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0章 子駟執(zhí)政

鄭國六卿中,子駟無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鄭成公去世前拉著他的手,囑咐他好好照顧繼位的新君,永遠與楚國結(jié)盟,永遠與晉國死磕。

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是鄭國的第一號執(zhí)政大臣了。

第一號執(zhí)政大臣的權(quán)勢當(dāng)然是很大的,但子駟確實一心為公,堅定不移地貫徹著鄭成公的遺命。

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本想好好照顧的新君鄭僖公卻是一位不值得他輔佐的國君。

如果說鄭僖公僅僅是性格問題,待人無禮,那也算了,關(guān)鍵是鄭僖公與自己的政見不一致啊。

鄭僖公總想討好晉國人,而自己卻是堅定的親楚派。

鄭僖公違反了鄭成公的遺命,子駟不得已殺了鄭僖公。

是的,對于子駟來講,國家社稷重于國君。為了鄭國,為了這個他與鄭襄公時代便一起打拼的鄭國,他甘愿背負任何的罵名。

幸虧他的兄弟們都大力支持他,至少大部分是大力支持他的。

當(dāng)他扶持鄭簡公繼任鄭國國君后,采取了雷霆手段鎮(zhèn)壓了鄭僖公兒子們的叛亂后,他的威望達到了頂點。

為了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子駟發(fā)動了對蔡國的戰(zhàn)爭并取得了大勝,這使鄭國民眾對鄭國的愛國熱情高漲起來。

除了轉(zhuǎn)移國內(nèi)政治斗爭矛盾,子駟需要一場戰(zhàn)爭的勝利還有另外目的:他需要向晉國人展示鄭國人的武力!

是的,鄭國不是那么好欺負的。于是,在接下來的聯(lián)合國會議中,年幼的鄭國國君鄭簡公向晉國獻了一份大禮:

公元前565年5月,晉國在邢丘召開國際會議。這次會議,本來是專題討論各諸侯國每年應(yīng)該交給晉國的年貢數(shù)量,本來只需要各國的卿大夫參加即可。

但子駟帶著五歲的鄭簡公參加了會議,在會上,鄭簡公把幾百名用繩索系成一串的蔡國俘虜敬獻給晉國。

這便是獻俘。

所謂獻俘,本來是諸侯國向周天子獻上自己征伐四方戎夷中的戰(zhàn)俘,一是展示武力,二是邀功請賞。

到春秋中后期,出現(xiàn)了諸侯國向春秋諸侯之長即傳統(tǒng)意義上的盟主獻俘。

子駟此舉,就是告訴晉國人:鄭國人并非軟弱,戰(zhàn)斗力是相當(dāng)可以!不要動不動便欺負鄭國人!

其實在子駟心中,他還是明顯的親楚派。鄭國侵略蔡國,而蔡國是楚國的盟國,鄭國此舉當(dāng)然是令楚國發(fā)怒。

于是,楚國很快就出兵討伐鄭國了。

鄭國國內(nèi)明顯分為了親楚派和親晉派,鄭國六卿中,子駟和子國是親楚的,而子展和子西有點親晉,其余兩人子孔和子耳卻不發(fā)表意見。

子展的意見相當(dāng)有道理,他對大家道:“小國對待大國,信義最重要。相比晉、楚這樣的大國,我們鄭國是小國,如果不守信義,兵禍旦夕即至。

這些年間,我們已經(jīng)先后參加過晉國主持的國際會盟了,好不容易建立起與晉國的互信,不能輕易丟棄啊。

如今的晉國,國君圣德,臣子團結(jié),軍力強盛,國家富強,應(yīng)該成為鄭國的依靠。

反觀楚國,自顧不暇,國內(nèi)腐敗,已經(jīng)無力與晉爭雄。

楚國拉攏我們鄭國,無非是將我們鄭國當(dāng)成是對付晉國的前沿陣地。晉國拉攏鄭國,卻是真正實現(xiàn)中原一家啊。

再說,雖然楚軍來犯,但他們勞師襲遠,軍糧必定不濟,只要我們向晉國求援,楚軍很快便會撤退,我們擔(dān)心什么呢?”

有人提議要不就占卜一下,讓神靈來決定投降楚國還是反抗楚國。

子駟苦口婆心對大家說:“人活不過百歲,楚國和晉國誰好誰壞,歷代先君和鄭國人民都清楚得很。

至于以后會怎么樣,只有天知道,我們可能是看不到了,就算我們看不到黃河什么時候變清澈。

至于算卦問卜,那就算了吧,我們六卿如果不統(tǒng)一思想,卻還要讓占卜來繼續(xù)干擾我們的決定,這非明智之舉。

子展所言,并非有錯,但現(xiàn)在我們鄭國的關(guān)鍵是避免眼前的禍害。

大家看,楚軍來勢洶洶,如果不投降他們,鄭國哪怕是奮起抵抗,也是面臨著失敗的風(fēng)險,到了危在旦夕時再去求和就來不及了。

這樣吧,今天我們統(tǒng)一思想,今后,不管是誰來,我們就投降誰!

本就是他們兩個大國之爭,我們夾在中間,里外難做,干脆就不吃眼前虧吧。”

然后,子駟又把鄭成公的遺命給大家重溫了一下,最后達成了外交政策的統(tǒng)一意見:做一棵隨風(fēng)而倒的墻頭草!

是的,在人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就做一棵合格的墻頭草。

但即使是做墻頭草,也要做一棵有氣節(jié)的墻頭草!

于是,鄭國與楚國簽訂了和平協(xié)議,楚國很滿意,撤軍回國了。

子駟派出大夫王子伯駢到晉國,將鄭國與楚國簽訂和平協(xié)議的情況向晉國作了匯報。

伯駢對晉悼公道:“外臣奉寡君之命前來向晉侯匯報。先前,根據(jù)晉侯您的命令,敝國傾全國之力討伐了不服從貴國的蔡國,還俘獲了蔡國司馬公子燮和數(shù)百名俘虜,敝國不敢私自享用,都敬獻給了貴國。

敝國因此得罪了楚國,楚國出兵討伐敝國,燒毀都城外面大量的房舍,人民流離失所,眼看國家就要敗亡了,人民都來泣求國君體諒百姓之苦。

寡君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答應(yīng)與楚國簽訂和平協(xié)議,以求百姓安心。

但這樣又導(dǎo)致寡君失信于貴國,所以非常惶恐,特命外臣前來請罪。外臣愿一死抵寡君之罪,但愿晉侯能夠體諒敝國之難處啊。”

喔噻,這位叫伯駢的鄭國大夫,把一件明明是鄭國自己違背信義的事,說成是不得已而為之。

整番說詞,講事實擺道理,整個春秋時期外交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啊。

細細分析,這些個道理是這樣擺給晉國人聽的:我們鄭國是決定跟著你們晉國的,所以我們不惜得罪楚國,討伐了不聽你們晉國的蔡國。

因此鄭國遭到了楚國的報復(fù),大軍壓境,鄭國損失慘重。即使這樣,鄭國國君和大臣還想繼續(xù)抵抗楚國的侵略,但老百姓吃不消了。

老百姓來求鄭國國君,國君是一位體恤百姓的仁君,所以只好答應(yīng)老百姓的請求,與楚國講和。

就算與楚國講和了,我們鄭國還是心向著晉國,這不,派我向晉國來匯報這整個過程了。

這里面隱含著其他好多意思:第一,你晉國沒能及時來救援;第二,鄭國是不得已降了楚國;第三,鄭國是以百姓為第一的,你晉國呢?第四,我們還是愿意跟著晉國混的。

晉悼公還能說什么呢?

在這樣的外交官面前,再有能力的晉悼公此時也無話可說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甘德县| 南京市| 育儿| 惠来县| 昔阳县| 海阳市| 贺兰县| 吉林省| 保定市| 莱阳市| 七台河市| 睢宁县| 闵行区| 安庆市| 丹江口市| 灯塔市| 鹤岗市| 抚顺县| 新民市| 博野县| 巧家县| 大渡口区| 琼海市| 大化| 罗江县| 闵行区| 手机| 惠州市| 同江市| 山阳县| 华蓥市| 瓦房店市| 明星| 四平市| 荣成市| 陵川县| 云安县| 南华县| 花垣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