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9章 智退秦師

  • 春秋鄭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2408字
  • 2022-02-16 20:32:20

在武裝到牙齒的晉帝國主義面前,鄭文公一邊指揮軍民死守城池,一邊問朝臣該怎么辦。

有人推薦道:“主公,請大夫燭之武出山吧,他是我們鄭國有名的賢才,他應該會有辦法。”

燭之武是鄭國燭地一位叫武的人,他是鄭國的三朝之臣,而且終生只任一個官職:圉正。

圉正,就是當時負責養馬的,也就是孫悟空到了天庭后玉帝封的那個弼馬溫職位。他其實是一位智者,但在鄭國可謂是懷才不遇。

鄭文公派人去請燭之武。燭之武當時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可謂是風燭殘年了,再加上養了一輩子的馬,年青時那份報國熱情,早就被因懷才不遇而耿耿于懷所泯滅得差不多了。

在國君面前,燭之武嘆了口氣道:“主公,臣都老了,年輕時臣就只配養養馬,哪里入得了主公的法眼?現在年老昏花,更是不配為主公出謀劃策了。”

鄭文公一聽便臉紅了,尷尬道:“愛卿這樣的大才,居然被埋沒在馬圈里,這是寡人的過錯。寡人知道自己錯了,如今國家有難,您老無論如何也得出山了。”

燭之武嘟囔著沒有馬上答應。鄭文公急道:“您看,現在我們國家已經被敵人團團圍住,眼看要亡國了。可憐鄭國的百姓啊,鄭國被滅,您自己還有您的家人后代同樣不能幸免啊。”

燭之武嘆了口氣道:“好吧,那老臣就走一遭吧。”

走是沒法走了,因為城池已被團團包圍。當時,晉軍駐扎在函陵一帶,秦軍駐扎在氾南一帶,先頭部隊圍著都城新鄭。燭之武坐在一個吊籃上,令人從城墻上偷偷吊下城來。

別看燭之武年已古稀,但耳聰目明,畢竟養馬不是白養的,他早就有了對策!

下了城后,燭之武立即往氾南方向進發,那正是秦軍主力扎營方向。他對盤問的秦兵講,自己是鄭國的使者,有要事面見秦伯。

當時秦軍的統帥是秦穆公本人。這是一個愛才如命的明君,以后我們會專門講他四處搜尋重用人才的事跡。他聽說有鄭國使者來見,非常驚訝,認為此人有膽識,便接見了燭之武。

燭之武開門見山:“秦伯啊,現在敝國被貴國和晉國聯軍圍攻,遲早是要滅亡的。但敝國被滅,對貴國有什么好處呢?”

秦穆公心中一動:對啊,有什么好處呢?

燭之武接著說:“敝國被滅,貴國能夠分到土地嗎?外臣看是分不到的吧,晉國與貴國關系再好,也不可能將遠離貴國的土地分一塊給貴國吧。于是,敝國被滅,國土被晉國吞并,那豈不是令晉國更加強大?”

秦穆公恍然大悟:對啊,別看現在我們秦國與晉國關系好如蜜糖一樣,但國與國之間,哪有永恒的朋友?

于是,秦穆公問燭之武:“先生說得有道理,但如果保全了貴國,對寡國又有什么好處呢?”

燭之武知道效果已達到,便接著道:“敝國這樣的小國,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如果貴國看得起敝國,那敝國就完全聽命于貴國。以后,貴國需要在東方的土地上來往,那至少敝國是一定會好好接待的。”

什么意思?就是燭之武向秦穆公許諾:保留鄭國,讓鄭國成為你們秦國的小弟,讓你們秦國在我們鄭國建設軍事基地。這樣,秦國以后要東進中原,便有了鄭國這一塊飛地作為東方的根據地。

這正是秦穆公所需要的秦國利益!秦穆公本就是雄才大略的人,是后來也成就了霸主榮耀的春秋諸侯。

燭之武又燒了一把火,對秦穆公道:“不瞞秦伯,其實在中原各國的眼里,只知道一直以來是貴國對晉國有恩,但從未見晉國對貴國有什么回報。

如以前晉國答應給貴國城池,但貴國得到了這些城池了嗎?晉國有難時,貴國大力幫助錢糧。但貴國有難時,晉國非但不資助,反而出兵侵略。這種忘恩負義的國家,希望秦伯您一定要當心啊。”

這些事當然都是秦穆公的心頭之痛,燭之武的一番話,使他又想起了所謂秦晉之好這些年來,的確只有晉國要求秦國盡義務,而好處都被晉國得了。如當年勤王,自己秦國都出兵了,結果聽了晉國的哄,無功而返,最后晉國卻名利雙收。

與楚國開戰,自己也是出兵出力,但最終全天下只認了一個晉國。晉國承諾過的割讓城池給秦國,也是遲遲不見到位。

現在,如果鄭國被滅了,明擺著是晉國又吞并了一大塊土地,而秦國又只能喝西北風。

秦穆公終于被說動了,他當即作出了決定:不能再跟在晉國屁股后面折騰了,咱老秦人,也得有自己的理想目標,闖蕩江湖,必須以強國為理想。

秦穆公立即派人與鄭文公訂立了同盟,然后在不向晉文公通報的情況下,直接撤兵!

當然,既然與鄭國結了盟,那現在鄭國有難,秦國當然得幫。于是,秦穆公派了三員大將杞子、逄孫、楊孫幫鄭國守衛都城,自己率軍回國。

由于燭之武智退秦師,還導致了另外一個后果,那就是所謂的秦晉之好,在強大的國家利益面前已經不堪一擊了。

后來秦晉交惡,也正是因為這支留守在鄭國的部隊引燃了秦晉崤谷之戰的導火線,讓偉大的秦穆公第一次嘗到了與中原霸主晉國交鋒的慘敗之痛。

從此,晉國便成了秦國東擴的最大屏障,一代一代的秦君便以打敗強大的三晉為目標,勵精圖治,永不駐步,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最終實現了統一大業。

在這里,我們必須要記住這個叫燭之武的鄭國牛人!

燭之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穆公。而此前,他只是鄭國一個小小的養馬官,有著懷才不遇的憤怨。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并不辱使命。

《左傳》專門記載了一篇“燭之武退秦師”,雖然只記載了寥寥數筆關于燭之武的這段說詞,但已足見其忠、義、智、勇。故有人詩贊燭之武道:“危難之時挺身行,寶刀未老入敵營。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師留美名。”

秦軍退兵了,這下惹毛了晉國,連老成的狐偃也發了大火,他建議晉文公立即教訓秦國。

晉文公雖然惱怒,但仔細想來,確實是自己對鄭國太過分了。鄭國再無賴,也算是服了晉國的。如果真要吞并了鄭國,恐怕天下人不服。估計秦伯也是這么考慮的,所以來個不辭而別。

如果自己借著城濮之戰余威對秦國發動進攻,不要說秦國也是西方軍事強國,那邊楚國動起來,再加上鄭國,然后是衛國、曹國甚至魯國也來個選邊站隊,那晉國極可能陷入被動。

所以,晉文公最后是忍了。而且,由于秦國的駐軍,鄭國都城一時也難以攻下。

但就這樣撤兵也太沒有面子了,晉文公命令分兵再圍鄭國。不在此次出兵中得到一點符合晉國國家利益的東西,晉文公是不會撤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乌海市| 舟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甘孜县| 准格尔旗| 五莲县| 化州市| 邓州市| 石城县| 瑞金市| 远安县| 东方市| 鹤峰县| 西峡县| 东台市| 乌鲁木齐县| 本溪市| 姚安县| 南部县| 巢湖市| 溆浦县| 汝南县| 永春县| 霍州市| 福贡县| 沁源县| 平罗县| 延寿县| 遵义市| 彩票| 佛山市| 沭阳县| 哈巴河县| 西林县| 耒阳市| 奇台县| 同江市| 毕节市| 广平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