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生活中的去濕飲食
- 家庭保健小百科(生活保健系列30本)
- 秋實編著
- 686字
- 2022-01-19 16:27:34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民間有“冬瓜入戶,不進藥鋪”之說,它有明顯的去濕作用。薏米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通、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有薏米的功效“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薏米燉冬瓜。取薏米100克,冬瓜500克,將冬瓜洗凈,去皮,去瓤,切塊;冬瓜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也可用榨汁機榨汁);將薏米放鋁鍋內,加水適量;將冬瓜汁液放入鍋內,先用大火燒沸,再改用文火熬1小時就行了。
薏仁米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很好的療效。女性朋友就可以經常喝一點薏仁粥,只要在煮粥的過程中,在大米里加點薏仁米就可以了。
如果感覺自己消化不良、腸胃積滯,那也很好辦,吃點山楂糕就好了。家里在燉肉的時候,也可以加一點山楂,因為山楂有消積化食的作用,而脾又是主運化的,所以山楂有健脾胃的作用。另外,除了薏仁粥之外,還可以用大棗煮粥,大棗有行氣健脾,甚至安神的功效。只要利用這些普通的東西,就可以幫助我們把濕氣化掉。
另外,在我們平時的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肥甘厚味不能吃得太多,飲食規律一般應該是這樣的:如果平時吃得太素,就要偶爾吃點葷的來調劑;如果平時吃得太葷,就要增加點素的來調劑。這樣葷素搭配才比較合理。
中醫把脾胃作為后天之本,對待脾胃疾患的診斷一般是這樣的:如果有嘔吐的現象,除了因為頸椎壓迫產生的嘔吐癥狀之外,一般基本可以認定是胃的問題;如果是腹瀉,則一般反映的是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