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響驚雷鳳雛出世
- 建安五年
- 漁不笑
- 2594字
- 2022-03-07 08:00:00
原本諸位襄陽名士有意考校劉琦劉子瑜,風雅閑談間窺其深淺。誰曾想龐士元對以劉琦為首的荊州官員突兀發難,且言語辛酸刻薄至極,弄得閑坐清談之雅氣全無半分。
崔州平、石廣元暗暗皺眉、面露不悅;蒯越、蒯柔則是怒忿難平、拍案而起。
而龐士元毫不相讓,一人獨戰襄陽群儒,唇槍舌劍,半點不落下風。
龐士元?劉琦聽來甚覺耳熟,問過伊籍方知,此人姓龐名統,乃龐德公之侄是也,素有才名,有“鳳雛”之稱。只因年方弱冠,名聲尚未大甚于世,尹籍等人雖知其才名,卻并不相熟。
原來是鳳雛!劉琦滿腔忿怒皆化作無物。
絕代奇才在此,哪里還有空去生氣,當下上前行大禮拜道:“劉琦見過鳳雛先生!剛才先生所言極有見地。蒯太樂、蒯太倉也請息怒,當此危如累卵之際,我輩當同心同德,保荊州七郡安寧,故請鳳雛先生不吝賜教!”
此時龐統雖已在其叔龐德公的有意推崇下,初具“鳳雛”之才名,但因相貌丑陋,在極為注重儀態的名士階層里一直未被正眼相待。今日恰逢其會,又有荊州嫡長子在席,故有意以傲慢無禮之態相待,行非凡之舉,發驚世之言,以求嶄露頭角,揚名四方。
卻不料少將軍劉琦態度好得出奇,非但沒有惱怒,反而開口“先生”閉口“賜教”,做足了禮賢下士的風范,讓龐統一時間有些不好把握傲慢的尺度,只能強行繃著臉,冷笑問道:“吾一不通風雅禮儀,二不善舞詞弄札,三不曉與時沉浮,卻不知少將軍要問吾何事?”
一旁蒯良之弟蒯越哂笑道:“汝這也不知,那也不曉,還敢答人之問乎?”
龐統一言不發,白眼視之,蒯越頓時面紅耳赤,忿怒難當。
然劉琦不以為意,又上前揖拜道:“此等小事,又怎當得先生子房興漢之大才。所謂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方乃先生之善者也!”
劉琦此言非比尋常,乃以國士相稱矣,此語一出,舉座皆驚,龐統面色數變,再難有傲然之狀,熟視劉琦半晌后,方嘆道:“知吾者,劉子瑜是也!”
水鏡先生聞之,撫掌而笑道:“好!好!”
氣氛弄到如此地步,原本的閑坐清談自是難以為繼了,蒯越、蒯良、伊籍等人皆識趣之人,紛紛起身告退而去,臨走時蒯子柔還不忘留給劉琦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待眾人皆走,劉琦引龐統至堂外靜處,見左右無人,方將胸中平復亂世、匡扶漢室之大志盡數托出。
龐統喜道:“少將軍果與乃父大不同,胸有鯤鵬之志耶!”
劉琦嘆道:“只是荊州乃四戰之地,外有北地之兵、東吳之櫓,皆如芒刺在背。內有世族大家、佞臣小人,整日掣肘內耗。既無地利,又無人和,每每思之,皆寢食難安耶!”
龐統聞之笑道:“吾聞少將軍昨日襄陽論奕,有整肅四野,掃平后庭、麾軍北進之言,想來已有高謀?”
劉琦點頭稱道:“確是如此!以不才愚見,當先收荊南四郡,再東拒孫吳、北守襄陽,覓機西取益州,以益、荊之富庶,再北聯西涼,可算得地利;再者荊州上下人心之所以不穩,乃因我之前多有不堪,故心憂家父后繼無人耶!如今境內北地流民愈發眾多,不凡文武之才,選其賢者為我所用,擇出壯士另立新軍,若能捷報頻傳,則人心亦穩矣!”
龐統頜首又謂道:“少將軍宏圖偉略,吾亦甚是佩服,向來傳言皆為妄人之污蔑。聽聞近日欲南下江陵,想來正欲謀此也?”
劉琦拱手謂道:“只恐才疏學淺,無力駕馭此等大局,還愿先生出山相助,解漢室傾危之倒懸,救千萬生靈于涂炭,琦當拱聽明誨!”
龐統卻趨步執手扶住,謙道:“統年幼才疏,恐有誤下問,且吾久樂耕鋤,懶于入世,不敢奉命?!?
這是名士出山前的套路,劉琦心中了然,卻不得不陪著走場,遂以袖扶目,作涕泣態道:“先生如不出,則荊州危矣,蒼生危矣!”
龐統見劉琦意甚誠,乃嘆道:“如不相棄,統愿效犬馬之勞!”
劉琦大喜,當場諾龐統以軍師之位,問明家眷居所,令從人速回城中取金帛奉上。龐統堅辭不受,劉琦勸道:“軍師今隨劉琦同行,必難顧及家眷,些許薄禮,但表吾之寸心耳!”龐統方勉受之。
劉琦又邀龐統同往飛鷹衛營寨,其欣然同意,再無此前高冷傲慢之態。
兩人入得草堂,向水鏡先生行禮告退,水鏡先生笑謂龐統曰:“汝得其主,又得其時,今鳳雛出巢,當可成事也?!?
言畢端坐于石床之上,撫琴相送,琴聲中正高亢,直上九霄云外。
卻說劉琦與龐統出得莊院,邊走邊談,策馬往西門而去,不多時便已來到飛鷹衛營寨前。
遠眺營寨,門前碩大飛鷹旗迎風招展,盡顯威嚴之態,寨柵內,喊殺陣陣,黃沙漫天,龐統遙指謂道:“少將軍若要以荊州為本,則斷不可失此強軍矣?!?
劉琦頜首道:“吾亦如是念耶。”
龐統笑道:“且看吾略施小計,為少將軍取之!”
劉琦不明所以,好奇問之,龐統卻笑而不言。
但到營寨門前,自有隨行飛鷹衛軍卒上前通報,不多時,便見兩騎出營相迎,除文聘外另有一人,白面短髯,身形健碩,乃飛鷹衛領軍都尉雷沖是也。
雷沖,字子震,乃劉表之心腹部曲。奉劉表之令,統領飛鷹衛全軍兩千余人駐扎于此,拱衛襄陽西門及州牧府安危。
敘禮畢,劉琦又引龐統于眾人相識,期間言語評價甚高,謂鳳雛先生為當世之呂望、子房也。
此時龐統年不過弱冠,雖有鳳雛才名,尚未大顯于世,雷沖等人亦曾聽聞,但并不深信。又見相貌丑陋,短小身材,遂不以為然,相視而笑。
文聘見龐統布袍素履,五短身材,受劉琦過譽,卻昂首傲然,又從隨行衛士處得知劉琦贈以金帛甚厚,心頭更是不喜。
見劉琦執禮甚恭,遂覓機悄聲問道:“哥哥漢室之胄,貴不可言,何必曲膝待此山野村夫?”
劉琦斥道:“仲業慎言!鳳雛先生乃經天緯地之大才!想我如今手中兵少將寡,不足于群雄相提并論,先生不就諸雄,獨相助于我,乃天佑吾荊州也!”
文聘聞之,愕然無語,不遠處龐統白眼瞥之,無聲冷笑。
卻說都尉雷沖引劉琦等人步入營中,徑直往校場而去,但見飛鷹衛軍卒正在操練。
飛鷹衛乃劉表直屬親兵,保命的軍力,下屬軍卒主要從豫、兗、南陽南投之民中選拔,均身材高大、弓馬嫻熟,乃是十里挑一的精銳,供食、餉錢亦倍于尋常軍卒。
此時眾軍卒皆分隊練習技藝,或刀砍斧劈,或弓弩攢射,刀光閃爍,弓弦聲急,好不熱鬧。
更有好事者見有貴胄前來,湊趣表演各種花哨套路、高難度動作,鐙里藏身、連珠快箭,引得叫好聲一片。
劉琦以前性子懦弱文靜,不喜與行伍之人來往,飛鷹衛如此虎狼之師,駐地近在咫尺,劉表視若珍寶,而其竟從未親至,難怪荊州上下對其皆失望矣!
此時劉琦邊看邊贊不絕口,連聲稱道:“嗟乎!久聞飛鷹衛之名,果上下皆壯士也!”
作為領軍都尉,雷沖聞之自是面有榮光,正欲自謙幾句,卻聽一旁龐統突然開口,冷聲譏笑道:“整日操練此等手段,倒也甚是好看。若分隊往襄陽、江陵諸大邑雜耍賣藝,當可助我荊州日進斗金,不失為一堂堂斂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