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爭論
-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 1581字
- 2022-01-27 17:50:14
第3章
軍事藝術和軍事科學
用詞尚未統一
(能力和知識。單純以探討知識為目的的是科學,以培養(yǎng)能力為目的的是技術)
這個問題雖然不難,但人們至今尚未決定,究竟采用軍事藝術這個術語還是采用軍事科學這個術語,也不知道應該根據什么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別的地方曾經說過,知識和能力是不同的。兩者之間的差別極為明顯,本來是不易混淆的。能力本來不能寫在書本上,因此藝術也不應該作為書名。但是,人們已經習慣于把掌握某種技藝所需要的知識(這些知識也可能是幾門獨立的科學)叫作藝術理論,或者直截了當地稱為藝術,因此必然會采用這樣的區(qū)分,把凡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的叫作藝術,如建筑藝術,把凡是單純以探討知識為目的的叫作科學,如數學、天文學。不言而喻,在任何藝術理論中都可能包含某幾門獨立的科學。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科學中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藝術,例如在數學中,算術和代數的應用就是藝術,不過這還遠遠不是兩者之間的界限。顯然從人類知識的總和來看,知識和能力之間的差別極為明顯,但在每一個人身上它們很難截然分開。
把認識和判斷分開是困難的
任何思維都是一種能力。當邏輯學者畫一條橫線,表示前提(即認識的結果)已經結束,判斷從此開始時,能力當即開始起作用。不僅如此,甚至通過智力的認識也是判斷,因而也是一種能力,通過感覺的認識也同樣如此??傊粋€人只有認識力而沒有判斷力,或者只有判斷力而沒有認識力,都是不可想象的。因而能力和知識不能截然分開。越是具體地體現在世界的外部形態(tài)上,它們的區(qū)別就越明顯。我們再重申一下,凡是以創(chuàng)作和制造為目的的都屬于藝術的領域,凡以研究和求知為目的的都屬于科學的領域。由此可見,使用軍事藝術比使用軍事科學這個術語要恰當些。
對這個問題我們之所以談了這么多,是因為概念必不可少。戰(zhàn)爭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人們正是看不到這一點,才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不知不覺地把戰(zhàn)爭同其他各種藝術或者科學等同起來,并進行了一系列不正確的類比推理。
人們早已感覺到了這一點,于是把戰(zhàn)爭說成是一種手藝。但這種說法弊大于利,因為手藝只不過是一種比較初級的藝術,它只服從于較固定和較狹隘的規(guī)律。事實上,軍事藝術在雇傭兵時期帶有手藝性質。但它產生這種傾向并不是由于內在的原因,而是外在的原因,更何況戰(zhàn)史也已經證明,這在當時就是很不正常和無法令人滿意的。
戰(zhàn)爭是人類的一種交往行為
我們認為,戰(zhàn)爭不屬于藝術或科學的領域,而屬于社會生活的領域。戰(zhàn)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系的沖突,這種沖突是用流血方式來解決的,與其他沖突的區(qū)別也正在于此。戰(zhàn)爭與其說像某種藝術,還不如說像貿易,貿易也是人類利害關系和活動的沖突。然而更接近戰(zhàn)爭的是政治,政治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更大規(guī)模的貿易。不僅如此,政治還是孕育戰(zhàn)爭的母體,戰(zhàn)爭的輪廓是在政治中隱隱形成的,就好像生物的屬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樣。
區(qū)別
戰(zhàn)爭同藝術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戰(zhàn)爭這種意志活動既不像技術那樣,只處理死的對象,也不像藝術那樣,處理人的精神和感情這一類活的、但卻是被動的、任人擺布的對象,它所處理的既是活的又是有反應的對象。因此很明顯,藝術和科學所使用的機械的思維方法很少適用于戰(zhàn)爭,力圖從戰(zhàn)爭中尋找類似于靜態(tài)的物質世界中所能找出的那些規(guī)律,必然會導致錯誤。然而,過去人們確立軍事藝術時,正是以技術做榜樣的。以藝術做榜樣也行不通,因為藝術本身還非常缺乏法則和規(guī)律,而現有的幾條法則和規(guī)律又往往是不完善和片面的,它們不斷地被各種意見、感覺和習慣的巨流沖擊而淹沒。
至于在戰(zhàn)爭中發(fā)生和消失的這種活的對象之間的沖突是否服從一般法則,這些法則能否作為行動的有用的準繩,我們在本篇里將做一些探討。但有一點很清楚,像沒有超出我們認識能力的任何對象一樣,戰(zhàn)爭這個對象是可以通過研究來闡明的,它的內在聯系也或多或少可以弄清楚,而且只要做到這一點,理論就是名副其實的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