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到好處的敏感
- (德)卡特琳·佐斯特
- 1000字
- 2022-01-28 15:27:57
開放接收——為自己,也為他人
如果拋開社會發展中的諸多灰暗色調,暫時只談黑與白,我們就可以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國家正處于艱難境地,人們對強勢領導的呼聲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可持續的、社會性的、生態的和面向未來的、跨越國家邊界的倡議也日漸增多。
而這和敏感有何種聯系?敏感且易感知的人,可能對變化、動向、變革以及新趨勢也很敏銳。問題在于,人們如何處理敏銳的感知。你會抑制這種感知嗎?你會默默承受著這種感知嗎?你是否陷入了受害者心態?或者說,你會求助于他人、使用適當的方法,讓自己更強大,能夠建設性地探究預見、遠見、幻想、夢想或聯系現實嗎?以前,當我完全敞開心扉,接納周圍環境或世界上的種種時,我很快就會不知所措。如今,我可以大膽地看、了解種種不同的話題,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混沌。只有這樣,我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積極地塑造它。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也想鼓勵你這樣做。你不要只是做個旁觀者,也要參與其中。因為一場巨大的制度變革必將到來。地球升溫,物種滅絕,兩極融化速度加快,“地球之肺”在燃燒……無論我們人類是否準備好承擔責任,也無論我們何時準備好承擔責任,我們的生活都將發生變化。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場變革中來——不僅是客觀事實上的,而且是情感上的——我實現愿望的機會就越大。而我的愿望是,這場制度變革可以平靜地進行,沒有斗爭,也沒有戰爭。
事物的本質在于,變化總是會帶來不安和動蕩。但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是遠離自己和周圍的人,封閉自己,還是和自己的本心、他人相擁(即便是在危機之時)。你也可以自由決定,以何種情緒來迎接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變化,比如恐懼和抵觸或是愉快和驚喜等。
是用一生的時間來評判,還是傾聽自己以及他人,由你自己選擇。
讓我們再次切換到“接收”狀態。我們應該始終接受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世上所成就的東西。
①德國小說《銀湖寶藏》中說:“一個印第安人從小就鍛煉忍受肉體上的痛苦。因此,他能夠忍受住最嚴酷的折磨而不動聲色。也許紅種人的神經沒有白種人那樣敏感。”——譯者注
②到目前為止,科學研究只區分了男性和女性。本書中僅提到男性和女性,并非刻意排斥雙性人,而是因為缺乏對雙性人的了解和經驗。
③帕特里斯·維爾施在此提到神經敏感(Neurosensitivit?t),該概念由邁克爾·普魯斯教授于2015年所創。
④一項為期8周的課程,學員們根據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療程,學習運用自己內在的身心力量為自己減壓。MBSR即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cution,意為“正念減壓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