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理智與情感
- (英)簡·奧斯丁
- 3290字
- 2022-02-22 09:53:15
第二天一早,瑪麗安的護花使者(瑪格麗特這么說雖然不太準確,聽起來卻很文雅)來鄉舍看望她。達什伍德太太本來就滿懷感激之情,又加上約翰爵士的介紹,對他自然格外熱情。威洛比也發現,機緣巧合下認識的這家人通情達理、舉止優雅,相互之間感情深厚,一家人過得非常愜意。初次見面他就看得出來,她們個個都很有魅力。
達什伍德小姐[10]皮膚白皙,容貌端莊,體態優美。瑪麗安則更漂亮,她的身材雖然不及姐姐勻稱,卻更高挑出眾。她長得十分俊俏,所以當人們夸她為美人時,這句套話并不像通常情況下那樣失實。她的皮膚是棕色的,卻異常透亮,光彩照人。她五官精致,笑容甜美,烏黑的眼珠透著勃勃的生氣和熱情,真是誰見了都要喜歡。想到昨天的事她有些尷尬,一開始不好意思看威洛比的眼睛。但平靜下來以后,她發現這位先生溫文爾雅,真誠坦率,生氣勃勃,更重要的是他說自己酷愛音樂和舞蹈。瑪麗安滿含贊許地看了他一眼,這一眼的結果便是:接下來大部分的時間里,威洛比只顧著和她一個人說話。
想要瑪麗安開口并不難,只要談她的愛好即可。那樣她就有說不完的話,并且說起來既不羞怯,也不吞吞吐吐。兩個人很快發現,他們都喜歡舞蹈和音樂,而且所有看法都一致。瑪麗安很高興,想進一步了解他,便問他喜歡什么書。她眉飛色舞地談起自己喜愛的作家,任何一個有感知力的二十五歲的青年,即便之前沒留意,現在也一定會立即折服于這些精彩絕倫的作品。他們的眼光驚人地相似,喜歡同樣的書,迷戀同一些片段。即便偶爾有分歧,當瑪麗安用那雙亮汪汪的眼睛望著他,闡述完自己的觀點時,分歧也就消失不見了。她所有的觀點他都贊同,所有的熱情他都理解。很快,兩個人就像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地交談了。
威洛比剛走,埃莉諾就說:“瑪麗安,我覺得如果僅僅是一個上午,你做得很好。幾乎他所有重要的觀點你都弄清楚了,知道了他對柯珀和司各特的看法;如你所愿,他看到了兩位作家筆下的美,對蒲伯的喜愛也恰如其分。可是你們這么快就把所有話題談完了,接下來還有什么可說的?只需要再見一次,你就知道他對美景和再婚的看法,以后就沒有什么可問的了。”
“埃莉諾,”瑪麗安喊道,“你這樣說公平嗎?合理嗎?我的思想就這么貧乏嗎?不過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是太自在、太高興、太坦率了,觸犯了通常所謂的禮儀。我不該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要裝著沉默寡言、無精打采、沉悶乏味才對。如果我十分鐘開一次口,而且只談論天氣和道路,那就省得你責備了。”
“千萬別生埃莉諾的氣,寶貝,”達什伍德太太說,“她跟你開玩笑呢。你和我們的新朋友聊得這么開心,她要是想阻止你,我就先罵她。”聽母親這么說,瑪麗安立刻不生氣了。
很明顯,威洛比也很高興認識她們,因為他很愿意和她們多來往。他每天都來鄉舍,一開始說來看瑪麗安,后來瑪麗安完全康復,就不能這么說了。不過早在此之前,隨著一家人對他越來越熱情,這樣的借口就沒有必要了。瑪麗安受傷后,很多天不能出門,但她一點都不心煩,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威洛比多才多藝,思維敏捷,朝氣蓬勃,待人坦誠、親切。另外,他還有迷人的外表和與生俱來的熱情,這些都讓瑪麗安十分中意。而和瑪麗安在一起也進一步喚起了他的激情。在瑪麗安看來,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
威洛比的陪伴漸漸成為瑪麗安最大的快樂。他們一起讀書、聊天、唱歌,他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讀書時充滿感情、富有生氣,那正是可憐的愛德華所欠缺的。
達什伍德太太和瑪麗安一樣,也認為威洛比完美無缺。埃莉諾對他只有一點不滿意,那就是無論在什么場合,他都習慣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絲毫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管周圍是什么環境。這一點他和瑪麗安十分相似,也正是這一點,特別吸引瑪麗安。他對別人妄下論斷,而且口無遮攔;一旦喜歡什么就投入全部心思,連一般的禮貌也顧不上;在社交中常常無視世俗的禮節。所有這些都說明他不夠謹慎。雖然他和瑪麗安極力為自己辯解,埃莉諾還是不能贊同他們的做法。
瑪麗安在十六歲半時曾感到絕望,以為自己永遠都遇不到稱心如意的男子了。現在她開始覺得那樣想未免太草率、太沒有道理了。威洛比既多才多藝,對自己又分明有強烈的好感。不管是那不幸的一刻還是后來相對幸福的時候,他都十分符合她的理想。
達什伍德太太也一樣,她沒有因為威洛比將來的財富起過一絲和他攀親的念頭。但是兩個年輕人認識還不到一周,她就希望他們能結婚,并期盼著那一天了。她暗自慶幸找到了像愛德華和威洛比這樣的好女婿。
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的好感很早就被朋友們發現了。現在那些人已經不再當回事,埃莉諾反而第一次注意到。大家的興趣和俏皮話都轉移到他那位幸運的情敵身上了。上校還沒有產生愛慕之情時,大家拿他打趣、開玩笑,可是等他真正動了感情、該受嘲諷的時候,卻沒人理會了。當初詹寧斯太太為了自己開心,非要說他愛上了瑪麗安,現在埃莉諾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雖然威洛比先生和妹妹性情相近,因而更容易獲得芳心,但上校截然相反的性格并沒有阻礙他對瑪麗安的喜歡。埃莉諾不禁為他擔心:面對一個二十五歲、活力四射的小伙子,三十五歲、沉默寡言的他能有什么希望?她甚至不敢祝他成功,只是衷心希望他不要太當真。雖然他不茍言笑,有些拘謹,埃莉諾還是很喜歡他,覺得他有趣。他嚴肅但不失溫和,那份拘謹更像是心情壓抑的結果,并非天生的悶悶不樂。約翰爵士曾暗示說他受過傷害,這進一步印證了埃莉諾的看法:上校確實是個不幸的人,所以埃莉諾對他既尊敬,又同情。
威洛比和瑪麗安對上校有偏見,認為他既沒有活力又不年輕,似乎下定了決心要貶低他似的。或許他們的輕視讓埃莉諾的同情和尊敬又增加了幾分。
一天,大家在談論上校。“布蘭登就是那種人,”威洛比說,“人人都說他好,卻誰都不在乎他;人人都愿意見到他,卻誰都想不起來和他說話。”
“我也正是這么想的。”瑪麗安喊道。
“還是不要言過其實了,”埃莉諾說,“你們倆都不公道。巴頓莊園那家人可是個個都很尊重他,我自己每次見到他,也都想和他說說話呢。”
“能得到你的青睞,”威洛比答道,“當然是他的榮幸。但其他人的尊重卻不如說是一種責備。誰愿意接受米德爾頓夫人和詹寧斯太太這類女人的稱贊?那簡直就是侮辱,別人只會漠然置之。”
“但也許你和瑪麗安這類人的辱罵可以抵消她們的尊重。如果說她們的贊美是責備,那你們的責備就是贊美。如果說她們眼光不佳,那你們也一樣帶著偏見看人,毫無公正可言。”
“為了你的被保護人,你竟然這么刻薄。”
“我的‘被保護人’,用你的話說,是一個有頭腦的人,什么時候我都喜歡這樣的人。是的,瑪麗安,也包括三十多歲的男人。他見多識廣,去過國外,博覽群書,善于思考,我發現在很多方面他都能讓我增長見識。他還心地善良,有良好的教養,無論問他什么事,他都樂于為我解答。”
“也就是說,”瑪麗安不屑一顧地說,“他告訴你東印度群島氣候炎熱,人們深受蚊子的滋擾嘍?”
“我相信如果我問,他會這么說的,不過碰巧這些事我都知道。”
“也許,”威洛比說,“他還會談到從印度回來的暴發戶,一種叫‘莫赫’的金幣,還有暴發戶們乘坐的轎子吧?”
“你倒是夠坦率,但我敢說,他的見聞更廣博。只是我不明白,你為什么這么討厭他?”
“我不討厭他。恰恰相反,我認為他很值得尊敬。人人都說他好,卻誰都不注意他。他很有錢,都花不完,時間也多得不知道該怎么打發,每年還能添兩件新大衣。”
“還有啊,”瑪麗安喊道,“他沒有才能,沒有品味,性格沉悶,見解平平,缺乏熱情,說話聲音還干巴巴的。”
“你們只盯住他的缺點不放,”埃莉諾說,“而且多半出于自己的想象。相比之下,我對他的稱贊就太平淡乏味了。我只能說他有頭腦,教養良好,見多識廣,彬彬有禮,并相信他心地善良、待人友好。”
“哎呀,達什伍德小姐,”威洛比喊道,“你這樣對我可不厚道。你想通過講道理讓我放松警惕,然后哄我同意你的看法。但你不會成功的。你會發現,你固然巧用心機,我卻也是堅決抵抗。我討厭布蘭登上校,有三個無可爭辯的理由:我想要天晴,他卻偏說要下雨;他對我小馬車的車幔吹毛求疵;無論我怎么勸,他都不肯買我那匹棕色的母馬。不過為了讓你滿意,我可以承認他在別的方面無可挑剔。我這樣說當然很不舒服,所以作為回報,你也不能剝奪我像以前那樣討厭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