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戰爭論
  •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 10615字
  • 2022-01-27 17:50:14

第2章
關于戰爭理論

軍事藝術最初只被理解為軍隊的準備

以往人們把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只理解為與物質事物有關的知識和技能的總和。這類知識和技能的內容就是:武器的結構、制造和使用;要塞和戰壕的構筑;軍隊的組織及其行動的設備規定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準備一支在戰爭中可以使用的軍隊。人們只涉及物質材料這種單方面的活動,說到底無非是一種從手工業逐漸提高到精巧的機械技術的活動。這一切同斗爭本身的關系與鑄劍術同擊劍術的關系沒有多大的差別。至于在危險時刻和雙方不斷相互作用時軍隊的使用問題,以及智力和勇氣在預先設定方向上的活動等問題,在當時都還沒有提到。

在攻城術中第一次談到作戰方法

在攻城術中第一次談到斗爭本身的實施問題,即運用上述物質的智力活動問題,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還只是一些能迅速體現在接近壕、平行壕、反接近壕、炮臺等這類新物質對象中的智力活動,它們的每一步發展都以出現新的物質對象為標志。智力活動只是串聯這些創造物所必需的一條紐帶而已。由于在這種形式的戰爭中,智力幾乎只表現在上述新事物中,因此攻城術能談到這些也就夠了。

戰術也接觸到這個方面

后來戰術也企圖按照軍隊的特性為軍隊的一般部署制訂機械的規定。當然,這已涉及戰場上的活動,但仍然沒有涉及自由的智力活動,只是通過排兵布陣把軍隊變成了一部自動的機器,只要一有命令它就可以像上了發條的鐘表那樣展開行動。

真正的作戰方法是在不知不覺中偶然提到的

人們曾經認為,真正的作戰方法,也就是自由地(即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使用準備好了的手段,只可能來自天賦,不可能成為理論研究的對象。隨著戰爭從中世紀的赤手搏斗逐漸向比較有規則和比較復雜的形式過渡,人們對這一問題就有了一些看法,但這些看法多半只是附帶地或隱性地出現在某些回憶錄和故事中。

對戰爭事件的種種看法引起了建立理論的要求

各種看法逐漸增多,研究歷史越來越需要有批判的眼光,人們迫切需要一種原則性和規律性的依據,以此來解決戰史中常見的爭執和分歧,因為人們厭惡漫無邊際、不遵循明確準則的爭論。

建立一種實證性理論的努力

人們努力為作戰制訂一些原則、規則,甚至體系。他們提出了這個積極的目標,卻沒注意到過程中會遇到的無數困難。正像前面指出的那樣,作戰幾乎在任何方面都沒有固定的范圍,然而每一種體系,即每一座理論大廈,都有著綜合歸納難以避免的局限性,這樣的理論和實踐之間必然存在著永遠無法解決的矛盾。

局限于物質對象

理論著作家們早就感到這方面的困難,以為把他們的原則和體系限定在物質對象上和單方面的活動上就可以擺脫困難。他們企圖像研究有關戰爭準備的科學一樣,只要求得出十分肯定的和實際的結論,所以只研究那些可以計算的東西。

數量上的優勢

數量上的優勢是一個物質方面的問題。有人從決定勝利的各種因素中選中了它,因為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計算,可以把它納入數學法則。其他一切因素對雙方來說都是相同的,可以互相抵消而不予考慮。如果是為了弄清這個因素的各個方面而偶然這樣認識無可非議,但如果認為數量上的優勢是唯一法則,或者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造成數量上的優勢是軍事藝術的全部奧妙,那就是一種根本站不住腳和經不起現實生活考驗的片面看法。

軍隊的給養

有人企圖在理論研究中把另一個物質因素,即軍隊的給養發展成體系。他們從軍隊是一個現存的組織出發,認為給養對大規模作戰有決定性意義。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出一定的數值,但那些數值是以許多臆測為依據的,因而在現實中也站不住腳。

基地

有位才子曾企圖把軍隊的給養、人員和裝備的補充、與本國交通聯絡的安全以及必要時的退路安全等許多問題,甚至是與此有關的精神因素,都用基地這個概念來概括。最初他用基地這一概念概括上述各個方面,爾后用基地的面積或范圍來代替這個概念本身,最后又用軍隊和基地所構成的角來代替這個區域。所有這一切只不過為了取得一種純粹的幾何學結果,毫無價值。因為每一次上述概念的替換都不得不使原來的概念受到損害,也無法不漏掉前一概念中的部分內容。對戰略來說,基地這個概念確實是需要的,提出來也是一種貢獻。但是像上面那樣使用該概念是絕對不能容許的,這必然會導致以偏概全的結論,從而導致軍事理論家進入一個相當荒謬的方向,即過分強調包圍基地的優越性。

內線

與上述錯誤方向對立的另一種幾何學原則即所謂的內線原則,后來登上寶座。雖然這個原則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上,即建立在戰斗是戰爭唯一有效的手段這一真理上,但由于它具有純粹的幾何學性質,所以仍然是一種片面的理論,它永遠也不能起到指導現實生活的作用。

所有這些理論都應加以批駁

所有這些理論,只有分析局部可以看作是在探索真理方面的進步,其綜合部分,即它們的規則和準則,則毫無用處。

這些理論都追求確定的數值,但戰爭中的一切是不確定的,可以作為計算根據的只是一些經常變化的數值;這些理論著重考察物質因素,但整個軍事行動卻始終離不開精神力量及其作用;這些理論又片面關注單方面的活動,但戰爭卻是雙方不斷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這些理論把天才排斥在規則之外

這些片面而貧乏的理論把它們不能解決的一切問題都置于科學研究的范圍以外,歸之于超越規則的天才領域。

這些規則對天才來說毫無用處,天才可以高傲地對它們不理不睬,甚至大加嘲笑,那些必須在貧乏的規則中縮手縮腳的軍人是多么可憐!事實上,天才所做的正是最好的規則,而理論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正是闡明天才是怎樣做的和為什么這樣做。

那些同精神相對立的理論是多么可憐!不管它們擺出多么謙虛的面孔,都不能消除這種矛盾,而它們越是謙虛,就越會受到來自現實生活的嘲笑和鄙視。

理論一旦研究精神因素就會遇到困難

任何理論一接觸精神因素,困難就無限增多。在建筑學和繪畫藝術方面,當理論僅涉及物質方面的問題時,還是比較明確的,對結構方面的力學問題和構圖方面的光線問題不會有什么分歧。然而一旦涉及創作物的精神作用,一旦要求喚起在精神上的印象和感情時,理論的全部法則就顯得含糊不清了。

醫學大多只研究肉體的現象,涉及的只是動物機體的問題,動物機體是不斷變化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給醫學帶來很大困難,使醫生的診斷比他的知識更為重要。如果再加上精神的作用,那該有多么困難呀!能運用精神療法的人太了不起了!

在戰爭中不能排斥精神因素

軍事活動并非僅僅針對物質因素,它同時還針對使物質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二者不能分開。

精神因素只有用內在的眼力才能看到,每個人的這種眼力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刻這種眼力也往往不同。

戰爭中危險四伏,一切都籠罩在危險之中。因此,影響判斷的主要因素是勇氣,即對自己力量的信心,在某種程度上,它如同眼珠一樣,一切現象先要通過它才到達大腦。

無疑,精神因素僅從經驗方面來說就具有一定的客觀價值。

任何人都知道奇襲、翼側攻擊和背后攻擊的精神作用,也都認為,敵人一旦撤退,勇氣就會變少,包括在追擊時和被追擊時,人們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膽量;任何人都根據對方的才望、年齡和經驗來進行判斷,并根據這些來確定自己的行動;任何人都非常注意敵我雙方軍隊的精神狀態和情緒。所有這些以及類似的精神領域作用都已經在經驗中得到證明,并且反復出現,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些精神因素確實存在,而且還在發揮作用。理論如果忽視這些因素,那還有什么價值呢?

經驗是這些真理的必然來源。理論和統帥都不應陷入心理學和哲學的空談之中。

作戰理論的主要困難

為了弄清作戰理論中的困難,并且根據這些困難找出作戰理論必備的特性,我們須進一步考察軍事活動的主要特點。

第一個特點: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1)敵對感情

軍事活動的第一個特點是精神力量及其作用。

斗爭本來是敵對感情的表現,但在我們稱為戰爭的大規模斗爭中,敵對感情往往只表現為敵對意圖,至少個人與個人之間通常不存在敵對感情,但這絕不是說戰爭可以完全擺脫敵對感情的影響。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戰爭中,民族仇恨或多或少地代替了個人之間的敵意,沒有民族仇恨的情況很少見。即使沒有民族仇恨,最初沒有憤恨的感情,在斗爭中也會燃起敵對感情,因為任何根據上級的命令對我們使用暴力的人,都會使我們在反對他的上級以前,先向他本人進行報復。說這是人性也好,動物本性也好,事實就是如此。理論上人們習慣于把斗爭看成是抽象的、沒有任何感情成分的力量較量,這是理論沒有看到由此產生的后果而犯下的千百個錯誤之一。

除了斗爭中所特有的上述感情以外,還有其他的感情,如功名心、統治欲和其他各種激情等,它們在本質上不屬于敵對感情,但同敵對感情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很容易和它們結合在一起。

(2)危險的印象(勇氣)

斗爭充滿危險,一切軍事活動必然在危險中進行,正像鳥必然在空中飛翔,魚必然在水里游動一樣。危險對人的感情也有著直接的作用,即通過人的本能或是通過智力起作用。在前一種情況下,人們力圖逃避危險,如果不能逃避,就會產生恐懼和憂慮。如果不是這樣,那是因為勇氣使他們克制住了這種本能的反應。然而勇氣絕不是智力的表現,它和恐懼一樣,也是一種感情;不過恐懼是怕肉體受到傷害,勇氣是為了維護精神的尊嚴。勇氣是一種高尚的本能。正因為如此,不能把勇氣當作一種沒有生命的工具來使用,不能預先規定好它的作用。

勇氣不僅是抵消危險作用的平衡物,還是一種特殊的因素。

(3)危險的影響范圍

正確估計危險對指揮官的影響,不該只限于當時肉體所遭受的危險。危險對指揮官而言,不僅使他本人遭到威脅,而且使他所有部下都遭到威脅;在它實際存在的時刻威脅著指揮官,還在其他一切與其關聯的時刻,通過指揮官本人對它的想象威脅著指揮官;它不僅直接影響指揮官,而且間接地通過責任感也影響著指揮官,使他在精神上感到壓力增加了十倍。當建議或決定進行一次大戰役時,考慮到這一巨大的決定性行動所帶來的危險和責任,誰能不在精神上感到緊張和不安呢?可以斷言,戰爭中的行動,只要是真正的行動而不是單純的存在,就永遠不能完全離開危險。

(4)其他感情力量

我們把這些由敵意和危險激起的感情力量看作是戰爭中所特有的,但并不是說人類生活中的其他感情力量與戰爭就沒有關系了,它們在戰爭中也經常起著不小的作用。盡管可以說,在這個人類生活最嚴肅的活動中,某些細小的激情被抑制了,其他職位低的指揮官就是這樣。他們不斷受到危險的威脅和勞累的折磨,無暇顧及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丟開了虛偽的習慣,因為在生死關頭容不得虛偽,于是他們就具有一種被看作是軍人最好的標志——簡單的性格。但職位高的人就不同了,職位越高,考慮的問題就越多,關心的方面就越廣,激情的活動就越復雜,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嫉妒和寬厚、傲慢和謙虛、憤怒和同情,所有這些感情力量都能在戰爭這種大型戲劇中起作用。

(5)智力的獨特性

除了感情以外,指揮官的智力也同樣有極大的影響。一個喜歡幻想、狂熱而不成熟的指揮官的作為和一個冷靜而強有力的指揮官的作為顯然是不一樣的。

(6)智力的多樣性導致了達到目標方法的多樣性

達到目標的方法之所以多種多樣(像我們在第一篇中談過的那樣),或然性和是否幸運之所以在戰爭中起著無比巨大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各人的智力不盡相同。而這種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職位較高的人身上,因為這種影響隨職位的提高而增強。

第二個特點:活反應

軍事行動的第二個特點是活的反應和由此產生的相互作用。這里我們不談活的反應在計算上的困難,因為前面談過,把精神力量作為一個因素來研究就會有困難,而這種困難已經把計算上的困難包括在里面了。我們要談的是,作戰雙方的相互作用就其性質來說是與一切計劃性不相容的。在軍事行動的一切現象中,任何一個措施都會對敵人產生極不相同的作用。然而,任何理論所依據的都是一般現象,不可能把現實中所有個別的情況都包括在內,這些個別情況只能靠判斷和才能去處理。在軍事行動中,根據一般情況所制定的行動計劃常常被意外的特殊情況所打亂,因此,同人類的其他活動比較起來,在軍事活動中就必然更多地依靠才能,而較少地運用理論上的規定。

第三個特點:一切情況的不確實性

戰爭中一切情況都很不確實,這是一種特殊的困難,因為一切行動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進行的,而且就像在云霧里和月光下觀察一樣,事物的輪廓變得很大,樣子顯得稀奇古怪。這些由于光線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須靠才能去推測,或者靠幸運解決問題。因此,在對客觀情況缺乏了解的場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偶然性的恩惠了。

建立實證性理論是不可能的

鑒于軍事活動具有上述特點,我們必須指出,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一套實證性理論,好像搭起一套腳手架那樣來保證指揮官到處都有依據,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可能,當指揮官只能依靠自己才能的時候,他也會拋棄它,甚至同它對立。而且不管實證性的理論多么面面俱到,總會出現我們以前講到的那個結果,才能和天才不受法則的約束,理論和現實相互對立。

建立理論的出路(困難的大小并非到處都一樣)

擺脫這些困難的出路有兩條。

首先,探討軍事活動的一般特點時所談的一切,并非對任何職位上的人都相同。職位越低,越需要有自我犧牲的勇氣,而在智力和判斷方面遇到的困難就小得多,接觸的事物就比較有限,追求的目的和使用的手段就比較少,知道的情況也比較確切,其中大部分甚至是親眼看到的。但職位越高,困難就越大,到最高統帥的地位,困難就達到了頂點,以至于幾乎一切都必須依靠天才來解決。

即使從軍事活動本身的區分來看,困難也不是到處都一樣的。軍事活動的效果越是體現在物質領域,困難就越??;越是體現在精神領域,成為意志的動力,困難就越大。因而用理論的法則來指導戰斗的內部部署、裝備和實施比指導戰斗的運用要容易得多。在前一種情況下,用物質手段進行戰斗,雖然其中也不可能不包含精神因素,但畢竟還是以物質為主。但是在運用戰斗的效果時,也就是當物質的結果變成動力時,人們所接觸的就只是精神了??傊?,為戰術建立理論比為戰略建立理論困難要少得多。

理論應該是一種考察,而不是規定

建立理論的第二條出路所根據的觀點是,理論不必是實證性的,也就是說不必是對行動的規定。如果某種活動一再涉及同一類事物,即同一類目的和手段,即使它們本身有些許的變化,采取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仍然可以是理論考察的對象。這樣的考察正是一切理論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只有這樣的考察才配稱為理論。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時,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如果對經驗進行這樣的考察——即對戰史進行這樣的考察,就能對事物有深入的了解。通過理論,人們越深入地了解事物,就越能把客觀的知識轉變成主觀的能力,就越能在一切依靠才能來解決問題的場合發揮作用。如果理論能夠探討構成戰爭的各個部分,能夠比較清楚地區別初看起來好像混淆不清的東西,能夠全面說明手段的特性,能夠指出手段可能產生的效果,能夠明確目的性質,能夠不斷批判地闡明戰爭中的一切問題,那么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務。這樣理論就成為人們通過本書學習戰爭問題的指南,能為他們指明各條道路,使他們順利前進,并且能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防止他們誤入歧途。

如果一個專家花費了半生的精力來全面闡明一個本來是隱晦不明的問題,他對這一問題的了解當然就比只用短時間研究這一問題的人要深刻得多。建立理論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別人從頭整理材料和從頭開始研究,能夠利用已經整理好和研究好的成果。理論應該培養未來指揮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確地說,應該指導他們自修,而不應該陪著他們上戰場,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師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發展智力,而不是一輩子牽著他走。

如果從理論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則和規律,如果這些真理的原則和規律是來源于自然的結晶,那么理論就不但不和智力活動的這種自然規律相對立,反而會像建筑拱門時最后砌上的拱心石一樣,把這些原則和規律凸顯出來。理論之所以要這樣做,也只是為了要和人們思考的邏輯關系一致起來,明確許多線索的匯合點,而不是為了制定一套供戰場上使用的代數公式。因為這些原則和規律,主要是用于確定思考的基本線索,而不應像路標那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

有了上述觀點才能建立理論,才能消除理論和實踐的矛盾

有了上述觀點,才可能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作戰理論,即建立一種有用的、與現實不相矛盾的作戰理論。這樣的理論只要運用得當,就會接近實際,以致完全消除理論脫離實際的反?,F象。

理論應該考察目的和手段的性質(戰術上的目的和手段)

理論應該考察手段和目的的性質。

在戰術中,手段是用以進行斗爭的受過訓練的軍隊,目的是取得勝利。至于如何進一步確定勝利的概念,以后在研究戰斗時才能更詳細地闡述,在這里勝利的標志是把敵人擊退出戰場。通過勝利,就達到了戰略為戰斗規定的目的,這種目的使戰斗具有了真正的意義,當然對勝利的性質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個以削弱敵人軍隊為目的的勝利和一個以占領某一陣地為目的的勝利是不同的。由此可見,戰斗的意義能夠對戰斗的組織和實施發生顯著的影響,所以也應該是戰術的一個研究對象。

在戰術上使用手段時離不開的各種條件

既然有些條件是戰斗所離不開的,會或多或少地對戰斗發生影響,那么在使用軍隊時當然要予以考慮。這些條件就是地形、時間和天候。

地形最好分為地區和地貌兩個概念,嚴格地說,如果戰斗是在完全平坦的荒原上進行的,地形對戰斗就不會有什么影響。這種情況在草原地帶確實是可能發生的,但在文明的歐洲地區就幾乎不可能。文明民族間的戰斗要不受地區和地貌的影響,幾乎是妄想。

時間對戰斗發生影響,是因為有晝夜之分,但這種影響的范圍當然會超越晝夜的界線,因為每次戰斗都有一定的持續時間,規模大的戰斗甚至要持續許多小時。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來說,從早晨開始還是從下午開始是有重大區別的。但確實有許多戰斗不受時間因素的影響,一般說來時間對戰斗的影響是很有限的。

天候對戰斗發生決定性影響的情況更為少見,通常只有霧會發生一定的影響。

戰略上的目的和手段

在戰略上,戰術成果是手段,比如勝利是能直接導致媾和的因素,但媾和才是最后的目的。在戰略上運用手段達到目的時,同樣也離不開或多或少對此發生影響的那些條件。

在戰略上使用手段時離不開的各種條件

這些條件仍然是:地區和地貌(地區應該擴大理解為整個戰區的土地和居民),時間(應包括季節)以及天候(指嚴寒等特殊現象)。

構成了新的手段

戰略上把上述條件和戰斗成果結合在一起,就使戰斗本身有了特殊的意義,也就是使戰斗具有了特殊的目的。但只要這個目的還不直接導致媾和,那就是從屬性的,應該把它也看作是手段。因此我們可以把具有各種不同意義的戰斗成果或勝利都看作是戰略上的手段。占領敵人陣地就是這樣一種同地域結合在一起的戰斗成果。不僅具有特殊目的的單個戰斗應該看成是手段,而且在共同目的下進行的一系列戰斗所組成的任何一個更高的戰斗單位,也應該看成是一種手段,比如冬季戰局就是這樣一種和季節結合在一起的行動。

可見,只有那些可以看作是直接導致媾和的因素才是目的。理論應該探討這些目的和手段的作用和相互關系。

只能根據經驗來確定戰略上應該探討的手段和目的

戰略怎樣才能把這些手段和目的詳盡無遺地列舉出來?如果要用哲學上的方法得出一個必然的結論,就會陷入種種困難之中,使我們得不到作戰和作戰理論之間的邏輯上的必然性。因此只能面向經驗,根據戰史所提供的戰例進行研究。當然用這種方法得出的理論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適用于和戰史相同的情況。但是這種局限性確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任何情況下,理論講述的問題或是從戰史中抽象出來的,或至少是和戰史比較過的。不過這種局限性與其說存在于現實中,不如說存在于概念中。

這種方法很大的優點在于能使理論切合實際,不致使人陷入無謂的思考、鉆牛角尖和流于泛泛的空想。

對手段應分析到什么程度

理論對手段應分析到什么程度?只需要考察它們使用時的各種特性就夠了。對戰術來說,各種火器的射程和效能極為重要,至于它們的構造雖然能決定效能,卻無關緊要,因為作戰并不是用炭粉、硫黃和硝石制造火藥,用銅和錫制造火炮,而是運用現成的有效的武器。對戰略來說,只需要使用軍用地圖,并不需要研究三角測量;要取得輝煌的戰果,并不需要探討如何建設國家,怎樣教育和管理百姓,只需要了解歐洲各國在這些方面的現狀,并注意各不相同的情況對戰爭會發生哪些顯著的影響。

知識的范圍大大縮小

顯然理論所需研究的對象顯著地減少了,作戰所需的知識的范圍也會大大縮小。一支裝備好了的軍隊所必須具備的一般軍事活動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在進入戰場去實現最終戰爭目的之前,必須壓縮成極少的幾條主要結論,就像一個地方的許多小河在流入大海以前先匯成幾條大河一樣。只有那些直接注入戰爭這個大海的主要結論,才是指揮戰爭的人必須熟悉的。

為什么偉大的統帥可以迅速培養出來,為什么統帥不是學者

事實上,我們的研究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得出任何一種其他結論,我們的研究就是不正確的。只有這樣的結論才能說明,為什么往往有些從未接觸過軍事活動的人卻擔任了較高的職務,甚至做了統帥,在戰爭中建立了豐功偉績;為什么杰出的統帥從來不是來自知識淵博的軍官,而大多數是那些環境不許可他們獲得大量知識的人。那些認為培養未來的統帥必須從了解知識的一切細節開始,或者認為這樣做至少是有益的人,一向被譏諷為可笑的書呆子。不難證明,了解一切細節對統帥來說是有害的,因為人的智力是通過他所接受的知識和思想培養起來的。關于重大問題的知識和思想能使人成大材,關于細枝末節的知識和思想,如果不作為與己無關的東西而拒絕接受的話,那就只能使人成小材。

以往的矛盾

以往人們沒有注意到戰爭中所需要知識的簡單性,總是把這些知識同那些為作戰服務需要的大量知識和技能混為一談。當它們和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發生明顯的矛盾時,只好把一切都推給天才,認為天才不需理論,理論也不是為天才建立的。

有人否認知識的用處,把一切都歸于天賦

有些靠天賦辦事的人似乎覺得非凡的天才同有學問的人有天壤之別,他們根本不相信理論,認為作戰全憑個人的能力,而能力的大小則決定于個人天賦的高低,這樣,他們就成了自由意志論者。不可否認,這種人比那些相信錯誤知識的人要好些,可是很容易看出這樣的看法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不積累一定數量的觀念,就不可能進行智力活動,這些觀念至少大部分不是先天帶來的,而是后天獲得的,這些觀念就是知識。我們需要的是哪一類知識呢?可以肯定地說,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應該服務于人們在戰爭中直接處理的事情。

不同的職位需要不同的知識

在軍事活動領域內,指揮官職位不同,需要的知識也不同。職位較低的需要一些涉及面較窄且比較具體的知識;職位較高的則需要一些涉及面較廣且比較概括的知識。讓某些統帥當騎兵團長,并不一定很出色,反過來也是一樣。

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雖然很簡單,但運用它們卻不那么容易

戰爭中所需要的知識是很簡單的,它只涉及很少的問題,而且只要掌握這些問題的最后結論就行了,但是運用這些知識卻不那么容易。在戰爭中經常會遇到的困難,這在第一篇中已經談過。這里我們不談那些只能靠勇氣克服的困難,至于智力活動,我們認為只是在較低的職位上才是簡單和容易的,隨著職位的提高,它的困難也越大,到統帥這樣的最高職位,智力活動就成為人類最困難的精神活動之一。

這些知識應該是什么樣的

雖然統帥不必是學識淵博的歷史學家,也不必是政治家,但他必須熟悉國家大事,必須對既定的方針、當前的利害關系和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當權人物等有所了解和有正確的評價。統帥不必是細致的人物觀察家,也不必是敏銳的性格分析家,但他必須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考方式、習慣和主要優缺點。統帥不必通曉車輛的構造和怎樣給拉火炮的馬套韁繩,但他必須能正確地估計一個縱隊在各種不同情況下的行軍時間。所有這些知識都不能靠科學公式和機械方法來獲得,只能在考察事物時和在實際生活中通過正確的判斷來獲得,或通過對事物的理解才能來獲得。

職位高的人在軍事活動中所需要的知識,可以在研究——也就是在考察和思考中,通過一種特殊的才能來取得,這種才能作為一種精神上的本能,像蜜蜂從花里采蜜一樣,善于從生活現象中吸取精華;除了考察和研究以外,這種知識還可以通過生活實踐來取得。通過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實踐,雖然不能產生像牛頓或歐拉這樣的人物,但卻能獲得像孔代或腓特烈那樣杰出的推斷力。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強調智力在軍事活動中的作用而陷入言過其實的學究氣泥坑里。從來沒有一個偉大而杰出的統帥是智力有限的人,但是常常有些人在較低的職位上表現得很突出,可是一到最高的職位就由于智力不足而表現得很平庸。甚至同樣處于統帥的位置,由于職權范圍不同,智力的表現也不同。

知識必須變成能力

現在我們還必須考慮另外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對作戰知識來說比其他任何知識更為重要,那就是必須把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使它不再是某種客觀上的存在。幾乎在人類的其他一切活動中,人們曾經學過的知識即使已經遺忘了,使用時也可以到落滿塵灰的書本里去尋找,甚至他們每天在手頭運用的知識,也可以完全是身外之物。當一個建筑師拿起筆來,進行復雜的計算來求得一個石墩的負荷力時,他得出的正確結果并不是他自己智力的創造。首先他必須努力查找資料,然后進行計算,計算時使用的定律并不是他自己發明的,甚至在計算時他還往往沒有完全意識到為什么必須用這種方法,多半只是機械地運算。但在戰爭中不是這樣。在戰爭中,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促使人們的精神不斷做出反應,這就要求指揮官必須把全部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必須能夠隨時隨地做出必要的決定。因此,他的知識必須同自己的思想和實踐完全融為一體,變成真正的能力。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那些杰出指揮官的所作所為看來都那么容易,似乎一切都應該歸功于他們天賦的才能。我們所以說天賦的才能,是為了把這種才能跟通過考察和研究培養出來的才能區別開來。

我們認為,通過上面的研究,已經明確了作戰理論的任務,并提出了完成這一任務的方法。我們曾把作戰方法分為戰術和戰略兩個范疇,正像已經指出的那樣,建立戰略理論無疑有較大的困難,因為戰術幾乎僅僅涉及有限的問題,而戰略則由于直接導致媾和目的的多樣性而陷入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當中。不過需要考慮這些目的的主要是統帥,因此在戰略中主要是與統帥有關的部分有較大的困難。

戰略理論比起戰術理論來,尤其是涉及重大問題的那一部分,更應該只是對各種事物的考察,來幫助統帥認識事物。這種認知一旦和他的整個思想融為一體,就能使他更順利和更有把握地采取行動,不至于勉強自己服從于一個客觀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邹城市| 梓潼县| 灵武市| 浑源县| 庆阳市| 宁波市| 刚察县| 通海县| 安国市| 唐山市| 澄江县| 垫江县| 托克逊县| 抚顺市| 西昌市| 怀宁县| 青川县| 登封市| 龙岩市| 启东市| 皮山县| 西华县| 新余市| 江阴市| 海晏县| 阳江市| 凌源市| 筠连县| 通河县| 阳江市| 临朐县| 库车县| 七台河市| 吴堡县| 敦化市| 新野县| 吉木萨尔县| 中西区| 卢龙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