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論語》的記載,孔子認為“士”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是:能懇切地忠告朋友,并互相勉勵;對親人能和顏悅色,和睦相處!這也算是做人之道,處家之道!
當你的婚姻出現裂痕時,你的思想就會背上嚴重的包袱,精神受到嚴重的創傷。此時的你應該心平氣和地問問自己“為什么婚姻會出問題?”
卡耐基根據其經驗和知識,針對“婚姻為什么出現問題”提出了下面的問題。當你答復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或許會發現這些問題很值得一答。如果對每個問題你的答復是“是”的話,你就可得十分。
卡耐基向作為丈夫的你提出了下列十個問題:
一個真正偉大、驕傲而勇敢的民族寧可面對戰爭的任何困難,也不愿在犧牲其民族尊嚴的情況下換得卑賤的繁榮。
——[美]羅斯福
一、你是否還在“追求”你的太太?如偶爾送他一束花,記住她的生日和結婚紀念日,或出乎她意料的殷勤,得到她意想不到的體貼。
二、你是否注意永遠不在他人面前批評她?
三、除了家庭開支以外,你是否還給她一些錢,讓她隨意使用?
四、你是否花精神去了解她各種女性方面的情緒問題,并幫助她度過疲倦、緊張和不安的時期?
五、你是否至少空出你一半的娛樂時間,跟你的太太共渡時光?
六、除了可以顯示她的長處,你是否機智地避免把你太太的烹調手藝和理家本領跟你母親或某某人的太太相比較?
七、對于她的知識生活,她的俱樂部和社團,她所看的書,和她對地方行政的看法,你是否與她有共同的語言呢?
八、你是否能夠讓她和其他男人跳舞,和接受他們的友誼照顧,而不會說些吃醋的話?
九、你是否經常注意找機會夸獎她,和你對她進行贊賞?
十、關于她為你做的小事情,如縫紐扣,補襪子,把衣服送去洗,你是否認為是她應該做的?
卡耐基向太太們提出了下面十條問題:
一、你是否讓丈夫有處理公事上的完全自由,并避免批評他交往的人、他所選的秘書,或他所保留的自由時間?
二、你是否把家務整理的十分恰當?
三、你是否常常改變口味,使他坐到桌上的時候還弄不清楚會吃什么?
四、對于你丈夫的事業,你是否有適當的了解,是否為他的事業做出或大或小的貢獻?
五、在金錢拮據的時候,你是否能勇敢地、愉快地面對這種情形,并不批評你丈夫的錯處,或把他跟成功的人做不利于他的比較?
六、對于他的母親或其他親戚,你是否盡特別的努力,與他們相處得非常融洽?
七、你選擇衣裝時,是否注意到他對顏色和樣式上面的愛惡?
八、為家庭和睦,你是否堅持自己的主張?
九、你是否盡力學丈夫所喜愛的游戲,以便和他共享休閑的時間?
十、你是否閱讀當今的新聞、新書和新技術,以便在智慧興趣方面,與你的丈夫有共同的語言?
魔鬼在破壞愛情而發明的一定會成功而惡毒的辦法中,嘮叨是首選之方。它常常會導致愛情的破裂,家庭的分離,使人們的生活暗淡無光。
許多年以前,法國拿破侖三世,也就是拿破侖的侄子,愛上了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特巴女伯爵瑪利亞·尤琴,并且和她結婚。他的顧問指出,她的父親只是西班牙一位地位并不顯赫的伯爵,但拿破侖三世反駁說:“那又怎樣?”她高雅,嫵媚,年輕,貌美,使他內心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往之情。在一篇皇家文告中,他激烈地表示他要不顧全國的意見:“我已經選上了一位我所敬愛的女人,”他宣稱說,“她是我心日中第一個漂亮的女人!”
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那一種學問或事業。
——魯迅
拿破侖三世和他的新婚擁有財富,健康,權力,名聲,美麗,愛情,尊敬——一切都符合一個十全十美的浪漫史。然而他愛情的火炬從未像今天燃燒得這么旺盛、狂熱。
但,老天,這圣火很快就變得搖曳不定,熱度也冷卻了——只剩下了余燼。拿破侖三世可以使尤琴成為一位皇后;但,不論是他愛的力量也好,他帝王的權力也好,都無法阻止這位法西蘭女人的嘮叨。
由于她中了嫉妒的蠱惑、疑心,竟然藐視他的命令,甚至不給他一點私人的時間。當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她竟然沖入他的辦公室里。當他討論最重要的事務時,她卻干擾不休。她不讓他單獨一個人坐人辦公室里,總是擔心他會跟其他的女人親熱。
她常常跑到她姊姊那里,數落她丈夫的不好,又說又哭,又嘮叨,又威脅。她會不顧一切地沖進他的書房。不停地大聲辱罵他。拿破侖三世雖然身為法國皇帝,擁有十幾處華麗的皇宮,卻找不到一個安靜的地方。
尤琴這么作,能夠得到些什么?
萊哈特的巨著《拿破侖三世與尤琴:一個帝國的悲喜劇》中這樣寫道:“于是拿破侖三世常常在夜間,從一處小側門溜出去,頭上的軟帽蓋著眼睛,在他的一位親信陪同之下,真的去找,一位等待著他的美麗女人,再不然就出去看看巴黎這個古城,溜達溜達神仙故事中的皇帝所不??吹降慕值溃潘梢幌伦约航洺J軌阂值男那??!?
這就是尤琴嘮叨所得到的后果。不錯,她是坐在法國皇后的寶座上。不錯,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但在嘮叨的毒害之下,她的尊貴和美麗,但并不能保持住她那甜蜜的愛情。尤琴可以提高她的聲音,哭叫著說:“我所最怕的事情,終于降臨在我的身上?!苯蹬R在她的身上?其實是她自找的,這位可憐的女人,都是由她的嘮叨所導致的結果。
卡耐基認為:在地獄中,魔鬼為了破壞愛情而發明的一定會成功而惡毒的辦法中,嘮叨就是最厲害的了。它永遠不會失敗,就像眼鏡蛇咬人一樣,總具有強大的毒害性,常常使甜蜜的愛情破裂,更尤甚者致人于死命。
托爾斯泰伯爵的夫人也發現了這點,可是太晚了,在她逝世之前,她向幾個女兒們承認道:“是我害死了你們的父親?!彼呐畠簜儧]有回答,但卻抱頭大哭。她們知道母親的錯誤和過失,她們知道她是以不斷的埋怨、永遠沒有完的批評,和永遠沒有完的嘮叨,把他害死的。
但是從各方面來說,托爾斯泰伯爵和他的夫人都應該是幸福的一對才是。他是最著名的不朽小說家之一。他的兩本巨作《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輝煌的成就。
托爾斯泰真是太出名了,崇拜他的人日夜地跟隨著他,像錄音機似的記下他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包括“我想我要上床睡覺了”,諸如此類零碎話。現在,俄國政府正把他所寫的每一句話刊印出來;他所寫的一切,匯集起來將會有一百卷之多。
除名聲以外,托爾斯泰和他的夫人有財富、社會地位、小孩。天下從來就沒有像這樣的婚姻。在開頭的時候,他們的幸福是他人無法比擬的,真是太甜蜜了,一定會白頭偕老。因此,兩個人跪在一起,祈禱全能的上帝,永遠不斷地把這種幸福賜給他們。
美名盛譽恰似過眼煙云。
——[美]馬克·吐溫
然而好景不長,不應該出現的事突然發生。托爾斯泰慢慢改變,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對自己所寫的巨著感到羞恥,并從那個時候開始,獻身于寫些宣傳和平,廢除掉反映戰爭和貧窮的底稿。
這位曾經承認在他年輕的時候,犯過每一件可以想象得出的罪惡——甚至包括謀殺——的人,試著要完全遵循耶穌所說的話。他把自己的產業都送給別人,自己過著清貧的生活。自己在田地上工作,砍柴叉草。自己做鞋,掃地,用木碗吃飯,以及試著去愛他的敵人。
托爾斯泰的一生是一場悲劇,而之所以成為悲劇,原因在于他的婚姻。他的夫人喜愛華麗,但他卻看不起。她熱愛名聲和社會的贊譽,但這虛浮的事情,他覺得沒有分文價值。她渴望金錢財富,但他認為財富和私人財產是罪惡的事。
多年以來,由于他堅持把著作的版權一毛錢也不要地送給別人,她就一直地嘮叨著,責罵著和哭鬧著。她要那些書本所有賺到的錢。
當他不理會她的時候,她就歇斯底里地叫起來,在地上打滾,手上拿著一瓶鴉片,發誓要自殺,來威脅托爾斯泰。
他們一生中的一次相談,卡耐基認為是歷史上最令人憐憫的一個場面。當他們剛結婚的時候,他們非常的快樂;但過了四十八年以后,他對自己太太的行為非常反感。有一天晚上,這位年華已逝,而心已碎的婦人,由于渴望得到熱情,走來跪在他的面前,乞求他為她大聲讀出他在五十年前為她所寫的一段充滿濃情蜜意的日記。當他讀了那早已永遠逝去的美麗的快樂時光后,兩個人都流下了眼淚。現實的生活,他們早先擁有的羅曼蒂克之夢多么地不同!而且多么明顯地不同!
最后,當托爾斯泰八十二歲時,他再也不愿見到自己嘮嘮叨叨的太太。于是在一九一〇年十月一個下著大雪的夜里,逃離了他的夫人——逃離寒冷的黑暗里,不曉得到哪里去了。
十一天以后,他因肺炎死在一處火車站里。他臨死的要求是,不讓他的夫人到他的身邊。
這就是托爾斯泰伯爵夫人嘮叨、抱怨和歇斯底所得到的結果。
讀者或許會覺得,她是有許多事情要嘮叨的,而且是應該的。但這不是本文所討論的要點。問題是她嘮叨得到些什么好處呢?嘮叨是否能把事情辦好。
“我真的認為我是神經病,”這就是托爾斯泰伯爵夫人對這段經過的看法——但是已經太晚了。
林肯一生的大悲劇,也是他的婚姻,而不是他的被刺殺。隨著一聲槍響過后,林肯就便失去了知覺,永遠不知道他被殺了;但是幾乎二十三年來的每一天,他所得到的是什么呢?根據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荷恩所描述的,是“婚姻不幸的苦果。”“婚姻不幸?”說的還是婉轉呢!幾乎有四分之一世紀,林肯夫人嘮叨著他,騷擾著他,使他心里不能有半點安靜。
她老是抱怨這,抱怨那,對林肯大加指責;他的一切,從來就沒有對的。他老傴僂著肩膀,走路的樣子也很怪。他提起腳步,直上直下的,像一個印第安人。她抱怨他走路沒有彈性,姿態不雅觀;她模仿他走路的樣子以取笑他,并嘮叨著他,要他走路時腳尖先著地,就像她從勒星頓盂德爾夫人寄宿學校所學來的那樣。
他的兩只大耳朵,成直角地長在他的頭上的樣子,她非常討厭。她甚至還告訴他,說他鼻子不直,嘴唇太突出,看起來像癆病鬼,手和腳太大,而頭又太小。
編織桂冠要比找到與它相稱的腦袋容易得多。
——[德]歌德亞伯
拉罕·林肯和瑪利·陶德,在各方面都是相反的;教育、背景、脾氣、愛好,以及想法,都是相反的。他們之間根本沒有共同語言。
“林肯夫人高而尖銳的聲音,”參議員亞爾伯特·貝維瑞治寫著,“在對街都可以聽到,她盛怒時不停地責罵聲,常常會使酣睡的鄰居驚醒。她發泄怒氣的方式,常常言語過疾。她暴亂的行為真是太多了,真是說也說不完?!?
舉一例子來說,林肯夫婦剛結婚之后,跟杰可比·歐莉夫人住在一起——歐莉夫人是一位醫生的遺孀,環境使她不得不分租房子和提供膳食。
一天早晨,林肯夫婦正在吃早飯,林肯做了某樣事情,引起他的太太大發雷霆。究竟是什么事,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了。但是林肯夫人在盛怒之下,把一杯熱咖啡潑在她丈夫的臉上。當時還有許多其他房客在場。
當歐莉夫人進來,用濕毛巾替他擦臉和衣服的時候,林肯羞愧地靜靜坐在那里,不發一言。
林肯夫人的嫉妒,是如此的愚蠢、兇暴,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只要讀到她在大眾場合所弄出來的可悲而又有失風度的場面——而且在七十以后——都叫人驚訝不已。她最后終于發瘋了。對她最客氣的說法,也許是說,她之所以脾氣暴躁,或許是受了她初期精神病的影響。
這樣的嘮叨、咒罵、發脾氣,是否就改變了林肯呢?在某方面說,確實也改變了一些。確實改變了他對她的態度。確實使他深悔他不幸的婚姻,以及使林肯不愿再見到他的太太。當時春田鎮的律師一共有十一位之多,要賺取生活費并不容易;因此,當法官大衛·戴維斯到各個地方開庭的時候,他們就騎著馬跟著他,從一個郡到另一個郡。這樣,他們才能在第八司法區所屬各郡郡政府所在的各鎮,弄到一些業務。
每個星期六,其他律師都盼望著回到春田鎮和妻子兒女共享星期天的歡樂??墒橇挚喜⒉换卮禾镦偂ε禄丶摇4禾烊齻€月,然后秋天再三個月,他都隨著巡回法庭留在外面,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太太。
他每年都是這樣。鄉下旅館的情況常常很惡劣;但盡管惡劣,他也寧愿留在旅館,而不要回到自己家里去聽他太太的嘮叨,和受她暴躁脾氣的氣。由此可見,林肯對太太愛情破裂的程度之深。
這些就是林肯夫人、尤琴皇后和托爾斯泰夫人嘮叨所得到的后果。她們使自己的家庭破裂,愛情的火炬破滅,在人生道路上,以悲劇作為了自己的終點。
貝絲·韓博格在紐約市家務關系法庭任職十一年,曾經審判了好幾千件遺棄的案子,她說男人離開家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太太嘮叨不停。或者如泰晤士郵報所說的:“許多太太們不停地在慢慢挖,自掘婚姻的墳墓?!?
因此,卡耐基告訴太太們,要想使自己的愛情更加甜蜜,請切忌不要嘮叨。
許多羅曼蒂克的夢想破滅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婚姻不幸福。原因之一是:毫無用處,卻令人心煩意亂的批評。
狄斯累利在公職生活中最難纏的對手,就是那偉大的格萊斯頓(英國政治家,一八六八到九四年間,四度擔任首相)。這兩位仁兄,對于在帝國之下的每一件可以爭辯的事物,都相互沖突,但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他們的私生活,都充滿幸福和歡樂。
威工和凱瑟琳·格萊斯頓在一起生活了五十九年,他們一直是相親相愛,共甘苦、共患難。卡耐基喜歡想象這位英國最威嚴的首相格萊斯頓,輕握著他夫人的玉手,和她在火爐邊的地毯上跳著舞,唱著這首歌:
夫衣襤褸,妻衣亦俗;
藐視虛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榮譽。
——[古羅馬]蒂特·李維
人生浮沉,甘苦與共。
在公開場合中,格萊斯頓是一位可畏的敵人,但在家中,他從不對妻子進行批評。當他到樓下要吃早飯的時候,所看到的,卻是全家的人還在睡覺,他心平氣和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他提高了聲音,唱著不知其名的圣歌,聲音充滿整個屋子,以告訴其他家里的人,全英國最忙的人已經獨自一個在樓下等著吃早飯了。他保持著外交家的風度,體諒人的心意,并強烈地控制自己,不要對人進行批評,要以婉轉的語言也表示自己的意圖。
俄國女皇加德琳二世也常常這樣。加德琳統治了古今中外最大的帝國,對千百萬臣民操有生殺大權。在政治上而言,她是一個殘酷的暴君,發動毫無意義的戰爭,判許多的敵人死刑。但是如果她的廚子把肉燒焦了,她從不進行批評,反而是和顏悅色地對待廚子。這種容忍的工夫,一般做丈夫的,都應該好好學習。
關于婚姻不幸福的原因。權威人士桃樂絲·狄克斯宣稱說,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許多羅曼蒂克夢想之所以破滅在雷諾(美國離婚城)的巖石上,原因之一是批評——毫無用處,卻令人心碎的批評。
要使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滿,請記住,不要對家人進行過分地批評。
如果你生氣了要去批評我的小孩……你以為我會對你說不要批評。但我不會那樣說??突皇且獙δ阏f,在你批評他們之前,先看一看美國報紙上一篇典型的文章《不體貼的父親》。該文原是一篇社論,登載在大眾家事紀報上。
《不體貼的父親》,是一篇發自真誠,又是深得許多讀者喜愛的文章。自從十五年以前第一次登出來以后,《不體貼的父親》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轉載,原作者李文斯登·勞奈德寫道:轉載這篇文章的,遍及全國好幾百家雜志和有關家庭的刊物,以及報紙。在國外,有許多國家翻譯刊登,幾乎是風靡全球。有好幾千人希望把這篇文章在課堂里,教堂里,以及演講臺上宣讀。電視和廣播,也在不同的時間和節目中把它讀出來。更奇妙的是,大學刊物也采用它,高中雜志也不例外。有時候,一篇小文章竟能如此地感動人心。這一篇就是如此。
大多數的男人,都會忽視平常一些小方面的體貼。他們不知道:愛的失去,盡都是在小小地方。
自古以來,花是愛情的象征,向自己的愛人送上一束鮮花,會討得愛人的喜愛。它們不必花費你多少錢,在花季的時候尤其便宜,而且常常街角上就有人在販賣。但是從一般丈夫買一束水仙花回家的情形之少來看,你或許會認為它們像蘭花那樣貴,像長在阿爾卑斯山高入云霄的峭壁上的薄云草那樣難以買得到。
為什么要等到太太生病住院,才為她買一束花?為什么不在明天晚上就為她買一束玫瑰花?那你就買一束試試。
喬治·柯漢在百老匯那么忙,但他每天都要打兩次電話給他母親,一直到她去世為止。你是不是會認為每次他都能夠告訴她一些驚人的消息?沒有。這些小事的意義是:向你所愛的人表示你在想念著她,你想使她高興,那么,你的心里就重視她的幸福和快樂。
該得到榮譽而未得到,比不該得到榮譽而得到要好得多。
——[美]馬克·吐溫
女人非常重視自己的生日和結婚周年紀念——為什么這樣,這是最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一般的男人雖然不記得許多日子,但仍然能夠湊合著過一生,但有些日子他還是必須記住的: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七七六年(美國獨立),他太太的生日,以及他自己結婚的年月日。不然的話,他甚至還可以不管前面那兩個日子,絕對不能忘記自己太太的生日和自己結婚的日子。
芝加哥的約瑟夫·沙巴斯法官,他曾處理過四萬件婚姻沖突的案子,并使兩千對夫婦復和。他說:“大部分的夫婦不和,并不是很重要的事引起的。諸如,當丈夫離家上班的時候,太太向他揮手再見,可能就會使許多夫婦免于離婚?!?
勞勃·布朗寧(英國詩人)和伊麗莎白·巴瑞特·布朗寧(英國女詩人)的婚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美妙的了。他永遠不會忙得忘記在一些小地方贊美她和照顧她,來增加愛情的深度。他如此體貼地照顧他的殘廢的太太,結果有一次他在寫給姊妹們的信中這樣寫著:“現在我自然地開始覺得我或許真的是一位天使。”
太多的男人低估在這些日常而又小的地方表示體貼的重要性。正如蓋諾·麥道斯在《評論畫報》中一篇文章所說的:“美國家庭真需要弄一些新噱頭。”例如,床上吃早飯,就是大多數女人喜歡放縱一下的事情。在床上吃早飯,對于女人,就像私人俱樂部對于男人一樣,會收到奇特的效果。
人們一生的婚姻史就像穿在一起的念珠。忽視這些小事的夫婦,就會不和。艾德娜·圣·文生·米蕾,在她一篇小的押韻詩中說得好:
并不是失去的愛破壞我美好的時光,
但愛的失去,盡都是在小小的地方。
這是值得記下來的一節好詩。在雷諾有好幾個法院,一個星期有六天為人辦理結婚和離婚,而每有十對來結婚,就有一對來離婚。這些婚姻的破滅,你想究竟有多少是由于真正的悲劇呢?其實,真是少之又少了。假如你能夠從早到晚坐在那里,聽聽那些不快樂的丈夫和妻子所說的話,你就知道“愛的失去,全都是一切小的細節問題所造成的?!?
拿出一把小刀來,把下面一段話割下來,然后貼在帽子里面或貼在鏡子上面,好讓人們每天都得到提醒:
“凡事一逝不可追;因此,凡是有益于任何人,而我又可以做的事情,或是我可以向任何人表示親切的事情,我現在就去做。不可因循,不可疏忽,因為凡事一逝不可追?!?
卡耐基告訴人們,如果你要維護家庭生活的幸??鞓?,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殷勤有禮對于婚姻,對自己的家庭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愿太太們,對待他們的丈夫就像對陌生人一樣有禮。如果潑辣,任何男人都不會樂意和她生活在一起。
瓦特·鄧路之,是美國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并且是曾經做過一次總統候選人的詹姆斯·布雷恩女兒的丈夫。自從多年以前他們在蘇格蘭的安祖·卡耐基家里相遇之后,他們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秘訣在哪里?
“選擇伴侶要注意的第二點是,”鄧路之夫人說,“我把殷勤有禮列在婚姻之后。但愿年輕的太太們,對于她們的丈夫就像對待陌生人一樣有禮!如果潑辣,任何男人都會跑掉。”
一個好的名譽在黑暗中也保持它的光輝。
——[英]黎里
潑辣不講理會導致愛情破裂。雖然人們都知道這一點,但糟糕的是,人們對待自己的家人,居然趕不上對待陌生人那樣有禮。
對于陌生人,他們不會想到去打斷他的話,說,“老天,你又把你老太婆的裹腳布搬出來了!”沒有得到允許,他們不會想去拆開朋友的信件,或者偷窺他們私人的秘密。只有對他們自己家里人,也就是他們最親密的人,他們才最容易犯錯誤,最容易忽視一些禮節問題。
他們再引用桃樂絲·狄克斯的話:“非常令人驚奇地,但確實千真萬確地,唯一對我們口吐難聽的、污辱的、傷害感情話語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家里的人?!?
“禮貌,”亨利·克雷·瑞生納說,“是內在的品質,它會給自己的家庭帶來幸福和快樂?!?
卡耐基認為,禮貌對婚姻,就像機油對于馬達一樣的重要。
奧利佛·文德爾·何姆斯寫的、并受讀者喜愛的《早餐的獨裁者》這本書,可能任何家庭都有,但是在他自己的家里卻沒有。事實上他太顧慮別人了,即使心情不好,也盡量不暴露出來。自己要承受這些不快,不要使自己的不快留給他人,真要有一定的承受力。
這是何姆斯的做法。但是一般人怎樣呢?辦公室里出了差錯,他失去一筆或挨了老板一頓官腔,他累得頭痛,或沒有趕上交通車——他幾乎還沒有回到家,就會把家人當作自己出氣的對象。
在荷蘭,你要把鞋子留在門外面,然后才能進到屋里。根據哈利爵士的意見,人們應該跟荷蘭人學一學,在進到屋子之前,把一天工作上的麻煩,拋到九霄云外。
威廉·詹姆斯曾寫了一篇文章,叫做《人類的某種盲目》。這篇文章值得你專程地跑到圖書館去閱讀。“本論所要討論的現代人的盲目,”他寫著,“就是不知道動物和人的感情。這種盲目使我們都遭受了痛苦?!?
“這種盲目使我們都遭受了痛苦?!睂︻櫩?,或甚至生意上的合伙人尖聲講話,許多人都會不以為然,但對太太大吼,卻不以為意。然而,在個人的幸??鞓贩矫妫彝セ橐龇矫鎱s是極其重要的。
一般人如果有快樂的婚姻,都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是幸??鞓返?。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屠格涅夫受到整個文明世界的贊譽,但是他說:“如果在某個地方有某個女人對我過了晚飯的時間還沒有回家,會覺得十分關心,我寧愿放棄我所有的天才,和所有的著作。”
幸??鞓坊橐龅臋C會,究竟有多少呢?如人們已經提到過的桃樂絲·狄克斯,許多婚姻都不是建立在真正感情和愛情的基礎上,因此都有破裂的危險。但保羅·波皮諾博士的看法相反。他說:“男人在婚姻上獲得成功的機會,比他在任何行業上獲得成功的機會都大。所有進入買賣食品雜貨行業的男人,百分之七十會失敗。所有步入結婚禮堂的男人和女人,百分之七十會成功?!?
對于這件事情,桃樂絲·狄克斯的結論是這樣的:
“跟婚姻相比,”她說:“在我們一生中,生是一支插曲,死更是一件小事?!?
雖然,有一位滿足的太太和一個和睦而快樂的家庭,對一個男人來說,要比賺錢重要得多,可是一百個男人之中,還找不到一個慎重地想過,或真誠地試過使他的婚姻成功的人。他把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的快樂幸福委托給命運之神擺布,成功或失敗就看幸運之神是否照顧他。當鈔票都在丈夫的口袋里,可以用柔和的方式而不需要強力的手段時,為什么他們不和婉地對待太太?這一點真讓人大惑不解。
無瑕的名譽是世間最純粹的珍寶;失去了名譽,人類不過是一些鍍金的糞土、染色的泥塊。
——[英]莎士比亞
每個男人都知道,用奉承的方式可使他的太太愿意做任何事情。而且是不顧一切的去做,他知道,如果他只夸獎她幾句,說她家庭管理得如何地好,說她如何地幫助了他而不必花他一個錢,她都會把她的每一分錢都賠上了。每一個男人都知道,如果告訴他太太,說她穿上去年的某件衣服她將會是多么的美麗可愛?寧愿不買從巴黎進口的最新款式。每一個男人都知道,他可以把太太的眼睛親得閉起來,一直親到她像蝙蝠般瞎了;他只熱情地吻一下她的嘴唇,她就會感覺到是天倫之樂的享受,而此時也會體會到愛情的甜蜜。
每一個太太都知道她丈夫了解這些事情,因為她早已把如何對待她的方式完全告訴了他。但他寧愿不順從她的意思,反而花錢吃不好的東西,把錢浪費在為她買新衣服、新型豪華轎車上,而不意花精神來奉承她一點,不愿意以她所要的方式來對待她。她真不知道該喜歡他呢,還是討厭他。
卡耐基告訴人們,要保持家庭生活的幸??鞓?,要做到殷勤有禮。
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剴切不宜優游。
當親人發生不幸時,盡管心中悲痛無比,也要壓抑自己的感情,冷靜地處理;與朋友交往,遇到對方犯錯,要真誠地給予勸告,切莫等閑視之。朋友不比家人,彼此間多少有點顧忌,所以,一般人往往不愿隨便提出忠告,以免弄巧成拙,傷了朋友間的和氣!
根據《論語》的記載,孔子認為“士”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是:能懇切地忠告朋友,并互相勉勵;對親人能和顏悅色,和睦相處!這也算是做人之道,處家之道!
朋友既然志同道合,一旦其發生過錯,自應推心置腹地予以忠告,若是袖手旁觀,就表示彼此關系尚淺,很可能會因此斷絕以往的交情。
骨肉血親之間,有著一種濃厚的心情,當其中之一發生不幸時,都會讓人有切膚之痛,但在這時,一定要抑制心頭的悲傷,保持頭腦的冷靜,考慮應如何處理,若過于激動,非但無濟于事,而且還會把事情辦得更遭。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能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系。
即使家人有過,也不可大聲責斥。但是,也不能視而不見!如果不便正面地規勸,不妨旁敲側擊地勸誡他,假使他不肯接受,就另找機會嘗試!這樣一來,就像溫暖的春風,使冰凍全消一般,能化戾氣為祥和,使家庭和諧歡樂。
事實上,對家人和顏悅色并不容易!因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言行,都是毫無矯飾!所以,一旦不悅,就容易正聲厲色地指責!如果對方是外人,才會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免傷了彼此的和氣!
中國古代為大家庭制,一家有五、六十口人,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例如:有父親輩、子女輩、孫子輩……外加仆人……家庭關系是極其復雜的!
不論用什么方法獲得名譽,如果后面沒有品格來扶持,名譽終必消失。
——[美]華盛頓
偶爾也有“五代同堂”的情形:唐代有位名叫杜暹的人,世居于濮陽,家中有高、曾、祖、父、杜本身等五代人,同住在一起。杜暹為人慧謹,侍奉繼母很孝順,后中了明經科,被任命為婺州參軍,其家庭概況,被他人羨慕不已。
其次,宋醴陵人西雋,共有兄弟十七人,并有許多結拜兄弟,五代人同居一處,而能保持和樂的氣氛。大中祥符年間,天子下詔旌表之,時人稱之為“義和坊”。
在我國歷史上,這類例子是舉不勝舉!《大學》一書上教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齊家”,本是指大夫的“家”,以其世代相承,人口相當眾多,要治理得好,并非是易如反掌之事!所以說,先要齊家,然后才能治天下!《孟子·梁惠王篇》有言:
“……千乘之國,鐐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古代的兵制,是以一輛兵車,配以七十五名士卒,因此,大夫起碼擁有七千五百名部屬,身為一家之主,要管理如此龐大的家人,勢必十分審慎,來保持內部的和平穩定。
卡耐基認為,要處理家庭問題,不要急于求成,要如春風解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