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撫看家賈璉一副輕松的樣子。打趣道:“你就不怕程家撞塌城墻。”
賈璉:“現在的程家就想不出弄塌城墻的方法?!?
張巡撫:“哦,看來還是有辦法。說說聽聽。”
賈璉:“在歷史上破城幾種辦法。無非是,一內部獻城。二攀爬城墻。三撞毀城門。這些都不在這次打賭范疇。四撞毀城墻,五水淹浸泡城墻,六炸藥炸毀城墻?!?
賈璉:“先說水浸,這次是在東城墻,城墻遠遠高出河岸。不會是這個。而且石墻也不怕浸泡。泡不倒?!?
:“再說說撞毀城墻,那得多大人力,被撞毀的城墻大多是外面包磚,里面夯土,撞碎城磚夯土倒塌。不是城墻年久失修,發生這一幕是不可思議的?,F在建成的那段城墻,就是巖石與水泥一體。不可能被撞毀?!?
:“最后一條炸藥炸城。程某人會制作火藥嗎?城墻地基就是一片巖石,開鑿不易。再說,他有那么多炸藥炸毀城墻嗎?”
張巡撫:“合著程家就一群傻子,沒人想到這些。”
賈璉:“利令智昏罷了。一步步被引導進陷進而不自知?!?
程族長回去,取了三萬兩銀票,壓進程大富開設的賭局。取了票據后,去尋找孫懷仁。:“孫先生,你說過再堅固的城墻也會摧毀。都用什么手段?”
孫懷仁:“最簡單的,多人抬著巨木直接沖擊。木頭頭部削尖了,包上鐵皮。再進一步,制作沖車。用沖車撞擊城墻。說著取出一張沖車圖紙。還有制作投石車,發射石彈打擊城墻。又取出一份投石車圖紙?!?
程族長看著,心道“能人啊,真是什么都知道。”
程族長取過圖紙,道了謝,匆匆離去。然后安排人去制作沖車,還有投石機去了。
三日后,程族長來找程大富,要求先看看沖車的威力。不行還有后手。程大富愉快的接受。并招呼人看熱鬧。程族長指揮二十四人推著沖車沖向城墻。結果城墻安然無恙。程族長不服氣,又指揮著試了幾次,依舊一點作用不起。程族長氣餒的領著人推著沖車走掉。
幾日過后,程大族長推著投石機來了。還令人鑿了幾個大石球。這次巡撫,賈璉都來了,做為平判者。在一百二十米距離上,張巡撫下令停下來。十幾個人,運石球的運石球,發射的發射。結果石球堪堪發射到城墻根。對城墻沒有造成絲毫傷害。
程族長要求推盡一些。張巡撫:“你以為城上弓箭是吃素的?!?
程族長:“我造的投石車不行,不意味著別人造的不行。不試一試,怎么能行。”
賈璉:“再讓他抵近六仗(距離城墻100米)。”
程族長大喜,下令抵近了城墻一些,命令再次施放。這次石球擊在城墻上,反彈回來,滾回不少距離,停了下來。派人上前查看,石頭城墻分毫無損。
程族長還要再近些。賈璉:“你以為攻城時,會把你放進城根?弓箭,火銃,射不死人?再近些,反回來的石頭,別砸著自己?!背套彘L心情頗有不甘。
賈璉:“程鄉紳,你可還有手段未曾施展?”
程族長木然的搖了搖頭。
張巡撫:“那好。這場賭約就判程族長輸。程族長不可反毀糾纏。大富啊,對外說是鄉紳聚賭,多有不好。不如以捐贈助學的方式來處理。程族長的錢款要刻碑立傳?!背套彘L心中有點好受,錢花出去了,賺回一個善人名號。
程大富:“那是自然。不過大富不能讓族弟專美于前。大富也出三萬兩好了。”
張巡撫身邊一人說到:“建一所書院,三千兩就規模宏大,力壓西南了。卻是用不了如此之多。”
賈璉:“那就不如想一想有多少有益的事情。畢竟不能辜負了鄉紳們一片好心。”
張巡撫:“應辦未辦的事情有不少。這些錢未必夠?。 ?
貴陽知府:“不知大人說的都有哪些?”
張巡撫:“這老有所養是一項吧?”
知府:“那是自然。幼有所長,老有所養,養老與體恤孤兒,都是一項?!?
賈璉:“人在異鄉,突然病倒,也需要施一援救。需要一所養病院?!?
程大富:“鰥寡孤獨皆在其列,乞丐,流亡予以收留?!?
賈璉:“對于小乞丐,不要一頓飯就了事,而是要讓他進學堂學習,進商鋪工作,有一技之長,脫離以前孤苦無依生活。”
程大富:“那是自然。聽從都知揮吩咐。”
賈璉:“這些錢財用于創辦自是綽綽有余,可用于維持卻是不多。本官代表京城賈氏,再添一萬兩。我賈氏可是時刻關注的?!?
張巡撫:“本官也捐贈五千兩,我張家日后也會定期派人查看。諸位,我身邊這位,料想不少人認識。本地進士出身,在外任知府致仕。本官就把這處事業交于他,程大富協助管理?!?
錢知府,程大富連忙答應。錢知府:“慈善事情,難在于創建,再在于維持。今天諸位賢達創建一番事業,我錢某人,我錢家,定當竭力維持。使之長盛不衰?!北娙斯恼?。
貴陽知府:“本官官微,就捐一千兩好了。”
宋舉人:“這種事情,怎么能少了水東宋氏,我出一千兩?!?
于是各個士紳被拉著捐了一波款。花錢買了個名聲。
張巡撫潑墨揮毫,大同書院四個字出現眼前。貴陽知府,錢知府,賈璉,也給各處進行俱有儒家色彩的命名。張巡撫,貴陽知府樂呵呵的。畢竟錢是賈璉出的,名聲,政績是他們收了。
就在事情結束。快馬來報,朝廷命令一部分軍隊入貴州,還有被貶的官員。他們身后還跟著龐大的家屬。賈璉,張巡撫大驚失色。貴州缺糧,進入如此多人,吃什么?怎樣安置?山路崎嶇,怎樣進來?都是一連串問題。
張巡撫:“這幾萬人不能都進入貴陽。必須分開安置?!?
賈璉:“不如派人通知減緩入貴。入貴兵丁及家眷,一路入貴一路擴路,就地分散安置。這樣運輸物資的路程也會短一些,負擔輕一些。”
張巡撫:“還是需要一部分軍隊進入,分散到各處,加強防范。”
賈璉:“那就進入一萬人吧。多了真不行。要支持宋氏收購船隊,向黔中運糧?!?
張巡撫:“把各級財政錢財都用來購糧?!?
播州土司衙門。土司楊應龍:“你們探聽到貴州各地糧食如何,可有缺糧,可有漲價?”
管家:“大人貴陽糧價還算穩定。”
楊應龍:“稅收可有鬧事之人?”
管家:“今年稅收,貴陽嚴格執行攤丁入畝,征收銀錢,百姓負擔減輕很多?!?
楊應龍:“貴陽百姓,哪里來的許多銀錢?”
管家:“聽說貴陽出了個首富,程大富,富可敵國,墊資修建貴陽城。百姓出工出力,換取不少錢財,稅銀不缺。”
楊應龍:“百姓是安穩了,可當地官員呢?土司頭人呢?他們利益受到侵害,一定會起來反抗。水混了,才可以趁機摸魚,將朝廷安插進來的官員一網打盡?!?
管家:“貴陽怕是亂不起來。百姓安定,土匪被圍剿一空。都逃出貴陽地界?!?
楊應龍:“看來賈璉還是可以。不可小視?!?
管家:“京中消息,賈璉可是國朝唯一文武雙狀元。榮國公之孫,一百八十斤大刀舞的動。追逐蒙古人于千里之外。戰功之盛,無出其右。江湖功夫可匹敵少林,武當,也是有一字號的?!?
楊應龍:“看來,貴陽不可圖謀。只有在蜀中做文章?!?
管家:“大人,周圍土人,造謠誣陷大人謀反。如此下去,混淆是非,不反也是反?!?
楊應龍:“看來就是死局。可憐我楊家七百多年,征南討北,敗落就在此時?怎么甘心。”
楊應龍沉默一會,:“賈璉可有弱點?!?
管家:“好色,貪財?!?
楊應龍:“說一說,怎么個好色法?又怎嗎個貪財法?”
管家:“這賈璉夫人甚是美艷,尚且不足。還與三個表姐妹約為婚姻,行程之中將蒙古女子帶回家中。救了被拐之女,納之為妾。江南大俠被其羅織罪名,女兒納為妾?!?
楊應龍:“可還有殺人夫,罷人妻女之舉?”
管家:“這倒不曾有?!?
楊應龍:“雖然好美色,卻沒有有大過,世家子弟誰不如此?你家老爺不也是好幾個。不能被利用。那就只能交好?!?
管家:“賈璉曾不接受吃請,也不嫖妓。”
楊應龍:“再說說賈璉貪財,連吃請都不去,難道只接受厚禮?”
管家:“禮物也不收。賈璉善經營,每到一地官商勾結,大發其財。榮國府府邸連綿上里,甚是豪華,瑰麗。京中有多處房產,產業遍布運河兩岸。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楊應龍:“如此說來,賈璉是一個清官,好官,會發財的大官,看得開的官。這樣的人,我也想交往?!?
楊應龍:“叫小姐前去接觸賈璉,不管是交往也好,色誘也罷,從賈璉口中掏出一個消息。朝廷究竟要怎么對待楊家?是不是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刻?”
管家:“大人,這對小姐是不是?……”
楊應龍:“有什么?平常好吃的,好喝的供著。家族到了覆滅的關鍵時刻,獻出自己,又有什么?不必多言。”
管家唯唯諾諾下去,傳達楊應龍指示。楊逍遙接到管家的話,很是無奈和無語。楊霖與楊應龍本是從兄弟,楊霖的妾室與楊應龍生下楊逍遙。從名分上講兩人是叔侄關系。楊霖也有不菲家產。現在楊應龍要她去勾引人,小姑娘情何以堪。逍遙母親接下了這個事情。管家回去復命。
逍遙母親:“他已經休掉了夫人張氏,做事越發肆無忌憚。閹割幼童充做宦官,縱兵劫掠自己屬民,強買強賣,與大將女人私通,哪一樣不是喪心病狂。你不順著他,只會更悲慘。去吧,做個侯爺小妾,小不了你,也可以逃出這個苦海?!?
楊逍遙:“可是女兒不甘心,明明有好的姻緣,為什么要給人做妾?而且還要卑微的去求。不該別人哄著,求著自己?”
逍遙母親:“為了利益,他們什么都做得出,包括把你洗干凈送去。或者把你送給下人,自己選吧?!?
楊逍遙:“我有的選嗎?只是以什么身份去。”
逍遙母親:“我會找他寫一封信,你以他的女兒身份去見賈大人。”
楊逍遙:“女兒要怎么做?”
逍遙母親:“直說好了,只求他能收留你,不要再回來了。”
楊逍遙:“你怎么辦?”
逍遙母親:“你是他送出去的,不會對我怎樣。”
賈璉見到楊逍遙后,面對實話實說的楊逍遙,也不好欺騙她。賈璉:“你回去要把事情說明白,不可有疏漏。你要去要留,有自己選擇。我不會給你什么承諾?!?
楊逍遙答應下來。
賈璉:“川黔漢民已占多數,改土歸流,勢在必行。沒有誰能逆轉。攤丁入畝減輕了農民負擔,沒有百姓會不擁護。蒙古大患已去,沒有哪個土司能夠抵抗大周。以上為天時不在楊氏。播州,峻山為寨,附江為池。自以為得地利,不易被攻克。同樣也不易占領大片地盤。地利也是枷鎖,久攻之下,必定有失。地利雙方與共。楊氏倒行逆施,與民不合,與世家不合,與自己家族不合。漢人大軍所過之處,必有人引導。楊氏敗亡,不遠矣?!?
楊逍遙:“那朝廷對楊氏會怎樣?你不說,我回去沒有好結局。”
賈璉:“楊氏若反,平叛就是。文官們拭目以待?!?
楊逍遙:“不反該怎樣?”
賈璉;“接受皇帝安插的官吏。攤丁入畝,上交賦稅?!?
楊逍遙:“那可就把大部分利益交出。”
賈璉;“做個名義上的土司官,有俸祿,有官職不行嗎?與其他漢官一樣,只是保持世襲?!?
楊逍遙:“恐怕不行,各土司都不會同意的?!?
賈璉:“會的。沒有選擇余地?!?
楊逍遙:“那還要做土司呢?”
賈璉:“那就去更偏遠的地方拼殺?!?
賈璉:“楊應龍不愿意調撥錢糧,可以。自己上表去分辨。但是,貴州買糧總可以吧?貴州給錢,是他運來?還是我自己去運?隔斷兩地交通,必然會導致戰亂發生。就問他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