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死在了洪武樓。我要去給他收尸,這趟京城恐怕是不能與你同去了!”何虞道。
“我從京城回來后,就去匈奴找你!”
那日洪武樓三雄獨霸天下,不少武林人士去進(jìn)行試圖挑戰(zhàn)他們的地位。可是成功的自然少之又少!
何虞騎著馬,腰上持劍,穿著那身青衣,孤身向北!陳介乘馬,背上負(fù)兩劍,孤身赴京!昔日的少年郎,今日的持刀人。與他一同前往的,還有那個跪倒在他面前的荀舉!此人一心追隨陳介,自然是了解陳介昔日的威名!
陳介一人赴京,此時距京城不足一百里,只見遠(yuǎn)處一行騎兵朝自己的方向行來。陳介拔劍警惕起來,突然陳介發(fā)現(xiàn)那領(lǐng)軍之人似曾相識,是陳長文?
說到這陳長文,自上次遠(yuǎn)征匈奴有功,已被封為正二品驃騎大將軍,掌六萬輕騎。他之前與陳介有過節(jié),這次看上去像是同室操戈之勢。
陳長文下馬,陳介有些吃驚,荀舉在后面捋著自己的胡須,笑了笑。
陳長文走到陳介身邊,陳介持劍說道:“你……要做什么?”
不知為何,陳長文在陳介與五百輕騎的面前,朗聲大笑,笑聲震天動地!
“陳家兒郎,不計前嫌!”陳長文道。
“你在匈奴擊殺我,是為了掩人耳目?”陳介說道。
“我如果不去殺你,咱們陳家和你就全完了!”陳長文笑道。
常年征戰(zhàn)沙場的陳長文,為人豪爽,與人從來不結(jié)仇,對親朋都是恭敬。
兄弟二人一同入京,五百騎與荀舉隨行在后。
“江寧”二字刻在城墻之上,這城墻比虞北城大上數(shù)十倍有余,城中百姓皆是衣著鮮麗,那從軍之人身著的鎧甲,乍一看便是頂級工匠打造,這些將士也是威武至極。街上的一行商人,手里握著大把的銀兩,穿的也都是綾羅綢緞。不少俊俏的世家子弟出入那一座燈火通明的青樓,青樓散發(fā)出的有酒香、美樂還有那小娘子身上的香囊,一入自然樂不思蜀!
陳介走著,看著,眼里一副傲慢的神態(tài)。陳長文帶著陳介等一行人來到一處諾大的宮墻前,對他說:“冠中,一會進(jìn)的時候,跟在我后面,我跪你就跪,皇上叫你,你答應(yīng),別抬頭看!”
這時迎面走上來一個文采奕奕的官員,那人很年輕,也就而立之年。他走上前躬腰作揖道:“大哥,這想必就是冠中吧!”
“這是你二哥!”陳長文對陳介說道。
“沒見過吧!你二哥我叫陳長武,乃是皇上親封的正三品禮部侍郎!”說完不忘笑笑。
陳長文說道:“京畿重地,天子腳下,別瞎說!”
陳長武上前一把摟住陳介說:“你一會呢,就跟著大哥,他讓你干啥你干啥!”
陳介笑著點了點頭。
陳長文一回頭,發(fā)現(xiàn)了站在后方的荀舉,驚奇說道:“荀御史!”
荀舉說:“將軍謬叫,吾乃少公子的朋友,再次等候罷了!”
突然,那太監(jiān)于宮門前說道:“皇帝駕到,眾臣早朝!”
常叔德領(lǐng)著百官走上臺階,一步一步走上臺階,與常叔德并列的是太子劉景權(quán)。皇帝劉昱已坐于朝堂之上,只見他頭頂通天冠,身著由緙絲織造,以黃色的綾羅為主,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的龍袍,威嚴(yán)而坐。
“眾臣跪拜——!”
“拜見吾皇,吾皇萬福金安!”
“朕安,請起!”
老太監(jiān)再次喊道:“宣驃騎將軍陳長文覲見!”
緊接著三個太監(jiān)輪流喊道:“宣驃騎將軍陳長文覲見!”
陳長文走在前,陳介緊隨其后,兩人走上臺階,陽光映射在通往大殿的道路上,照射在陳介的身上。
兩人走進(jìn)大殿,眾臣無不回頭看去,看向這個自出生起,便被朝廷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帝星!
“臣驃騎將軍陳長文叩見陛下,吾皇圣躬金安!”陳長文跪地說道。
“朕安,愛卿請起。”皇帝言語道。
“愛卿辛苦了,這想必就是大將軍的幼子,愛卿的幼弟陳介吧!”皇帝問道。
“正是。快跪下!”陳長文在回答皇帝問話后,悄聲對陳介說道。
陳介愣在原地,撲通一跪,重重地磕了一頭。
皇帝笑道:“請起請起!”
“光祿寺卿,朕聽聞你與這陳介有過交情!可有此事?”皇帝問道。
徐衡答:“稟告陛下,臣于陳公子確實是好友!”
皇帝笑了笑,并沒有在言語,只是不斷的咳嗦了起來,趕緊抓起手帕捂住口嘴,拿近一看,竟?jié)M是鮮血!劉昱心想自己已是時日不多,太子心智未開,二皇子尚且年幼,朝中大權(quán)究竟該當(dāng)如何啊。
太子突然跪在地上,說道:“父皇無恙吧?”
“朕無恙!退朝吧!”
一出朝堂,徐衡拉住陳介,對他說:“你為何去招惹那洪武樓劉沉香?你這樣做,朝堂只會更加忌憚你,忌憚陳家!”
“我不怕!”陳介說道。
“陳冠中,你不是小孩子了!你當(dāng)年在曹州府招惹盧伏狼時,我就曾提醒過你,要安生做人,冷靜處事!你我志同道合,結(jié)為摯友,你卻不信我?”
“徐大哥,我沒有不信你,只是……”陳介磕磕絆絆言語道。
“只是什么!找死嗎?”徐衡說完便離開了。
陳介一人留在原地,這時陳長文與陳長武叫著他去見個人,陳介有些詫異,見誰?
兄弟三人走出皇宮,只見宮門前有一座馬車,車上駕馬的是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
三人走上前去,只見長文長武上前行禮,陳介定睛一看,是……胡老漢!一年未見,他竟如此蒼老,陳介無不感嘆世態(tài)炎涼!他上前先是興奮與其擁抱,然后又拽著胡老漢的胡子罵道:“你跑哪去了?把我一個人扔匈奴了!”說完兩人開懷大笑。
這時,陳長文一句“爹”,打破了再見的喜悅。
那日,父子釋懷,不禁有些悲歡。
那京城的大將軍府邸已經(jīng)一年沒有收拾,父子四人走進(jìn)大門,寒風(fēng)刺骨,陳懷恩的雙腿顯然是走不動了,一進(jìn)屋便倒在了那把太師椅上,曾經(jīng)那個熱血灑沙場的將軍也輸給了歲月,瘦弱的身軀自然已是壽元不多!他告訴了兒子們自己于冀州做的事,告誡他們,將來若家門不幸,慘遭滅門,可前往冀州調(diào)兵,冀州大將軍之位,是我陳家的!
他被兒子一同抬到床榻上,躺在那,很安詳。
“冠中,你有家了!”
陳介跪倒在地上,想到當(dāng)年與自己在匈奴相伴五年,待自己如子侄的胡老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尚未盡孝,卻時日無多!
“死在床上有他娘的什么出息,拿老子的刀來,上馬殺他匈奴百萬兵!武朝男兒死在馬上!”陳介笑著,用那年少時的豪烈,用盡全身氣力,說完那句話!
他日凌云萬丈才,怎知今日酒無來
陳家男丁,盡數(shù)長輩,仆人女眷,皆身披縞素,那夕陽下的壽材,倒沒有了陰涼,反倒有和煦的輝光。
皇帝攜宗親皇子前來吊唁,史官譜寫大將軍的功勛,回想那日,先皇帝劉桓與大將軍相識于宮墻外,那日他是不得寵的皇子,他則是相門嫡子,兩人一見如故。再到后來,陳懷恩率三萬禁軍在九州河殺出一條血路,將摯友送上了那至尊之位。
史書記載,興武九年,大將軍陳懷恩病逝,享年六十八歲,陳家肅毅伯之爵位,由陳家長子陳長文承繼。追封陳懷恩為興平郡王,配享太廟,追謚“武襄”。
陳介于京城守孝三年,出城時已是二十九歲,荀舉一直伴陳介左右,一心為其所謀。