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計滅鄶國(上)
- 春秋鄭國風(fēng)云
- 千里草人
- 2470字
- 2022-01-25 11:32:07
大周王朝新都洛邑離鄭國臨時都城制邑非常近,鄭武公雖然與父親鄭桓公一樣都是大周王朝卿士,但他一邊在朝中為官,一邊努力經(jīng)營著自己的鄭國。
而且,鄭武公與鄭桓公最大的不同就是,鄭桓公把朝中的事放在第一位,將鄭國當成是一塊封地。鄭武公則把鄭國的事放在第一位,將主要精力用于經(jīng)營自己的鄭國,而將大周朝卿士這份工作當成是副業(yè)。
但不管如何,此時的天子周平王對鄭國是非常信任甚至倚重的。鄭武公正是靠著周天子的倚重和信任,開始了他的時代,為鄭國的拓土擴疆的時代。
鄶國是商朝時期便存在的一個古老諸侯,國姓為妘,約在今河南鄭州市新鄭西南,地處濟水、洛水、黃河、潁水之間。這四大河一帶,密密碼碼有不少諸侯國,其中有兩個諸侯國是鄭國必須感起興趣來的,也是相對較強大的,一個是虢國,一個是鄶國。
鄭武公很清楚,這兩國在這一帶都是相對的強國,歷代國君一向驕橫。尤其是鄶國,憑借其地利優(yōu)勢,因地勢險要,恃險而驕。鄶國還因為是天下糧倉之地,糧食生產(chǎn)發(fā)達。在農(nóng)業(yè)為王的夏商周時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感覺當然使鄶國有著大把的驕橫資本。
鄶國國君還很貪財,而且是貪婪成性的。鄭武公早就聽說過,鄶國國君為了得到更大的財物,居然想出了一個絕招:將國內(nèi)大臣的級別與俸祿都降了一個等級。這意味著鄶國的公卿大夫們就少發(fā)一部分工資,從而鄶國省下了大把的錢財,這些省下來的錢財都歸了鄶國國君。
鄭武公想起父親鄭桓公曾經(jīng)跟他具體商議過的圖鄶之策,當時還是世子掘突的鄭武公對父親鄭桓公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君父,我們把鄭國子民遷到鄶國和虢國,兒臣擔心時間一長,這些百姓都歸了這兩國。鄭國國力不夠強,到時恐怕還要產(chǎn)生矛盾糾紛,兒臣怕我們鄭國要吃虧。”
鄭桓公笑了,他耐心對掘突道:“只要國君心中有百姓,且不斷為百姓謀求福祉,百姓是不會離去的,反而會向國君聚集。把百姓遷至這兩國,寡人就是要讓這兩國有我們鄭國百姓的城邑,實質(zhì)上成為我們鄭國的城邑!”
掘突一下便明白了,他興奮地對鄭桓公道:“兒臣明白了,鄭國百姓居虢鄶兩國,久而久之造成百姓歸屬了虢鄶兩國的事實。這也意味著本來是暫借安置鄭國百姓的這些城邑,居然歸順了虢鄶兩國,那我們便有足夠的理由去交涉。”
鄭桓公點點頭道:“到時,我們就可以拿百姓叛了鄭國說事,出兵討伐。掘突啊,只要鄭國夠強大,就不用擔心。這就是我們鄭國不但要在中原立足,還要稱雄中原的第一步!”
父親鄭桓公,已經(jīng)為鄭國討伐兩國最終奪取兩國地盤作好了戰(zhàn)略上的準備!鄭武公滿腦子都想著如何強大鄭國,如何將父親鄭桓公的鄭國稱雄宏圖給實現(xiàn)了。
那現(xiàn)在,鄭國夠強大了嗎?單純從國力和軍事實力上講,目前的鄭國不夠,遠遠不夠。
但是,從政治上講,鄭國當然是一個強國了。因為鄭國繼承了大周王朝卿士之位,有了這個職位,就可以動用天子王師,甚至調(diào)動其他諸侯國的軍隊!
也就是說,一開始,鄭國所謂的借兩國地盤以安置鄭國子民,其實正是鄭桓公與太史伯圖謀這塊地方的陰謀之一。
虢國和鄶國哪會想到鄭桓公已經(jīng)盯上了他們的土地?收到鄭國送上的大筆賄賂,兩國都高興得不得了。來吧,虢國歡迎你們鄭國人民。來吧,鄶國也歡迎你們鄭國人民。
對兩國國君而言,你鄭國將子民送到我的國家,那簡直就是送上寶貝。先不說什么借不借的問題,說不定,你們這些暫時居住我們國家的人民,最后會乖乖地主動成為我們國家的人也說不定!鄭國也實在太愚蠢了,不但送上了民眾,還送來了重禮。不收白不收!
只是令人遺憾的是,鄭桓公為自己的鄭國謀劃了一大盤棋,但還沒等他將這盤棋下出個結(jié)果來,自己居然在鎬京之戰(zhàn)中光榮殉國了。
但鄭武公已經(jīng)作好了完成父親鄭桓公未竟事業(yè)的一切準備。是的,鄭武公必須在濟水、洛水、黃河、潁水這四大河流附近打下一片完全屬于鄭國的江山來!
現(xiàn)在的形勢對鄭國來講是這樣的:鄭國僅擁有一個剛剛修建起來的制邑,這個是天子作主暫借東虢國的,也是鄭國自鎬京一帶遷來洛邑一帶的根據(jù)地。
天子已經(jīng)答應(yīng)將制邑以東一大片土地給了鄭國,鄭武公已經(jīng)接收了這片土地,完全可以將原來遷到這兩國的鄭國百姓遷到這些土地上。
但是,鄭國遷來的子民已經(jīng)分散到了虢國、鄶國的十個城邑。
鄭武公開始行動了,他的第一步便是讓這些百姓有計劃地不聽鄭國的命令。于是,大家都知道了,這些已經(jīng)在這十個城邑住下的原鄭國子民,非常滿意他們的新家,已經(jīng)到了樂不思鄭的地步了,他們不愿再回鄭國。
人口,那是當時最主要的戰(zhàn)略資源,這些百姓不愿回來,那意味著背叛了鄭國。
虢國和鄶國都很開心,鄭國當然很難過。而且,鄭武公貌似顯得很無奈,他必須親自交涉,讓這兩國都強令將這些百姓回歸鄭國。
為了表示對鄶國接納鄭國子民的感謝,同時為了說服鄶國國君強令這些鄭國百姓回歸鄭國,公元前770年某一天,鄭武公親自赴鄶國會見鄶國國君。
鄭武公帶足了禮物,他一向很大方,送給鄶國國君鄶子的禮物很豐厚,向鄶國國君表達了深深的感謝。
鄶國國君對鄭武公非常滿意,主要是對鄭武公帶來的禮物非常滿意。
“鄭伯放心吧,寡人一定下令讓這些鄭國百姓回到鄭國。”鄶國國君貌似很大方,但內(nèi)心卻在偷著樂:寡人就下個令,至于他們要不要回去,寡人可不管了。
交涉很成功。為了展示鄶國的富足與好客,鄶國國君設(shè)宴款待鄭武公,好酒好肉好歌舞。席上,鄭武公對鄶國的音樂和舞蹈表示了極強的興趣,尤其是對那幾位才藝一流的舞伎贊不絕口。
“鄶國真是產(chǎn)美人啊。”鄭武公有點喝多了,直接夸獎鄶國美女。
鄶國國君大喜,他對鄭武公道:“鄭伯太容易滿足了吧,就這貨色?嘿嘿,寡人給鄭伯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絕色美女。”
鄶國國君命人將公主請出來給鄭武公獻上一舞。不多時,一位容貌姣好、身材苗條、膚色俱佳的美女款款而出,奉命跳起舞來。
果然是才藝超一流,鄭武公不禁拍手鼓掌稱贊:“這是寡人所見最漂亮的女子,也是寡人所見最精彩的舞蹈了。”
受到贊美的女子心頭頓喜,她叫叔妘,是鄶國國君之女。叔妘奉命為鄭武公跳舞,她知道這位鄭伯是大周王朝卿士,且是一國之君。這位鄭伯本人更是英俊瀟灑,相貌堂堂。據(jù)說他文武全材,而且,這位年輕俊郎的鄭國國君,居然尚未婚娶。能夠成為鄭國夫人,那是莫大的榮幸。所以,叔妘從見到鄭武公的第一眼開始,就喜歡上了鄭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