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吉非常失望,鄭獻公也非常郁悶。看來,你晉國人為了一個蔡國,根本不把鄭國的死活痛癢放在心上啊。
更令鄭國人生氣的是,這次盟會上,鄭國切切實實受到了晉國的侮辱!
原來,這次盟會,范鞅看中了鄭國的羽旄。
鄭國的這個羽旄,是一種專門用于裝飾旌旗、旄節等的五彩羽毛,非常珍貴。
這個屬于鄭國傳家寶一樣的羽旄,是當年鄭國先君勤王有功而受賜于天子的,往往用于大型隆重的慶典活動或者將士出征誓師活動。
象這樣的羽旄,使用起來要嚴格講究禮制。每次使用時,手執羽旄旗幟的,是相當有地位的大夫甚至國君本人。
當時,晉國中軍將范鞅來借,鄭獻公無奈,極不情愿地借給了范鞅。
結果,范鞅把鄭國人視為國寶的羽旄裝飾在旗桿上后,就讓一個賤民級別的人手持旗幟進入會場。
這下把鄭獻公、游吉都惹火了,這明擺著就是不尊重鄭國,是對鄭國的非禮和侮辱!
鄭獻公非常窩火,他埋怨游吉道:“虧我們對晉國那么死心塌地,但晉國對我們呢?哪里有一點尊重我們的意思?”
游吉確實很郁悶,因為一直以來,他與子產都是堅定的親晉派。但親晉親到這個地步,被國君埋怨太正常了。
正郁悶著,昭陵最新的消息來了:已經組建的聯軍,不討伐楚國,而是討伐沈國!而且,蔡國并未加入聯軍!
原來,晉國上軍佐中行寅專程去找了蔡昭侯,直接要求蔡昭侯也要送他一份厚禮!
這下把蔡昭侯給氣壞了,這位極有個性的蔡國國君,服軟不服硬,你中行寅要寡人的賄賂,寡人就是不給!
中行寅見碰了壁,對蔡昭侯就使了個大陰招!
中行寅幾番運作,最終以齊國、鄭國、衛國、宋國等對聯合討伐楚國思想并不統一、中山戎狄準備侵襲晉國、天降大雨不利出征等理由,將蔡國的希望給擊了個粉碎!
于是,本來已經向楚國進發的十八國聯軍,到了皋鼬時,晉國緊急召開臨時會議。
會議最終認為,這次昭陵會盟,沈國仗著是楚國的附庸,接到通知后不參加,那就討伐沈國,同時給楚國一點教訓!
可憐的沈國倒了十八輩子血霉,根本就沒招誰惹誰,卻生生躺了個大槍!
十八國聯軍討伐沈國,沈國被滅!
沈國國君沈子嘉被押至蔡國。沈國一直以來是楚國的盟國,夾于晉楚爭霸中艱難求存。
這一次,沈國知道諸侯會盟是為了對付楚國,作為楚國盟國,自然不參加會議,因此被聯軍所滅。
蔡國本以為這次由自己出面,通過向晉國臣服并奉以大把賄賂,可以在晉國帶領下,好好教訓一把楚國。
結果晉國上軍佐中行寅向自己索賄不成,便攪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你聯軍都撤走了,那我蔡國不就是等著楚國的報復了?
蔡昭侯把腳一跺,心里火起,你晉國也太不是東西了,虧寡人還以為抱上了粗壯的大腿,誰知是一頭扎進了狼窩!
蔡國對晉國失望以后,再翻箱倒柜把僅存的幾件寶貝都拿了出來,帶上世子,立即赴吳國,泣求吳國伐楚。
這是蔡國人的事,我們暫時不講了。
再說鄭獻公,想想自己作為國君,帶著軍隊參加十八國聯軍,但最后居然是在晉國的統一領導下,侵略并滅亡了一個小小的可憐的沈國!
鄭獻公不由對游吉道:“丟臉吶,咱鄭國軍隊,居然參加這樣的戰爭。唉,晉國是靠不住了,還不如楚國。”
言語中,鄭獻公對游吉這樣的親晉派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游吉那個郁悶吶,但是國君講得沒有錯啊,你晉國組織了十八國聯軍,一開始大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聯軍都快開到了楚國,結果卻搞了這么一出來。
居然滅了人家沈國!
沈國有什么錯?沈國本就是楚國的附庸國啊,宗主國不同意他參會,他敢來嗎?
不敢打楚國,腐敗透頂,內部權力斗爭那么強烈,看來,你晉國是要玩完了。
游吉想想自己這些年來,尤其是弭兵運動以來,跟著子產,堅定地奉行著南和楚國北親晉國政策,是國內堅定的親晉派。
但結果卻親到了這個地步,再想想晉國人把鄭國的神圣國之寶器羽旄,居然那樣糟賤!
看來,是我游吉對不起國君,對不起鄭國啊。
游吉本就年歲已高,再加上這次參加昭陵會盟以來,處處不順。同時又對晉國深深失望,對鄭國又無盡的悔恨,再加上深深地自責,鄭國執政大夫游吉終于病倒了。
在回鄭國的途中,鄭國執政卿大夫游吉因病而卒。
去世前,鄭獻公親自陪伴在他身邊,游吉用微弱而又悲憤地聲音對鄭獻公道:
“主公,臣對不起鄭國,這么多年來,一直奉行著親晉之策,現在看來是錯了。
楚國雖然有貪腐,但晉國更貪。而且,晉國的卿大夫們已經完全架空了國君,晉國遲早是要滅亡的。
弭兵會盟結束了,我們鄭國要面臨新的選擇。也許,東方的齊國是我們鄭國的希望了。
這一次,臣與齊國執政大夫晏嬰作了深入交流。齊國政通人和,國君相當有作為,主公回國后,加緊與齊國結盟吧。
對了,現在許國已經叛了楚國,晉國已經同意許國遷國至容城。
許國是我們鄭國歷代先君一直要圖滅的對象,主公何不先討伐許國呢?”
鄭獻公哽咽著點點頭,看著游吉最后閉上眼睛,不由流下淚來。
這是鄭國的股肱之臣,是鄭國的柱國之石,現在他去世了,他是為國家操碎了心,真正做到了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子齹早就率領鄭國群臣迎候在新鄭純門外,大家見到了游吉在參加昭陵會盟后回來冰冷的尸體,都哭了。
悲憤中,子齹道:“晉國無道,我們就遵照執政上卿的遺愿吧!”
自此,鄭國開始不再聽從晉國號令,鄭獻公還主動加強與齊國聯系。
齊景公高興壞了,在齊景公的齊國復興大業中,鄭國本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但一直以來,鄭國是晉國忠實的跟班。
如果鄭國都叛了晉國,那諸侯都會跟樣。
齊景公相信,接下來,晉國,將不得不面對接二連三的反叛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