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后膛
- 大明:親王下西洋
- 買包芙蓉王
- 2052字
- 2023-09-04 23:57:48
也就是現(xiàn)在朱高煦有太多的想法需要實現(xiàn),如若不然,火器之神?
可別開玩笑了!
他可是有太多的研究方向了!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朱高煦早就想通了這一點,活通透著呢。
“安……”朱高煦頓了頓,前幾次他都稱胡元澄為“安南衛(wèi)王”,但現(xiàn)在,他打算改改稱呼:“元澄,可知咱為何三番五次前來?”
“殿下是覺得罪人有用?”胡元澄對新稱呼接受的很快,甚至,他還覺得有些親切。
兩人這幾天就像是揭過了朱高煦弄死胡季犛的事兒。
對于普通人,殺父之仇可能就是不共戴天,但若是放在胡元澄身上,他甚至還有點慶幸。
父殺子,子殺父。
倒也是朱高煦讓他避免了一場人倫的泯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重在哪兒?胡元澄最有發(fā)言權(quán)。
“有用!”朱高煦拍了拍大腿,“咱這兩天倒也是看了你對火器的研究,安南國有你,還真貪天之幸!”
安南的火器在胡元澄手里,倒也真不負【交槍】之名,升龍槍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若是無朱高煦,交槍也該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殿下,罪人也聽說了,升龍軍敗在殿下天策衛(wèi)火器之下,殿下設(shè)計的永樂二年制火銃,遠遠勝于罪人督造的升龍銃。”
“想知道為什么嗎?”
“愿聞其詳!”胡元澄朝著朱高煦拱了拱手,這是兩人首次聊到一個共同的話題。
“你安南太小了!”朱高煦的一句話,徹底讓準備了萬千借口的胡元澄啞然。
“你安南太小了,冶金遠遠比不上大明!升龍銃結(jié)構(gòu)雖與大明火器相差無幾,但在槍管長度、管壁厚度、乃至槍身氣密三方之下,遠遜于大明火器。大明的火器,敢在火槍中裝填更多的火藥,你的升龍銃,敢嗎?”
我打算和你比結(jié)構(gòu),你卻直接上基礎(chǔ),這怎么比?
“元澄,幫咱看看這炮!”朱高煦笑著,向后一伸手,萬恒志便從懷中掏出一副手稿。
“殿下,這……”胡元澄看著簡陋的手稿,腦海中就像是有東西爆開,怔怔看著朱高煦。
“后膛裝填,子母炮室,若操作熟練,孤能保證前三炮將在二十息內(nèi)射出!”
朱高煦拿出的不是別的,正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佛朗機炮。
弗朗機?
這可真是一個誤會,弗朗機原指法國,但歷史上這炮其實是葡萄牙人帶來的。但又有什么問題呢?
明國人說占婆國叫占城國,他就叫占城國。
明國人說葡萄牙炮叫弗朗機炮,他就得叫弗朗機炮。
明國人就是拿來主義,自從歷史上的屯門海戰(zhàn)之后,弗朗機炮便在這片土地開了花,各式各樣的弗朗機炮在有明一朝共計鑄造萬門以上。
“后膛炮?”胡元澄默默咀嚼著朱高煦的名詞。
“元澄,可有信心為咱鑄造這火炮?咱覺得,火器發(fā)展,不外乎槍、炮兩類,余者,不過錦上添花而已。”朱高煦可不想自己的火器大師研究別的,一個人精力有限,專精這兩門暫時便就好了。
“槍,你有興趣就研究研究,至于這炮,你得給咱督造出來。咱給你選了個地方,臺灣!只要你去那里,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涌入,安南太小了!但孤這里大啊!咱寶船艦隊的火器督造官,可就非你莫屬啊!”
朱高煦的言語之中全是蠱惑。
而胡元澄卻是在此時聽明白了,漢王不等于大明,寶船艦隊不等于明國本土,這一系列的對應(yīng),讓他看著朱高煦,心底產(chǎn)生深深的忌憚。
往往這種人最為可怕,就如同他爹,他弟弟,內(nèi)心都是心有猛獸之輩。
“殿下,罪人……”
“元澄啊,若是你能鑄炮成功,咱便將此炮的命名交由你可好啊?咱覺得,火器的發(fā)展,此炮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高煦并不是好高騖遠的人,他知道,火器的發(fā)展與此時科技水平當牢牢掛鉤,他是有先進的武器設(shè)計理念,但能實現(xiàn)嗎?
一把簡單的火繩槍,都能讓他費盡心機,更何況這弗朗機炮了。
可能如今的寶船艦隊是一支無敵的艦隊,但遇上歐洲人呢?誰能說十五世紀的歐洲人遇到寶船艦隊就能任人宰割呢?
現(xiàn)在的前膛炮相比于后膛炮是有著射程更遠的優(yōu)勢。
水火卻終究是不相容的,海浪的高度,終究限制著如今的前膛炮,而解決的辦法,就是弗朗機炮這種后膛炮,即便它此時有著射程并不遠的致命缺點。
“元澄,考慮一下吧!咱是不會殺你的,你活著比死了更管用。你在安南并不開心,咱卻能給一片廣闊的天地。
臺灣之地,有鐵從福建輸送,有銅自臺灣開采,你去了,那里便是你施展才華的一方凈土,咱能保證。鑄炮所需,咱不會克扣你一絲一毫!”
胡元澄聽著漢王掏心掏肺的話,這時也真有點感動。
“殿下,罪人愿去臺灣!”
雖然胡元澄此時并不知道漢王口中的臺灣在哪兒,但他依舊這樣選擇。
“萬恒志!”
“卑下在!”
“傳令林耀南,將安南火器制造司給孤完完整整的搬到臺灣。另傳令陳澤林,臺灣的火藥制造、火槍制造、火炮制造,孤要在今年年底見到成效!
陳澤林不是說銅礦、金礦難開嗎?
孤可是給了他火藥了,再墨跡,他陳家也該退位讓賢了!”
“是殿下!”萬恒志將朱高煦的話牢牢記在心中,打算當一個沒有感情的傳聲筒。
“著令寶船艦隊,補充糧食、淡水。明日,啟航!”
啟航?
這下,萬恒志真的驚訝了,殿下明明剛打下安南這片基業(yè),就真打算交由鄭和與易鳳山這兩人折騰了?
此時的占城國,在國王闍勝死后,剩余的四大番邦拒絕接受漢王的詔令,已經(jīng)與安南軍成對峙之勢。
而瀾滄國,也在國王意外身死后,迅速選出新王,做出了抵抗。
難道說,漢王都不管這些了?
“怎么?沒聽明白?”朱高煦見到了萬恒志的遲疑。
“遵殿下號令!”
萬恒志最后看了胡元澄一眼,迅速朝著大牢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