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聯絡人阿倫·戴奇在直升機前排位上扭過頭道:
“賀先生,前邊就是疏散區了?!?
這兒是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以西三十英里處的韋斯頓。賀梓舟向下觀看,下邊的鄉村和城鎮完全是一幅靜物畫,沒有行駛的汽車,沒有行人,沒有漫步的牲畜,只有樹梢在微風中搖動。這里太靜了,靜得像一個超級墳墓——雖然是晴天朗日,這兒卻彌漫著死亡的陰森。戴奇說:
“按照樂之友科學院的要求,疏散區的范圍為直徑一百千米。不知現在這樣的范圍是否足夠安全?”
賀梓舟坦率地說:“按我們的三態真空理論來計算,足夠了,但實際怎樣——我不敢保證。我們正是為此才舉行了昨天的投票?!?
戴奇很好奇:“投票結果能否透露?當然肯定是通過了,但我想知道具體票數,”他笑著說,“如果不保密的話?!?
“沒什么保密的,投票結果是一千七比六百。”
戴奇和駕駛員互相對看一眼,“比分相當懸殊嘛,有這個比 分,我們馬上覺得安全了?!彼_著玩笑,“還有一點能否透露?我想知道你們為什么選中了這兒,而不是設備更先進的歐洲核子中心。是不是因為美國人更勇敢?順便說一句,為了保證加速器的正常運轉,這里有二十五個人留了下來,他們都知道面臨的危險。”他加了一句,“加上咱們三人,是二十八個?!?/span>
如果三態真空理論正確的話,此次實驗將造成加速器的嚴重損壞,對這一點,“樂之友”們從一開始就明白告知對方。所以,賀梓舟非常感激美方人員答應做此事,而且答應得毫不猶豫。當然,“樂之友”們選擇這兒而不是歐洲核子中心,不是看中美國牛仔的勇敢,而是因為這兒的設備比較老舊,它原本就打算關閉和改造升級的,毀掉它的損失稍小一些。但他用玩笑來回答:
“當然!我對美國牛仔的勇氣一向是敬佩有加。”
前邊就是費米加速器了。從直升機上俯瞰,農田中嵌著兩個完美的圓形,一大一小,拼成一個巨大的“8”。“8”的中腰另有一些小的凸起物。這個巨大的“8”字帶著強烈的神秘感,就像是人類與天神或外星人聯絡的暗號。當然,在科學家眼里,它的功能一點兒也不神秘,按照工作程序來說是這樣的:
加速器工作程序首先開始于“8”字中腰的預注入器。從離子源中引出的負氫離子束流從這兒開始加速,達到七百五十千電子伏特的能量;隨后引入到五百英尺 長的直線加速器(它也位于“8”字中腰),加速到四億電子伏特,此時,粒子速度約為光速的百分之七十;負氫離子束流經過中能輸運段進入增強器(后者是“8”字中腰的一個小圓)。進入增強器的離子要穿過碳箔,以便從氫離子中去掉電子,變成帶正電的質子束流。質子要在 增強器的環形軌道中運行兩萬次,加速到八十億電子伏特的能量。
然后將質子束流引出,進入到主注入器。這就是“8”字主體,即上部那個稍小的圓。主注入器的功能比較復雜,總的說就是產生一千五百億電子伏特的質子和反質子。
然后就輪到“8”字下部的大圓,即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 (Tevatron)。它接受前面來的高能正反質子,并將二者加速到一萬億電子伏特以上。質子與反質子按相反的方向在圓形真空隧道里運轉,速度僅比光速慢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時。然后它們在隧道中的CDF探測器和D0探測器的中心對撞,爆發式地產生新粒子。
CDF與D0是兩個大如三層樓房的探測器,各有許多探測分系統,用來識別和分析對撞后所產生的不同粒子。今天的粒子對撞仍將在這兒發生,但完全用不上各種識別系統。因為對新理論的驗證非常直觀:如果轟然一聲,CDF和D0炸飛了,那就是理論正確;如果它們一直安然無恙,那就是理論失敗。
正常實驗時,在兩個探測器中心,粒子每秒對撞兩百多萬次,但今天——如果成功激發出二階真空的話——只會有一次,然后費米加速器就報廢了,至少是兩個探測器會徹底報廢。

直升機平穩地懸停在CDF上方大約五百米的高度。下邊,加速器已經完成了預熱,二十五名留下來的工作人員已經進入臨戰狀態。但在直升機上看不到這些,看到的只是一個靜靜的“8”字。戴奇讓賀梓舟系好安全繩,拉開機艙門,又遞過來一架高倍望遠鏡,問道:
“賀先生,是否現在就開始?”
“開始吧。先從一萬億電子伏特開始,然后每十秒增加十億電子伏特,逐步提高,中間不需向我請示,直到……”
他要說的是“直到加速器能達到的粒子最高能量”,但戴奇把結論搶先說出來了:“直到轟的一聲?!彼檬謩澚艘粋€圓,把地上的設備和直升機都包括其中。賀梓舟笑了:
“對,你的說法更形象。但你劃的圈大了一些,應該不包括咱們三個的?!彼哪抗馍湎蜻h處,凝重地說:“我絕對相信湮滅應是局域的,不會擴展到整個……”
他沒把“宇宙”兩個字說出來。阿倫·戴奇深深地凝視著他,連駕駛員也扭頭迅速掃他一眼。良久,戴奇輕咳一聲,說:
“好的,我同樣相信。我這就通知他們,開始實驗了?!辟R梓舟輕聲說出重如千鈞的三個字:“開始吧?!?
直升機懸停著,機上三人凝視著下面。按照事先的計算,密真空湮滅很可能發生在一點三到一點四萬億電子伏特的能量區間內,也就是說,實驗開始六十分鐘以內就能見分曉。這六十分鐘肯定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六十分鐘。機下景物安靜如昔,但億萬粒子魔怪正在四英里長的真空隧道中悄悄地疾馳。一千個強大的環形超導磁鐵相繼為它們加速,使它們越跑越快。超導磁鐵是在零下二百三十二攝氏度下工作,在這個低溫下電路內沒有電阻,電子洪流排山倒海地涌來,為超導磁鐵提供強大的電力,從而為那些粒子魔怪賦予神力。從1972年3月,費米加速器產生第一個兩千億電子伏特的粒子束流以來,幾十年間它已經進行了無數次安全的實驗。但今天的粒子魔怪們不知道,它們所在的空間已經不是原來那種溫和膨脹的空間,而是達到臨界狀態的密真空?,F在,粒子魔怪的叩門聲應該能在空間深處得到回應。然后——
然后會怎么樣?誰也說不清。在地球的實驗室里,物質粒子的創生和湮滅已經進行過無數次,但空間的湮滅是人類的第一次——不,宇宙的第一次。因為據人類所知,有一百三十七億年壽命的宇宙一向是溫和膨脹的(除了創生瞬間有過極短暫的暴漲),眼下,這片局域空間是第一次變為“劇烈收縮”且達到了理論預言臨界狀態的空間。所以,空間湮滅的場景如何,沒人能預言,也許連“轟然一聲”也沒有……
果然沒有“轟然一聲”。機翼下邊有柔和的白光安靜地一閃而過,賀梓舟感到身體內刷地漾過去一波抖動,這種抖動非常奇特,不是普通的震動,倒像是身體突然膨脹然后復原——不,這樣說也不準確,身體的膨脹不像是在三維空間中發生的,而更像發生在粒子內部,是三維粒子在第四維上的脹縮。他的大腦也好像閃過一道白光,正常的思維被短暫地中斷,白光閃過之后,神智隨即恢復清明。他俯身向機下看去,立馬驚呆了。機上其他兩人同樣目瞪口呆。
下方,探測器憑空消失了,在原來是兩個探測器的地方,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半球體,大約七層樓高,外表面的顏色非常雜亂,像是一幅瘋狂的抽象畫。半球體中間有一道缺口,缺口走向大致與地面垂直,就像天文臺半球形屋頂上的槽形觀察窗,不過缺口的周邊參差不齊,犬牙交錯。這個巨大球體的壁很薄,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似乎用手指一戳,它就會嘩然潰散。
透過缺口把目光探向里面,能看到內球壁并非半球,而是呈非常完美的球形,不過下半球陷在地面之下,外面看不到。球體整體而言超過十四層樓高,球直徑超過四十米。內壁的顏色也同樣雜亂,但壁面非常光滑,像鏡子般反射著周圍的景物。
這兩個半球體無疑就是原來的探測器和真空管道,但它是 如何“不聲不響”就完成了這個轉變?這么大的變化應該伴隨著地動山搖和雷霆之聲,但三位凝神細看的觀察者卻沒有絲毫察覺。賀梓舟定定神,對驚呆的駕駛員說:
“能從缺口中飛進去嗎?”
駕駛員回過神,目測了一下缺口的寬度,說:“沒問題?!?
“那咱們飛進去看看,千萬小心。”
直升機小心地飛越鋸齒狀的缺口,停留在球體之中,現在他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球體的巨大。往上看,兩瓣球體的缺口中是鋸齒形的藍天,陽光透進來,照亮了內球壁;往下看,鋸齒形的缺口之外是褐色的土壤和巖石,但低于地面后缺口就沒有了,下半球是一個整體。給人的印象是,這本來就是一個完美的宇宙之卵,但上半部由于材料不足,這才遺憾地留下了缺口。對著半球形鏡面看,無論哪個方向都能看到直升機的映像,或正立或倒立,或放大或縮小。上述景象在球形鏡面上互相反射,一層一層地延伸,似乎一直延伸到時空深處。直升機的轟鳴聲在球體內壁多次反射,形成了特殊的混響。
駕駛員把直升機懸停在球體中心,機體在球面上的映像都縮小成了點狀。機身緩緩旋轉,點狀映像被拉成了水平的條帶,從鏡面上湍急地流過。三人震驚地欣賞著四周奇崛的景象,都被深深迷醉。但直升機位于球心時,轟鳴聲從整個球面反射集中到這兒,使噪音的分貝百倍地增加,令人難以忍受。賀梓舟此刻最強烈的意識是——后怕。他們的三態真空理論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個大空心球,由此做一個邏輯外推,則該理論對于“真空湮滅將限制在局域范圍內”的預言同樣是不可靠的。他們雖然預言對了,但只是僥幸的巧合。當然,昨天會議上的反對意見也沒說到點子上,他們同樣沒預料到這樣的結果。說起來只有康 伯伯所說的那條“隱伏的宇宙規律”是正確的——越是威力強大的災難,其被激發的門檻也就越高,所以宇宙是“天然安全”的。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昨天,二十三位一流科學家在認 真思考時,上帝也許捂著嘴笑痛了肚子。
在如雷的轟鳴聲中,戴奇高聲問:“賀先生,你事前——估計到——眼前的景象嗎?”
賀梓舟坦率地道:“沒——有。我們只估計到——湮滅的 ——會是局域空間,但壓根兒——沒料到——這樣的景象?!?/span>
噪音太大,賀梓舟示意駕駛員飛離中心,聲音顯著降低了。戴奇回頭說:“賀,你們的理論勝利了——空間確實被激發出湮滅而且限制在局域內;但你的理論也有錯誤——你們說只會有微量能量的釋放,但看眼前這景象,會是微量能量嗎?試想,得有多大的力量才能完成這樣的物質搬運;得有多高的瞬間溫度,才能把物質燒融成這樣的鏡面?”
戴奇的這個疑問很有力,不過,賀梓舟敏捷地從新現象中梳理出了一個解釋,搖搖頭說:“不,這個球形鏡面應該與溫度和能量無關,只是空間‘退潮’后的自然堆積。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 ……”他努力整理著思路,也斟酌著用詞,“如果一個湖面上飄滿了乒乓球……不,這個比喻不準確,更準確的比喻是,如果湖水中有很多弱磁性的空心鐵球,它們的比重與水一樣,因而可以停留在任意水深,由于弱磁性的吸引,小球會逐漸地互相聯結起來,形成某種隨機的三維構造。這個構造從表面上看只與磁力有關,但實際上,它也受重力和浮力的雙重作用,只是二者互相抵消,對外沒有表現?,F在,假設湖水瞬間消失,浮力同時消失,那么鐵球將全部沉落湖底,鐵球的集合將由原來的三維形狀變為二維,其形狀與湖底自然擬合。對,應該就是這樣的機理。戴 奇先生,”他指指四周,“這個球形內壁就是空間湮滅后的湖底,它只是‘落潮’后的自然沉落和自然擬合,不存在高能和高溫。因為自然界中萬物的形狀,除了與電磁力、強力、弱力和引力有關外,也依靠著空間深層結構的支撐,只是過去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但在這兒,在空間湮滅的那個瞬間——應該是普朗克時間的數量級——這種無形的支撐作用突然消失了?!?/span>
戴奇想了想,點點頭,“我想你是對的。因為這兒感覺不到一點熱量的殘余,它應該是一次‘冷變形’。但你說空間湮滅的過程是普朗克時間?恐怕不會,否則這些物質在那個時間里,從原來的位置飛到現在的位置,其速度要遠遠超過光速?!?
賀梓舟笑了,“錯了!這是空間本身的消失而不是物質在空間里的移動,它是不需要時間的?!?
戴奇也是頭腦敏捷的人,立時醒悟了,但也受到更大的震撼。因為就在這一刻,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時空,也即所有物理學家的終生信仰,已經被粉碎了。他環視著四周,目光顯得頗為迷茫。這時,鋸齒形空隙的中部靠下的部位,即在原來的地面高度,出現了一些人影,從缺口中把腦袋探向空心球內。是戴奇說的那些值班人員出來了,都來觀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越聚越多,人群中不斷爆出驚呼聲,他們顯然想進到球的里面,但卻無法進來,因為從那個部位探身往下看,下面是光滑如鏡的深達七層樓的球形凹洞。有人在焦急地向直升機招手,想讓直升機載他們進洞。此時,一個膽大包天的家伙想出了辦法,他從缺口處向內球面斜向用力一跳,在光滑的內球面上畫了一條變形的圓錐曲線,滑向洞底。但這個莽撞的家伙錯估了球壁的光滑程度——它幾乎沒有摩擦力!所以他不是滑滑梯,而相當于從空中墜落,落到洞底時,他的速度風馳電掣,有如賽車,蕩過洞底后 又飛快地順洞壁上升,沿著另一條變形的圓錐曲線上升。一直升到地面高度,即他跳入時的高度時,速度降為零。此后他下去再上來,上來再下去,形成了無衰減的振蕩,就像雜技演員玩飛車走壁。他嚇得臉色慘白,對著缺口處高喊:
“我停不下來!停不下來!快想法抓住我!”
缺口處的看客們都是些沒有同情心的家伙,知道眼下的場面雖然驚心動魄,但實際有驚無險,所以沒人幫他的忙,反倒爆出一陣又一陣的喝彩和哄笑。那家伙也很快走出了最初的驚慌,干脆放松心情,好整以暇地享受這樣的無繩蹦極,落到最低點時他尖聲喊叫,升到最高點時炫耀地向人們擺手。他在下半球蕩來蕩去時,對面鏡面上有巨人般的映像飛速流動,就像是放映穹幕式電影。地面上的人看得眼饞,也想如法炮制,但他們聰明地意識到了危險:一個人在里面飛車走壁是安全的,人多了就容易相撞。如果相撞發生在曲線的高點沒有問題,那時雙方的速度都接近零;但如果相撞發生在底部,兩顆腦袋肯定保不住的。
最終有人扔下一根繩子,把那家伙拉了上來。然后地面上的人排好隊,一個個輪流跳下來,享受短時間的刺激,然后在地面的催促聲中戀戀不舍地離開。
戴奇在這當兒接了一個電話,掛斷電話,他神情愴然地對賀說:“二十五個值班人員中有四個失蹤了,就是在探測器值班的那四位?!?
那么,他們已在這次空間湮滅中以身殉職,尸骨無存——其實應該說是尸骨永存,組成他們身體的粒子此刻都混在這個球壁中,而這個球壁必將永遠保存。它是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機上三人沉默著向死者致哀。地面上那群人不知是 否已經知道這個噩耗,想來已經知道了吧,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亢奮,歡呼聲此起彼伏。這會兒他們又玩出了新花樣,七八個人臂膊相挽,結成一條人鏈,沿著那個巨大的球形滑梯滑下去,激起更亢奮的歡呼。
駕駛員忽然扭回頭,指著洞壁某處驚叫:“你們看!”
賀梓舟順著他的指向看去,看到了一幅驚人的畫面:那兒顯然是一個人,或者說一個人被平面化了,放大了數倍,貼在光滑的球壁上,其邊緣比較模糊,與其他物質融在一起。無疑這就是四位失蹤者中的一位。機上三人在整個球壁上尋找,沒有發現另外三人的遺體。仔細看,球內壁的表層是透明的,只有幾毫米厚,其后逐漸過渡為不透明,形成鏡子的反射層。這個人體正好位于透明層與反射層的交界處,所以能被外面看到。另外三人應該是位于球壁的不透明里層,所以外面看不到;或者是處于透明層,身體被完全透明化了,也看不到。賀梓舟讓駕駛員把機頭對準那個平面人像,三人長時間默哀。
他們結束默哀,欣賞著下面那些人的狂歡。隨后賀梓舟說:“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狂歡上。召集專家會議吧。還有,別忘了通知州縣政府,疏散的民眾可以回家了。”

專家會議也是預先做過安排的,所以下午四點人員就到齊了。與會者都是粒子加速器專家,其中還有兩位八九十歲的老者,是當年建造費米粒子加速器的參與者。到會人員事先都看了現場,進入會議室時個個喜氣洋洋,與在門口迎候的戴奇和賀梓舟用力握手,緊緊擁抱。雖然費米加速器被毀令人心疼,四人的犧牲令人悲傷,但由此帶來的科技進步更令他們振奮。會議開始,大家先對四位死者默哀,然后賀梓舟開始主講。他興奮地 大聲說:
“第一步已經順利地邁出去,下面要開始第二步了。大家已經看到,在地面上做空間激發實驗只能是一次性的,它會造成加速器真空管道不可逆的破壞,除非把真空管道大大地擴大,使其能包容整個湮滅區域,這樣的改造比較昂貴,也沒必要,因為封閉式實驗無法驗證真空湮滅能否形成推力。我們不如干脆到太空中去做,因為在三個重要方面,太空的工作條件遠遠優于地面:第一,不需要笨重的真空管道來保持真空,只需要有加速磁環就行,高速粒子可以直接在太空中沿磁力軌道自由奔跑。第二,不要煩瑣的低溫生成系統,超導磁環可以直接在太空溫度下工作。第三,沒有重力,所有零件可以造得更輕巧,而且不需對粒子的運動加以重力校正——當然,如果將來加速器是安在勻加速的飛船上,粒子的運動軌跡還要考慮加速度校正,但這是以后的事,眼下還無須考慮。所以我認為,下一個急迫的任務,是把地面上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搬到天上,建造一艘比較簡易的原理實驗飛船。從原理層面看這不算太困難的任務,唯一的困難是飛船的尺度應該比較大,要能裝下費米加速器。當然,加速器原來的形狀肯定也要改變,要把那個‘8’字疊合起來,以節約空間。請大家考慮一下,完成我上面說的工作量需要多少時間?”稍頓,他笑著說,“‘樂之友’們已經在上帝之鞭的鞭抽下工作慣了。依‘樂之友’們的工作效率,我想應該能在半年之內完成。噢,對了,飛船開發的總負責人是亞歷克斯,他正在往美國趕,很快就到?!?
會議室內靜默片刻,一個中年男子站起來,絡腮胡子里藏著笑意:“依我看來,你第一個最急迫的任務,是向我們描述一下‘空間湮滅式飛船’的驅動原理,這是往下討論的基礎。”
賀梓舟一愣,赧然說:“呀,是我的疏忽。難怪一句中國俗語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我還以為你們都了解呢?,F在我 ……”
大胡子打斷他的話,“我們確實有自己的理解,但它是不是同你的想法吻合?這樣吧,由我來講講驅動原理,你做裁判?!?
賀梓舟很高興,“好!請講?!?
“飛船的驅動原理和結構大致是這樣的:粒子加速器在飛船上是‘露天安裝’,粒子在真空中被一千個磁環加速后,在飛船后方相撞,激發出局域空間的湮滅,并轉化為微量的能量,也就是轉化為光。在飛船后安裝一個拋物面形狀的反射器,把球狀光源的散射光反射并轉化為平行光束,也就是把光壓轉化為驅動力。據理論計算,每個光脈沖的持續時間很短,為千萬分之一秒,但粒子撞擊可達每秒千萬次,這就使斷續的光脈沖累積為連續的驅動?!?
“對。”
“當然,湮滅產生的真空泡應該離反射器足夠遠,不至于損壞它。”
“對?!?
“這種光能還能收集一部分,用作飛船船內裝置包括粒子加速器的能源。如果能量不足,也可用聚變能源作為補充?!?
“完全正確。”
“我上邊說的原理比較簡單,以下的原理就比較繞了,我不知道理解得是否正確?!?
“請大膽講,我相信你的理解是正確的?!辟R梓舟笑著說。
“局域空間湮滅后有如形成‘海洋肚臍’,周圍的彈性空間瞬間會向肚臍眼流瀉而變成疏空間。但根據楚先生的‘空間單元 穩恒態增生理論’,疏真空會在普朗克時間內恢復成標準真空,繼而在周圍密真空的壓力下還原成密真空,從而為下一次的激發做好準備。空間的這個彈性變形會在飛船上產生潮汐力。但這種力很小,不足以克服電磁力,所以飛船只會有短暫輕微的彈性形變而不會損壞。從實驗現場看,凡在湮滅空間范圍之外的設備都保持完好,這就是有力的證明?!?/span>
“非常正確,請繼續講?!?
“以下就是驅動原理中最繞的地方了,我真的不敢說我的理解是正確的,但我還是斗膽講下去吧。局域空間湮滅時,空間單元向‘真空肚臍’的流瀉雖不至于損壞飛船,但其合成結果將表現為對飛船向后的拖曳作用?!彼p目炯炯地盯著賀,“當你們計算光脈沖的向前驅動力時,不知道是否已經考慮到這種反向的拖曳作用?”
賀梓舟真心地稱贊:“這位大胡子先生太厲害了——請問尊姓大名?”
“我叫約翰·巴羅,專業是理論物理。”
“巴羅先生,你的理解完全正確,你已經刨到三態真空理論的最核心部位了。所以嘛,”他開玩笑地說,“我剛才沒有講驅動原理并非疏忽,而是因為我早知道,在座諸位個個都是行家里手。”他接著講,“這個拖曳作用我們考慮到了。由于空間增生的時間是普朗克時間,即疏空間在10-43秒時間內即恢復正常,所以拖曳力的作用時間也不會超過這個級別。它與10-8秒級別的光脈沖相比,只是前者的1035分之一,實在微不足道。所以,做工程計算時完全可以忽略它。”
巴羅點點頭,“噢,是這樣。我沒有問題了?!彼谧虑把a充一句,“很高興我對三態真空理論的理解基本正確?!?
賀梓舟笑著說:“還可以套用一句中國俗話,英雄所見略同。”
與會人員開始討論。賀梓舟的手機響了,他聽完后說:“抱歉,我要離開一會兒。亞歷克斯來了,直升機馬上降落到現場。他想讓我帶他參觀一下,然后一塊兒到會議室來?!彼χf,“大家繼續討論吧,希望我們回來時你們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
他匆匆趕往那個空心球體。一架直升機正好在附近降落,亞歷克斯和姬繼昌跳下來,興奮地與他擁抱。第三個下來的是 ——柳葉。賀梓舟要擁抱她,但柳葉掙脫了,兩只小拳頭用力擂他,生氣地罵他:“壞蛋,這么長時間了,為什么一直不給我報個平安?!”她是真生氣,滿面怒容,眼中還掛著淚。賀梓舟只能認錯,說疏忽了,疏忽了,只顧高興,只顧往前趕工作,把頂級重要的柳葉小妹給忘了。不過,在這樣的歡樂時刻,柳葉的怒氣不可能維持太久的,她很快轉怒為笑,撲過來同洋洋哥擁抱。
他們重新登機,通過缺口飛到球體中,避開球心懸停著,懷著敬畏之情,盡情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懷著悲愴和悲壯,瞻仰那具嵌在洞壁上的平面化人體。夕陽已經半落,此時恰好嵌在球體的缺口中,在鏡面上映出萬千個夕陽,萬千架直升機,萬千個人像,構成了一個夢幻般的金色世界,一個超級萬花筒。柳葉雙眸中水光瀲滟,喃喃地說:
“太美了,太驚人了,太不可思議了。洋洋哥,我們就像是進入了上帝的瞳孔,正在觀看一個神化的世界。”
相比她的迷醉,姬繼昌則更多是敬畏,他以近乎眩暈的目光看著眼前的奇景,也以崇敬的目光看前排的賀梓舟,喃喃地說:“洋洋哥,你太幸運啦,竟然第一個目睹了這種奇跡……一個新時代是從你開始的!我真遺憾,當時沒把這樁差事爭過來!”
亞歷克斯笑著對柳葉說:“很遺憾你天樂哥哥沒來。聽說他從小就癡迷于吹泡泡,你看,這兒是一個多么奇特的大泡泡!”
賀梓舟說:“這個‘泡泡’可不會破!剛才已經有人做過初步檢測,組成泡泡壁透明層的是一種全新材料。它具有鉆石的硬度、透明度和碳纖維的強度,而且它與原來材料的品種無關,而是直接取決于質子、中子和電子的重新排列,是一種特殊的簡并態物質。”
他富有深意地看著亞歷克斯,后者敏銳地道:“你是說,它可以用來發展成一種全新的加工方法?”
“對!全新的方法,非常節能,取材廣泛,成本低廉,特別適用于建造薄壁空心件,比如——太空船?!?
兩人欣喜莫名。這個收獲是三態真空理論沒有預言過的??磥砑虽J的主張是對的:先出發再找路。他們對密真空的探索恰恰類似于麥哲倫的探險,以一個半盲目的計劃開始,無意中撞上了一條通往新大陸的海峽,海峽之后是物華天寶之地,有著無數預想不到的新機遇。
臨離開時,亞歷克斯對洞壁中的人像喃喃地說:“安息吧。你們可以瞑目的,人類的光速紀元已經開始了?!?
直升機開始向外飛,但姬繼昌這個調皮鬼不愿意讓這個“歷史時刻”就這么平淡地結束。他剛才聽賀梓舟介紹了美國牛仔們的“飛車走壁”,很是艷羨,當直升機快飛出缺口時,他忽然拉開機艙門,對駕駛員笑著喊:
“穩著點開,我要跳下去啦!”
在柳葉的驚呼聲中,他真的一躍而下,跳下時腦袋沖前,雙臂前伸,就像游泳者的入水。機上幾人震驚地探起身,急急地朝下看,隨即就放心了。這個膽大包天的家伙其實一點兒也不莽 撞,跳下直升機時已經拿準了角度,基本是沿球壁切線方向跳下的,而且兩手先觸壁,起了緩沖作用,所以平滑地滑了下去。他起跳時的高度要比剛才的美國牛仔們更高一些,所以滑到底部的速度更快,時速達到了八十千米。然后他蕩上來,最高點超過地面三四米,與直升機平齊。他非常享受這樣的飛車走壁、無繩蹦極,興高采烈地呼喊著,在球體里蕩個不停,巨人般的映像在對面球壁上飛速流淌。
機上人放心了,笑著觀賞。柳葉非常眼紅,很想如法炮制,但最終還是缺乏足夠的勇氣。賀梓舟喊:
“昌昌,別玩兒了,會場里的人還在等著呢?!?
大家為如何把這家伙拉上來犯了難。直升機上配有繩索,但為了安全,直升機不能太靠近球壁。可是如果停在球心附近垂下繩索,則姬繼昌只有在處于低點時才能與直升機垂直對應,這時他的水平速度太高,無法抓住繩索,即使拉住,這樣大的水平速度也會威脅到直升機的安全。他們決定先飛出球體,讓直升機降落,然后用人手把繩索從缺口處垂下。但沒等他們實施,姬繼昌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在蕩上蕩下時用手推著球壁來轉向,雖然壁面摩擦力很小,但擺動方向還是有了輕微的、肉眼可見的改變,擺動軌跡慢慢向缺口方向靠近。片刻之后他忽然若有所悟,停止用手推,但擺動軌跡仍緩緩向缺口靠近。他在喊著什么,被直升機轟鳴聲的混響聲淹沒了。當他升到最高處時,他用手大幅度地順時針劃圈,向這邊示意什么。賀梓舟忽然明白了他的啞謎:
“傅科擺!”
由于球壁的零摩擦力,他此時的上下運動實際構成了一個無繩的傅科擺,由地球自轉形成的科里奧利力使擺動平面沿順 時針緩慢旋轉。賀梓舟向他點頭,也用手大幅度地順時針劃圈,那邊知道他明白了,兩人遠遠地相對大笑。
姬繼昌剛才跳入的方位恰巧是在缺口的左邊,所以這個傅科擺只需轉動很小角度就能與缺口對正。直升機開出球體降落,耐心地等著。半個小時后,姬繼昌從缺口處一飛而上,姿態瀟灑曼妙;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瀟灑變成了狼狽。雖然摔了個脆生生的屁股蹲兒,但總的說安然無恙,機上人都放了心。他一骨碌爬起,高興地向這邊跑,直升機載上他,向會場方向飛去。柳葉笑著說:
“昌昌哥你看,那兒有一個你的女粉絲呢。”
球體另一邊缺口附近果然有一個金發姑娘,大約十六七歲,此刻正狂熱地揮動雙手,向遠去的直升機致意,顯然她剛才一直在觀看。柳葉笑著調侃:
“昌昌哥,用不用讓直升機停一下,你去要個電話?”
姬繼昌自嘲:“可惜最后那個屁股蹲毀了我的形象,我就不去丟人現眼啦?!彼焉习肷硖匠雠撻T外,用力向那個姑娘招手。姑娘的身影迅速變小,隨后,巨大的球體也隱于蒼茫暮色之中。

1英尺=0.3048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双桥区| 睢宁县| 彰化市| 文登市| 铜梁县| 吉首市| 沙湾县| 本溪| 台北县| 深水埗区| 南康市| 凤台县| 黄浦区| 张家港市| 石门县| 阳信县| 隆回县| 虞城县| 射阳县| 盘锦市| 葵青区| 琼结县| 恩施市| 凉山| 营山县| 雷州市| 南涧| 仪征市| 常宁市| 彭山县| 游戏| 江门市| 通道| 新民市| 襄樊市| 嘉峪关市| 东乡县| 通许县| 区。|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