為愛總要得到回報,不是獲得對方的情愛就是遭受暗藏在對方心里的輕蔑,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定律。由此可見,對于這種感情,人們應當慎之又慎,因為它不僅會喪失別的東西,而且會喪失自己。
至于其他損失,詩人有絕妙的描述:“誰喜愛海倫,誰就會舍棄米諾和帕拉斯的禮物(4)。”因為誰主張愛情至上,誰就會放棄財富和智慧。
這種情欲恰逢人們軟弱之時泛濫,也就是人們走紅運或觸霉頭的時候,不過后一種情況人們不甚注意。但兩種情況都會點燃愛火,并且煽得更旺,以顯示愛情就是愚蠢的產兒。
如果一個人不得不接納愛,卻又讓它安守本位,能把它與人生的重大事務活動截然分開,此人就算處理愛情的高手。因為如果愛干擾了人的事業,它就會危害人的幸福,使人無法持之以恒實現自己的目標。
我感到莫明其妙的是,軍人容易墜入情網,我想這就像他們容易染上酒癮一樣,因為危險一般要用歡樂作為回報。
人的天性中就有一種愛人的暗流,這種愛若不傾注在一個或幾個人身上,就自然會普及眾人,使人變得仁慈,這種情況有時在僧侶身上可以看到。
夫妻之愛創造了人類,朋友之愛完善了人類,而淫亂之愛敗壞、作踐了人類。
解析
一、愛情的愚蠢:
1.“偉人”一直不受它的控制;
2.它是一尊可鄙的偶像;
3.它嚴重地扭曲、夸大了真情;
4.它剝奪了一個人手中的朱諾和帕拉斯的禮物(財富和智慧)。
二、關于愛情的點評:
1.在人軟弱的時候(即走紅運和觸霉頭時)最有力;
2.在不可抗拒時,應當被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
3.軍人的愛情是在歡樂中尋得的對危險的補償;
4.個人的愛應當擴展為普遍的愛;
5.愛有朋友之愛,夫妻之愛,淫亂之愛。
(1) 馬可·安東尼(約前82—前30),古羅馬卓越的軍事和政治領袖,愷撒部將。愷撒被殺后與屋大維、李必達結成“后三頭同盟”。公元前40年,安東尼獲得羅馬東部行省統治權后與屋大維形成對峙之勢。公元前37年與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結婚,宣稱將羅馬東部一些領土贈給女王和她的兒子,引起羅馬元老院的不滿,給屋大維以反對安東尼的良機。公元前32年,元老院宣布安東尼為“祖國三敵”,向其宣戰,公元前31年安東尼與女王在海戰中敗于屋大維,逃回埃及,次年絕望自殺。
(2) 亞壁·克勞狄,前471—前451年任羅馬十執之一,由于他看中百夫長維琪涅斯的女兒維琪妮婭的美貌,用計奪之,遂釀成平民叛亂。后被迫退位,死于獄中。史書中并無他如何明智的記載。
(3) 伊壁鳩魯(前341—前270),古希臘哲學家。注重單純快樂、友誼和隱居的倫理哲學創始人。
(4) 這里指的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帕里斯的裁判”。為了得到“賞給最美麗的人”的金蘋果,帕拉斯·雅典娜愿意給帕里斯“智慧”,朱諾愿意給他“權力”,可是帕里斯選擇了維納斯的“愛”的禮物。隨后就拋棄了妻子與海倫私奔,導致了特洛亞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