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神曲(全三冊)
  • (意)但丁·阿利格耶里
  • 1936字
  • 2022-01-19 17:16:15

《神曲》的地獄、煉獄、天堂體系

但丁的宇宙體系,屬中世紀流行的托勒密體系(Ptolemaic system)[1]。根據這一體系,地球固定不動,位于宇宙中央,日、月、星辰繞地球運行?!渡袂分械牡鬲z、煉獄、天堂體系,從托勒密體系推演而來,有濃厚的基督教色彩。

《神曲》的地獄、煉獄(一譯“凈界”)[2]、天堂體系中,地球分為南北半球。北半球是陸地所在,為人類所居;南半球除了極南的島嶼煉獄山外,全是大海。在北半球,耶路撒冷(耶穌受難處)是大地中央。地殼之下是地獄[3]?!渡袂返牡鬲z是個龐大的深坑,形如漏斗或倒置的錐體,共有九層(其中第七層分為三圈。第八層分為十囊,第九層分為四界)。九層均為同心圓,用來懲罰不肯悔改的罪魂。地獄各層越是向下,圓周越小,陰魂所受的刑罰也越重。第九層之底是地獄中心,也是地球中心。在這里,撒旦永遠在咬嚼罪大惡極的猶大、布魯圖、加西烏。地獄中心離上帝最遠,象征撒旦、猶大、布魯圖、加西烏最得不到上帝的圣恩,最為上帝所鄙棄。在《神曲》中,詩人但丁沒有描寫旅人但丁如何進入地獄,只簡略地告訴讀者,旅人但丁循地獄的過道來到地獄第一層,也就是幽域(又稱“地獄邊境”)[4]。在幽域棲遲的,是卒前沒有機會領洗的亡魂(因為當時基督尚未降生),其中包括維吉爾、荷馬、亞里士多德等賢者和夭折的嬰兒。

但丁隨維吉爾進入地獄后,目睹了各層的景象,最后經地心到達南半球的煉獄山(參看《煉獄結構圖》)。[5]煉獄山是個海島,位于南半球之頂(也可說“南半球之底”),是耶路撒冷的對跖地(antipodes),與地獄、耶路撒冷處于同一軸線,在南半球的大海中矗起;山麓的海灘,是亡魂登陸之所。煉獄前區的亡魂,因在生未能及時懺悔,結果滌罪的時辰被延遲,要在這里等候一段時間方能登山。過了煉獄前區,就是煉獄之門。其上有七層平臺(也就是七層煉獄),為亡魂洗滌七大重罪: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婪、貪饕、邪淫。平臺之間由巖石的梯階相連。亡魂滌罪完畢,就會升到煉獄山之巔的伊甸園(Paradiso terrestre,又譯“地上樂園”),在那里飛向天堂。

旅人但丁隨維吉爾攀登了七層煉獄后,到達伊甸園。在伊甸園,維吉爾消失,貝緹麗彩出現。但丁喝了亡川和憶澗之水后,就由貝緹麗彩帶引著飛升天堂(參看《天堂結構圖》)。

《神曲》的天堂共有九重天,由地球向外擴散,依次是月亮天(第一重天)、水星天(第二重天)、金星天(第三重天)、太陽天(第四重天)、火星天(第五重天)、木星天(第六重天)、土星天(第七重天)、恒星天(第八重天)、原動天(第九重天)。在第一至第七重天里,但丁看見了各種福靈,并和他們對話。之后是瑪利亞和福靈凱旋于第八重天;天使凱旋于第九重天。第九重天(原動天)全部透明,眼睛無從得睹,因此又稱“水晶天”。水晶天借上帝的大愛,以無窮的高速運行,并且推動其下的各重天(說得準確點,是“推動由其包覆的各重天”),使它們以較慢的速度旋動。水晶天之上(也可以說“之外”)是最高天[6]。最高天是上帝、天使、福靈的永恒居所,充滿了純光,位于時間和空間之外。最高天的福靈分為兩類:一類信仰將臨的基督;一類信仰已臨的基督。兩類福靈,都列坐于天堂玫瑰之中,并在凝瞻上帝的圣光間永享天恩。在天堂玫瑰之上,是九級天使,由外向內地繞著三位一體的上帝運行;越是接近上帝,品級越高,運行的速度也越快。由外向內,他們依次是奉使天神、宗使天神、統權天神、大能天神、異力天神、宰制天神、上座天神、普智天神、熾愛天神,分別掌控第一至第九重天。由天使掌控的諸天以及諸天之內的天體,具有大能和精神力量,可以影響凡人的稟賦和運程。


[1]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九〇年至一六八年,又譯“托勒玫”,舊譯“多祿某”)。古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生于埃及,公元一二七年至一五一年在亞歷山大城研究天文,吸收了前人(包括古希臘的喜帕恰斯、阿波隆尼,埃及的亞歷山大學派)的天文學說,建立地心體系,主張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固定不變,其余天體(日、月、星辰)均環繞地球運行。這一學說,上承亞里士多德,在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一四七三年至一五四三年)提出日心說前,一直是歐洲天文學的主流學說。由于托勒密的學說主張地球為宇宙中心,因此又稱“地心說”。托勒密的著作包括《天文學大成》十三卷、《地理學指南》八卷、《光學》五卷。參看《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頁四二三至四二四,“托勒密”條;《辭海》,上冊,頁一二三五,“托勒密”條。

[2]參看王維克譯本《神曲》,頁一六九。

[3]有關地獄的詳細討論,參看Enciclopedia dantesca, vol.3, 432-35, “Inferno”條。

[4]幽域的原文為“Limbo”,意為“‘orlo’, ‘zona marginale’ dell’ Inferno”(“地獄之‘緣’或‘邊緣地帶’”)。見Enciclopedia dantesca, vol.3, 651;并參看651-54, “Limbo”條的詳細討論。

[5]有關煉獄的詳細討論,參看Enciclopedia dantesca, vol.4, 745-50, “Purgatorio”條。

[6]有關最高天的性質、結構,參看Enciclopedia dantesca, vol.2, 668-71, “Empireo”條。

地獄結構圖

0

煉獄結構圖

0

天堂結構圖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栾川县| 高邑县| 云和县| 台前县| 库尔勒市| 乌兰察布市| 禹州市| 醴陵市| 云霄县| 抚松县| 彩票| 甘谷县| 永善县| 安西县| 遂川县| 栖霞市| 贺兰县| 青神县| 广饶县| 德阳市| 通化县| 南川市| 陈巴尔虎旗| 湟中县| 双辽市| 息烽县| 木兰县| 婺源县| 玉溪市| 咸阳市| 昌平区| 庆阳市| 聂拉木县| 徐汇区| 洛阳市| 西峡县| 宣恩县| 益阳市| 竹山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