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女臨凡:從宋到清的后宮生活與帝國政事
- (美)馬克夢
- 2605字
- 2022-02-16 15:10:46
一妻多夫的女王與皇后
自宋朝以后,正史中再未提及女性統治者畜有男寵或有婚外戀情,但其他文獻中則仍有傳聞。其中關于一位遼國皇后的故事頗為可信,不過其他敘述卻都模模糊糊或明顯失真。交互參照漢代至宋代的正史與其他文獻,可以發現至少有十一位皇后及一位公主可以籠統地稱為“一妻多夫”。她們與夫君之外的男性發生性關系,有兩位還納男人為妾。5雖然撰寫者有可能捏造或夸張了自己的敘述,提供的證據亦值得懷疑,可是我認為這些女性的權勢足夠煊赫,即便她們縱欲淫樂也能全身而退,何況此時反對此類關系的呼聲還沒有后來朝代那樣強烈。簡而言之,不論是記錄方式、用語修辭,還是價值觀念,都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與宋元時期更為嚴格的婦德閨范及對婦女忠貞的進一步強調齊頭并進。我將在元朝相關章節中對此更深入地探討。
我所說的“一妻多夫的皇后”需要進一步定義與引證史料。這個非傳統的暫定術語指稱那些有多于一位性伴侶的后妃們。傳統意義上的一妻多夫——一位女性嫁給多于一名男性——有其本身的歷史,簡短的跨文化參照對比能使其脈絡更為明了,也可以澄清這一術語對于中國皇室婚姻史及女性統治的意義。這還有助于我們將其與皇室一夫多妻制對比,以進一步了解其意義。一妻多夫與一夫多妻不同,前者常常伴隨著家庭貧困和女性缺乏而發生,后者則通常是財富與地位的體現。一位地位較高的男性既有錢又有權以迎娶三妻四妾。因此,一妻多夫與一夫多妻并非平衡對應,因為一位地位較高的女性通常不會像地位較高的男性那樣,有權擁有多于一位夫君——除非她是宋朝之前那十一位皇后之一。可是即便如此,她們仍比一夫多妻的男人更為受限。
事實上,一妻多夫有兩種主要形式:兄弟型與非兄弟型,不過兩者都未見于皇室成員之間。兄弟型一妻多夫中,兄弟們不僅共享一位妻子,還從父母處共同繼承財產,并避免財產分割。然而,如果每個兄弟各有一位妻子,他們就會分家。共享一位妻子使得他們可以保持家庭財產完整,從而匯聚資源。如果兄弟們分攤了財產,每份則數量過少,不足以維持生計。兄弟型一妻多夫往往出現在保持財產完整至關重要的區域,尤其是在貧困的農耕地區,或男性長期在外做苦力或當兵的情況下。非兄弟型一妻多夫中,男性由于生活貧困、勞力短缺、土地匱乏、女性較少而共享一位妻子。這是古代中國主要的一妻多夫制,俗稱“找夫養夫”。人們定下契約,例如規定何種情況下丈夫及妻子允許外來男子加入家庭以貢獻勞力、增加收入,而外來男子既可以只待一段時間,也可以終身入家。一妻多夫在世界各地均可見到,例如希臘及歐洲其他地區、前伊斯蘭時代的阿拉伯半島及伊朗、印度及喜馬拉雅山區。一些情況下,一妻多夫只是暫時的,例如其中一位丈夫最終能夠獨立養活妻子,或無法生育的男子將妻子外借給另一位男性以產下子嗣。一妻多夫也可以指夫妻同意妻子可以與外人發生性關系,從而賺取錢財,這也形成了一種賣淫。一些一妻多夫行為的參與者并不以為恥,尤其是在部分喜馬拉雅山區,因為富裕家庭也參與其中。然而在波斯及中國,一妻多夫通常為非參與者不齒,而參與者也不會公然宣談。首先,一妻多夫者多數住在偏遠貧困的地區,他們在那兒受到波斯伊斯蘭教及中國政權機構干擾較少,而這些機構視一妻多夫為邪門歪道。6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一妻多夫制。女王及皇后們的一妻多夫實際上是想象中的構建,雖然世界歷史中她們有一些人的確相繼或同時擁有多位夫君或男寵。至于皇后納男妾,古代中國只有一個不甚明晰的例子(南齊王寶明太后)。在中國的后妃中,部分男寵僅僅是私人的秘密伴侶,而有些男寵則亦扮演政治顧問的角色(包括北魏的兩位皇后)。在皇帝夫君駕崩以后,武則天畜養了兩名男寵,其中一名在宮廷政治中扮演了微小的角色,并且一段時間內,兩名男寵同時侍奉武則天。后來武則天七十歲之后又豢養了兩名男寵,他們是兄弟,并且一同取悅武則天。一場政變結束了武則天的統治,之后她自然死去。可是,其他大部分步其后塵的女性則不得善終。7后世小說將武則天描繪成性欲極強的女性,一個故事甚至描述那對兄弟曾與其同時交歡。8武則天與漢朝皇后趙飛燕成為明清小說中性欲旺盛女性的原型。像武則天與趙飛燕這樣一妻多夫的女性,其相關描寫只有負面的,不過作者們仍喜歡把她們刻畫成極盡歡愉之事。
中國還有另一位女王本質上似乎也是一妻多夫的,關于她的描寫則沒有那么不堪,只不過她并不是一位歷史人物。這就是西王母,一位統治著位于中國西部自己仙域的古代女神。傳說古代帝王不遠千里造訪她,與其宴飲,之后滿載智慧與不老之藥還歸中土。她曾在唐朝一部偏僻的房中術文獻中出現,該文獻說她并無夫君,喜歡與年輕男性交媾以增強活力,而之后這些男子則精神枯竭,身患病癥。9盡管這部文獻并不像其他文獻那樣廣為人知,但它仍反映出中國的性傳說中對于女性性能力的基本信仰,除非男性掌握了房中術,這種能力便能使她從男性處偷取生命力。西王母是虛無縹緲的超自然女性的原型,她總是決定與男性相遇的條件,但卻不會跟一名男子廝守永久。盡管提及西王母的性能力時有一種威脅的意味,但一般來說她并非人們譴責的對象。她的神話地位使其能夠抽身出來,成為唐朝最為重要的女神,并在之后仍然受人膜拜。作為女性,她不需要夫君就能獨自統治領地,而男性則需要非常幸運才能拜訪她。
與神話中西王母有許多相同特點的歷史人物則是所謂“名妓”。她們接受教育,有藝術修養,通曉音律,擅長寫作,自唐朝就廣為人知,為男性追捧。這些男性并不在乎她們還與其他男性有染。事實上,正是因為其他男性的追求才使得她們更加寶貴,而名妓也可以在主顧中揀選。一些主顧只是與她們共享時光,卻從未與其同床共枕。由名妓所寫及與其相關的文獻存世豐富,并與關于皇室后妃的文獻有一定交集,其中以有關寵妃、被對手整垮的女性,以及被毫無忠誠、有眼無珠的男性拋棄的女性之文獻尤為突出。名妓與西王母形成了兩極差異,名妓依靠男性生存,而主顧們有可能通過納妾的方式使她們脫離妓院。在名妓中,有至少兩類對應的負面人物,這兩類人也常有交集:一者是唯利是圖、欺詐不誠的娼妓,她們蠱惑主顧,榨干其錢財;另一類則是淫婦,文獻中將她們描繪為瘋狂宣淫、饑渴至極之人,以致與任何男性都能交媾,例如仆人、和尚、乞丐,甚至雄性動物。本卷將繼續列舉有關與皇帝以外男性有染的后妃的敘述,并主要闡明自宋以來發生的變化,至清代慈禧太后為止,男性從過往歷史、傳說及偏見中舉例,將女性刻畫成淫婦,但是沒有確證可以證明這一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